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汽大众合资40周年庆典如约而至。40年风雨同舟,上汽大众是中国汽车工业不断成长过程中的先行者和见证者。不久前,上汽大众股东双方签署了延长合资协议,将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上汽大众和中国汽车工业将继续共绘蓝图。
四十岁,对人生而言,正值壮年,有阅历、有知识、有资源,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的栋梁,所以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四十而不惑。
四十年,对上汽大众而言,也是发展的关键节点,有经验、有技术、有底蕴,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2024年,是上汽大众陪伴中国消费者的第四十个春秋。作为中国市场上最早一批的合资车企,上汽大众的40年历程,参与建设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的的转变。
从最初的探索和技术引进,到快速发展的市场扩张,再到如今的转型升级,40年间,上汽大众收获了超2800万车主的信任,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合资车企之一。上汽大众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高品质汽车产品,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带着40年的辉煌过往展望未来,对上汽大众而言,需要做的依旧是持续的创新和突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40年峥嵘岁月
1985年,上汽大众正式成立,拉开了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历史序幕,也谱写了大众集团与中国汽车工业携手共进的全新篇章。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引进外资,借鉴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工业产业升级。
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几乎一片空白,为了赶上全球汽车强国的发展“步伐”,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决定,引进轿车装配线。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机械工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开始向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发出邀请,寻求合作机会,多家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先后派出了代表团到中国考察商谈,“中外合资经营”的建议,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提了出来。
相关部门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做出了判断,引进外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利,汽车行业进行合资,可以做。最终之所以会选择首先和大众合作,是因为德国大众不仅有技术优势,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堪称是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德国大众是极少数愿意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国际车企。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一年之后,堪称是打开数代中国人汽车记忆的经典车型国产桑塔纳正式投放市场,并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上的明星车型。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进入新千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长,私家车的需求开始井喷,上海大众也适时的进行了产线调整,大幅度的扩充产能,引入的车型阵营持续扩大,帕萨特、Polo等车型陆续国产上市,确立了上汽大众在国内全面领跑的市场地位。
2004年,上汽大众投放了大众途安车型,填补了国内家用MPV市场的空白;2008年上海大众自主研发设计的A级车大众朗逸上市,标志着这家合资车企在本土化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途观开始国产,并迅速成为推动中国SUV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标志性产品;2014年凌渡来到中国,国内紧凑级运动家轿市场被激活;
2016年和2017年,辉昂和途昂先后投放市场,上海大众在中国端市场的布局全面开花;再之后途岳、途铠等车型的上市,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上汽大众的SUV产品阵营,也逐步拓展了上汽大众的国际视野;
2020年上汽大众带来了首款大型豪华商务MPV大众威然,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线。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化和智能化潮流的兴起,上汽大众也快速做出调整,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引入了ID.系列的多款车型。目前,国内合资车企中,上汽大众新能源转型坚决、行动迅速,不仅在产品谱系上前瞻布局,全国的生产基地也同步升级。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和新时代 同频共振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接近32%,而在2019年,国内新能源车的年销量还还仅为120.6万辆。4年时间,市场规模暴涨7、8倍,时代大变局,不外如是。
很显然,从全球看,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风向标”,经历了最近几年的积累和沉淀,国内主流合资车企在智电领域,也已经有不小的突破,上汽大众坚持油电同智,在燃油车型上也加大智能化投入,先后推出途观L Pro、帕萨特Pro等产品。
在纯电领域,上汽大众基于大众汽车MEB平台,打造了ID.3、ID.4 X、ID.6 X等系列产品,凭借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智能配置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上汽大众旗下ID.系列,一直都是国内合资纯电市场上的中流砥柱。在国内热度非常高的插电混动领域,上汽大众也很早就开始布局,目前已经推出多款插电车型,如途观L PHEV、帕萨特PHEV等车型,都是合资市场上,节能环保和性能均衡发展的典型代表。未来上汽大众多款插电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将从2026年起陆续推向市场;AUDI品牌三款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年中起陆续推出市场。
为了推动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上汽大众在上海安亭和湖南长沙已经先后建设了两座MEB新能源汽车工厂,为新能源业务的后续发展,做好了充分的产能储备。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近期,上汽大众ID.家族延续金九银十的上扬态势,11月单月新车交付达14,360辆,稳坐合资纯电销冠宝座。其中,大单品ID.3持续旺销,其自2021年底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正式突破20万辆。
在上汽大众的后续规划中,智电板块毫无疑问依旧是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2024年6月,上汽大众及相关方又签署了大众品牌系列新能源技术合作协议,合作开发的多款插电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将从2026年起陆续推向市场。
更早之前,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在上海也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
今年5月,双方正式启动了上汽奥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联合开发,全新智能数字平台的生产基地也同步启动更新换代。
到了11月,上汽和奥迪的最新合作成果进行了官宣,奥迪正式发布新品牌——AUDI,新品牌的首款概念车AUDI E也进行了全球首次亮相。
按照官方介绍,AUDI品牌不仅100%传承了奥迪基因,基于奥迪高端汽车产品设计和工程技术打造产品,还融合了上汽集团的创新力和成熟的技术生态系统,将全面引领国内电动智能网联出行时代。据悉,AUDI品牌目前已经规划三款量产车型,2025年年中起,AUDI的量产车将陆续投放市场。
体系能力决胜未来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上,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对企业发展影响的权重已经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安全且全面的汽车产业链,可以显著提升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让车企更加从容的进行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应对市场波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众汽车是颇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通过垂直整合,控制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更好的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一致性。而且通过更好的上下游资源整合,也能更快速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地提升品质和性能,而这一切,也将成为企业在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支撑力。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延续了大众汽车在全球舞台上的供应链布局策略,从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到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如今,面对智能电动化改革的大潮,上汽大众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新汽车发展产业生态,不仅自身打造了强大的垂直供应链体系,在各大生产基地所在地,也充分发挥出了“链主”的作用,推动行业集体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在上汽大众的上海总部嘉定,已经集聚了600余家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地平线、禾赛、零束、中科创达、东软睿驰等头部软硬件企业和百度智行、AutoX、小马智行等智驾领域的“新贵”,都已经齐聚嘉定。2024年以来,上汽大众又与安亭镇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了安亭基地向新汽车产业生态链聚集地的转型,引入了包括宁波华翔、惠州华阳在内的多家优质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了出了一个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为主的汽车生态园区,在当地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
总部之外的上汽大众生产基地所在地,情况也类似。
以南京工程为例。南京工厂是上汽大众在上海之外最早布局的重要基地,为更好的适应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也在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在上汽大众南京基地周边建立的供应商园区,不仅有零部件巨擘企业如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入驻,不少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以及新能源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也已经在在周边布局,建立了供应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长沙基地,上汽大众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车间已经落成,还吸引了一大批材料级、供应链级以及整车级的配套企业在周边落户,为后续的新能源化转型,提供了坚实配套保障。
深耕中国市场40年的上汽大众,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行业瞩目的成绩。现在,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上汽大众正在主动拥抱变革,已经成为合资车企中,打造电动化、智能化产业生态的重要典范,不仅自身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的注入新动力,还带动了中国本土化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赋能。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