•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晓莺说 >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发送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盖世汽车 周晓莺翟孟逍 2025-05-12 13:00:00

4月10日,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召开“上汽之夜”发布会,正式揭晓新时期造车战略。战略整体以"全栈自研+开放生态"展开,围绕组织架构优化、产品矩阵迭代、技术生态重构以及全球布局等多个维度重塑上汽集团的竞争力。

本期《晓莺说》就来聊聊,在智能化浪潮奔涌的下半场,上汽乘用车如何果断发力,全力冲刺新天地。

多元品牌精覆盖,全球全链布局

上汽乘用车目前旗下有四大品牌:

荣威飞凡品牌,以中高端市场为锚点,打造技术标杆产品;

名爵品牌主打海外,作为出海先锋凭借时尚基因与出色性能构建国际竞争力;

智己品牌聚焦智能电动赛道,塑造高端科技品牌形象;

尚界品牌则借力华为生态势能,开辟智能出行新战场。

为支撑全球化运作,上汽推进了"双循环"产能布局:国内主要依托上海临港、南京浦口、河南郑州、福建宁德等四大基地形成柔性生产能力;海外主要通过巴基斯坦KD工厂、印度、泰国和印尼的生产基地等实现属地化运营。

研发端,上汽乘用车主要以上海创新研发总院为核心,汇聚创新力量展开研发。这种"以国内大本营为根基,以海外桥头堡为触手"的布局模式,使其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保持稳定输出能力,为后续技术跃迁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新能源转型亟待加快,关税壁垒对出口销量提出挑战

然而,上汽乘用车依赖出口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去年77万的乘用车销量中,出口销量占总销量超过70%。

从动力结构层面来看,2024年上汽乘用车销量呈现明显分化:传统燃油车销量达46万辆,而新能源车型仅23万辆,混动车型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30%,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从不同区域出口表现看,欧洲市场在关税壁垒冲击下依然贡献了28万辆出口量,对亚洲、北美、大洋洲市场分别实现了13万辆、6万辆、4万辆的出口辆,共同形成了海外市场的基本盘,但欧洲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上汽乘用车的出口销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技术跃迁和组织重构助力上汽实现全场景突围

面对以上挑战,上汽的总体战略规划以“技术跃迁与组织重构”为核心驱动力,围绕新能源与智能化深度转型展开:

在发展目标上,未来三年内挑战全球整车销量7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50万辆;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150万辆,坚持“纯电、混动、氢能”三路线并行,全面覆盖主流市场需求,为不同消费场景提供多元选择。

车型规划方面,荣威飞凡将在今年推出紧凑型纯电/插混车型、SUV等4-5款产品;MG品牌今年实现8-30万价位段覆盖,明年7款NEV完成轿车、SUV全覆盖,2027年形成完整车型矩阵和体系;智己今年将推出两款纯电和两款增程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尚界——上汽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瞄准15-25万元的价格区间。

组织转型层面,通过“大乘用车板块”深度整合,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握指成拳”,同时将智己、飞凡研发团队并入创新研究总院,实现资源聚焦与架构优化,提升研发效率、加速协同创新。

智能化建设方面,以“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为核心,通过零束银河全栈3.0实现舱驾一体、四域合一,支持L3级自动驾驶量产;同时依托“全栈自研+开放共创”模式,联合华为、地平线等构建鸿蒙智行等生态联盟,推动辅助驾驶、座舱大模型等技术标准化输出。

在生态重构上,强化供应链技术赋能,推进合资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向“技术共创”升级,并开放产业生态合作,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合作,打造"开放共创"生态。

同时,海外市场布局上,推进“全产业链出海”,并开拓澳新、中东、南美、东盟以及其他新市场,加快本地化布局。今年,智己开启出海计划,在东南亚、欧洲等多个海外市场开拓版图,加速全球竞争力升级。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全栈自研筑基,开放生态突围

战略规划的纵深推进,离不开技术优势的构建与生态模式的创新突破。

上汽以七大技术底座为锚点,深度筑牢技术护城河,同时依托开放生态打破创新边界,实现从“封闭创新”到“全域共创”的思维革新,逐步完成“技术追赶者”向“全球标准制定者”的角色蜕变。

在技术攻坚领域,上汽七大技术底座2.0实现系统性升级,形成覆盖整车、动力、底盘的全链条技术矩阵。

其中,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全面焕新:“星云”纯电平台覆盖入门到豪华车型,满足欧标五星碰撞标准,搭载线控底盘提升动态操控;“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实现3.75kWh/L热效率,兼容油混/电混多种模式;“星河”氢燃料系统效率超50%,构建清洁动力新方案。此外,超混系统、固态电池、“绿芯”动力总成等技术,从能源到底盘全面优化安全性与效率,为产品迭代提供硬核支撑。

