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力士“亏本卖车说”看低价车市场“亏本卖车说”一方面表示跨国企业在新进入8万元左右的低成本乘用车市场时,确实还比较吃力,而且目前还难以向下延伸;但是它却表明,随着本土化的深入,跨国公司染指低端车市场的计划越来越临近。丰田的思路可能是,一遍借助广丰的营销能力迅速切入低端市场,以扭转一汽丰田长期以来在此市场不佳表现;另一方面,看竞争对手在低端车市场的表现,同时为向更低端乘用车市场下潜储备能量。DCT的命...[详细]
中国车制造商为何玩不了高科技国内学研力量与国际同等水平的差距问题。在现有情形下,怎样重新结合产学研的新时期关系的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寻求汽车技术突破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无论是填补国内汽车技术空白、还是攻克基础技术难关,尚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等待着学研的力量。这同时也是考验国内产学研是否结合很好的关键。所以,从汽车技术角度上讲,真正的雪中送炭式的突破、要比锦上添花似的研究重要得多。富康退市还是换代皆有道理...[详细]
丰田的谎言:雅力士在中国亏本销售丰田雅力士此次上市采取的包装却有三个美丽的传说:“亏本说”、“购置税”和“涨价论”。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平均利润还较高的前提下,此刻说雅力士是在“亏本买车”,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而公布包含“购置税”的价格则让消费者对其真实价格琢磨不透,利用丰田品牌的名人效应来“愚弄”不知情的消费者;“涨价论”更是对人们购车起到“恐吓”作用。车是好车,但是产品包装与自夸要适...[详细]
主流车型淡季降价促销收获有多大?淡季时期的阶段促销,不会对车市整体格局带来什么影响,今年的特殊环境,企业的官方降价会来得更迟。大部分产品在相关竞品的调整下,会相继进入优惠促销的行业。不论如何,对于前期涨价论留下的阴影,这样的优惠促销可以博得消费者的眼球。在这场持久的博弈中,商家和消费者都是双赢。商家牺牲了利润却拉动了销量,完成了企业的销售指标,盘活了自己的资金链。消费者在各项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在淡...[详细]
呼唤中国“Nano” 高油价下的中国机会通用汽车宣布关闭几个SUV工厂标志着高油价的长期性,同时也预示国际家用汽车市场将重回小型轿车的时代。应该说,高油价对全球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带来挑战,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自然难以幸免,但在我看来,高油价下小型汽车的畅销却在给中国汽车制造商带来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仅是在国际市场上,而且还在国内市场,并且,应该先是在中国的国内市场,继而逐步推向国际市场。以中国的国情,包括购买力...[详细]
荣威新车能否担起中级破冰大任?荣威550是否能够成功还很难说,但我们应该鼓励自主品牌多出新品,多出重量级别的车型,只有用技术过硬的产品才能打开被合资品牌把持的市场,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我们不能过分怜悯自主品牌,爱上自主首要的前提是它们值得去爱,作为消费者更是如此。因此,笔者也盼望着以荣威550为代表的自主车型能够尽快大量的涌现出来,去跟合资品牌竞争,去夺取本该属于我们的国内市场。通用汽车启动新战略,是否...[详细]
悍马难再“悍” 解析油价冲击波悍马或将被出售(正在进行评价),以及此前H1的停产,说明油耗大的车型其市场命运已经恶化。节能型汽车、新能源汽车将是世界汽车工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悍马是一个不错的品牌,但是油老虎绝对不是一个美称。在中国既然油价上涨呢么快,为什么油老虎倒卖的好?这和政府有关系。中国应该推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鼓励节能型汽车、新能源汽车。其中的道理不用讲了,政府比我们讲得好听,关键是拿出切切实...[详细]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塔塔那样涨价?其实印度的钢材之类的材料价格也在狂涨,物价也在飞涨,为什么它们的汽车可以明目张胆提价,而我们则只能自降身价呢?笔者认为有几个原因需要提及,首先是印度汽车的自主体系发展的好一些,国人认可,在外来品牌面前比较强硬,价格自己说了算,不被老外牵着走;二是印度的消费者对降价似乎缺乏一定的敏感度,不像我们习惯了降价,涨价总是被认为反常;三是印度的汽车市场竞争还没有中国这么激烈;再...[详细]
中国预期会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汽车行业的不断壮大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究竟该如何协调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世界领先市场研究咨询公司TNS中国最新调研揭示,混合动力汽车有望成为中国内地解决汽车行业污染环境问题的领头羊。此项网络调研目标群体为车主和潜在汽车购买者。结果显示,八成左右(76%)的汽车购买者知道混合动力技术,如果价格相同,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混合动力车,而不是汽油驱...[详细]
报告全文...[详细]
黑五月过后车市能否绽放六月红四、五月是黑色的,六月或许会好一些,这是肯定的。原本在五月中下旬面市的新车大都推迟了上市计划,因此在五六月之交以及六月份会出现今年新车爆发的一个高潮。特别是那些重量级别的新车,有时候会起到决定年度车市的作用,如今它们开始冒泡了。笔者认为,五月份就是一个拐点。它以四川强震为标志性事件,虽然中间汽车厂商全力参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团结一心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但它们的好心并不能...[详细]