开放生态的构建,则让上汽跳出了传统创新框架,最大限度地用好产业资源。

供应链端,联合Momenta、地平线等企业开发高阶辅助驾驶技术,推进征程6系列平台合作;合作模式上,采用“躯干自主+关节外协”的方式,如智己L7搭载华为ADS 3.0,2025款飞凡R7与华为“跨界”协同,实现技术融合创新。

高端技术反哺层面,通过华域汽车推动线控底盘技术落地,联合奥动新能源开发换电数字平台。这种开放协同生态,不仅加速技术上车——2025-2026年近30款新车将密集搭载新技术;更让上汽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掌握技术整合与标准输出的话语权。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全产业链出海扎实推进,多动力车型拓展全球市场

技术与生态的革新突破,为上汽全球化征程构建了坚实底座。

聚焦出海战略,上汽锚定“全产业价值链输出+区域差异化深耕”的核心策略,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营销、物流、金融的海外全方位服务体系。秉持“全球研发 + 区域深耕”的思路,兼顾成熟与新兴市场——既要在欧洲等成熟市场打造30万辆级规模,布局工程技术中心;也在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市场因地制宜,如中东通过经销商合作开拓10万辆级市场,北美依托墨西哥建厂辐射拉美,东南亚以泰国、印尼工厂实现本地化运营,辐射区域市场。

今年,上汽剑指海外销量150万辆,其中欧洲市场占30万辆,同时依托MG渠道赋能智己品牌高端化,塑造“中国智造”高溢价形象。

产品策略上,上汽以多动力路线打开全球市场切口: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同时兼顾燃油与混动车型,例如在欧洲推出混动车型绕开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产品投放,以智己LS6、L6两款全球战略车型为先锋,进军澳新、英国、北欧、中东等区域高端新能源市场。

从全产业链体系输出到多动力车型精准布局,上汽正以“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开创中国汽车出海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引领”的全新范式。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聚焦“大单品”策略,加速产品迭代扩容

在深耕全球市场的同时,上汽深度聚焦“大单品”策略,以2025年为关键节点,全面推进新能源转型,通过在售车型迭代、全新车型扩容、插混增程产品补充,整合品牌资源与技术优势,构建覆盖高端到主流市场的新能源矩阵。

在荣威飞凡品牌线,紧凑级轿车荣威D6瞄准10-15万入门市场,纯电版已在上海车展上市;B级SUV规划BEV&PHEV版本,年中上市;飞凡RC7(SUV、BEV)计划今上半年亮相,荣威RX9(SUV、PHEV)、飞凡R7改款(BEV)也将陆续落地,从轿车到SUV全面覆盖主流新能源需求。名爵品牌同样发力,紧凑级轿车(BEV)今年三季度上市,MG6中期改款新增PHEV版本,今年四季度落地;B级SUV三季度推出,MG7(轿车、PHEV)则计划今年四季度上市,以多元化动力布局渗透市场。

智己与尚界品牌聚焦更高端领域。智己LS6增程版作为首款增程SUV,今年H2上市;全新L6改款新增入门版,今年二季度推出;尚界布局中型市场,B级SUV(BEV+REEV)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依托上汽星云平台+华为智能解决方案,今年四季度上市。

上汽如何打赢翻身仗?

小结:上汽乘用车2025年销量小幅上升,预计将达到80万辆

总体来看,上汽乘用车在严苛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正在积极突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突破:

一,产品矩阵扩张与动力双线突破,成为上汽销量增长的核心支撑。通过“大单品战略”整合研发资源,密集推出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等多元动力形式,全面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

二,优化架构,提升组织效能。“大乘用车板块”整合荣威、名爵、智己、飞凡的研发生产资源,通过“中央集权”模式收编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实现研发效率提升40%、单车成本下降30%,以更高效的运营体系赋能销量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尚界品牌与华为的生态协同,为销量注入新增长极。联合华为打造第五品牌“尚界”搭载华为辅助驾驶和座舱技术,借助华为智能化技术优势与渠道资源,精准拓展中高端市场,吸引科技敏感型消费群体,成为拉动销量的全新引擎。

而面对欧盟关税压力等挑战,上汽也在积极调整策略,通过本地化KD组装(如欧洲工厂规划)、产品策略调整、技术升级等方式缓解出口成本冲击。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上汽乘用车今年的销量预计迎来小幅提升,可达80万辆。

期待上汽,焕新前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