涨了,又涨了! 国际油价为何飙涨? 七大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油价直线飙升?这个问题就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令人费解。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石油枯竭论,原因二:供需失衡论,原因三:美元贬值论,原因四:投机炒作论,原因五:季节规律论,原因六:地缘政治论,原因七:长短阴谋论,本地影响:广州难寻93号油.应对措施:发改委或推醇醚类汽车.他山之石:美国混合动力车份额扩大.“凯朗德比战”托起车市红六月?红五月未有如期而至,...[详细]
解决能源危机 柴油车决不是好招柴油与汽油在中国有较强的分工特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前期的猪肉价格暴涨等警示性问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轿车的柴油化进程。若果未来柴油真富裕了,完全有柴油出租等化解措施。我们未来需要跳出石油的圈子解决问题。张进华:综合性价比让轻混合动力车受市场青睐张进华:目前中国的混合动力技术与丰田、本田等企业还有差距,但是不同技术水平的产品的消费群是不一样的。另外,这项技术是...[详细]
商用车企:灾后重建,责任重于泰山有着巨大商机的商用车企业,在灾后重建中将扮演两重角色,如何把机会和责任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必须权衡清楚的。这不同于一般的市场需求,因此要求企业给予不同一般市场的重视,那就是抓住市场机会的同时,绝对不能忘了自身的责任。对于灾后重建,政府的意志可能会超过以往任何的建设项目而密切关注下去,对于受益的行业尤其是商用车企业来说,既是机会,更是要为国分忧的责任。原材料价上涨 自主品...[详细]
赵丽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长:中国汽车后市场还远未发育成熟 从业人员数量尚有很大缺口数量方面,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销售额只占中国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约1/10,而一个成熟的后市场所占比重应在1/3以上。结构方面。各领域发展极不平衡,一些新兴领域如汽车救援、汽车运动、汽车回收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Cheng Wooi Ming 实耐宝中国亚洲产品部总监: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巨大潜力提供了为客户提供更佳产品和...[详细]
销售奇观"国Ⅲ大限"带来重卡市场"暖春"近期,中国重卡销售市场呈现鲜有的“暖春景象”,销售形势出现比年前预期更好的状态。即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国Ⅲ发动机排放标准,直接诱发了这一销售奇观。目前,国内重卡生产厂家开始严格限制、筛选国Ⅱ标准发动机生产订单。因为,生产厂家必须保证6月30日前供货到家,以免耽误客户上牌照。从客户端来看,今年7月1日起将要实施的国Ⅲ标准,将使每辆车销售价格增加两万元以上。因此,一些准...[详细]
新三样解体是否还能重新组合?随着别克新凯越的上市,昔日的“新三样”都已经全部改头换面完毕,和伊兰特悦动一样,新凯越也与过去的传统形象表现出了较为彻底的决绝,新三样已经名存实亡,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过去时来理解,。如果把新三样三分,凯越也好,伊兰特也好,或者加上福美来也好,真是很难找到理想的对手伙伴。它们需要重新组合。福美来找六七万元的价格区间;伊兰特改款后及时制止了价格的继续下跌,维持在十万元的分界线...[详细]
至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市场。2006年中国新车销量(含卡客车)达720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乘用车(含MPV和SUV)销量的增长达34%,共计440万辆。2007年第一季度乘用车销量达120万辆,同比增长20%。中国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私家车的购买量上升18.8%,达220万辆。在乘用车销量结构中,私家车比例高达80%。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私家车的消费比例开始剧增。2001年时,私家车的保有量比例在的...[详细]
编者按: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局。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属于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成熟的市场两大最显著的特征是低增长率与高集中度,中国汽车产业这几年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而且集中度还不是特别高。从这两点看,现在中国市场可能还属于新兴市场,但一些主要的市场特征已经向成熟市场的方向发展了,我们把它定义为“准成熟市场”。在由新兴市场向“准成熟市场”转变的阶段讨论将来可能...[详细]
本站第一时间报道的《WTO裁定:中国在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中败诉》、《美刊:输掉汽车零部件官司最终对中国有利》、《加拿大贸易部长艾民信:中方败诉对加有利》等文章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大家都很关注该事件的走势,也很关心对自己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么此次关税争端波及面有多大?时效性有多长?以及该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什么等……针对这些问题,盖世汽车网邀请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财经文摘》执行主编冯淑娟、上海长隆...[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