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众专家畅谈WTO零部件关税争端问题(一)

WTO零部件关税争端重提国产化问题

盖世汽车网 概子 2008-05-27 09:47:39

本站第一时间报道的《WTO裁定:中国在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中败诉》、《美刊:输掉汽车零部件官司最终对中国有利》、《加拿大贸易部长艾民信:中方败诉对加有利》等文章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大家都很关注该事件的走势,也很关心对自己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么此次关税争端波及面有多大?时效性有多长?以及该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什么等……针对这些问题,盖世汽车网邀请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财经文摘》执行主编冯淑娟上海长隆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海外市场负责人李征宇一起聊一聊这个问题。

盖世汽车网:这项2005年出台《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政策的要点是什么呢?

贾新光:该办法规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其国产化率必须达到40%,否则就要按整车征收关税。

盖世汽车网:这个办法颁布至今才引起世贸组织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真正的施行吗?

贾新光:不是没有施行,是没有全部施行。它只是暂缓了第三条,第三条指的是按60%的比例,零部件价格比例暂缓了两年。

盖世汽车网:其他的什么实施了呢?

贾新光:其他的就是按总成计算,比如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什么的。具备这些条件其二或者其一再加上其他的特征总成条件即可。

盖世汽车网:既然前两条已经执行,那么世贸组织针对的就是第三条,可以这么说吧?

李征宇:嗯。

贾新光:前两条已经执行,而第三条是暂缓执行,这就说明这个办法不是一两年的事。欧盟、世贸等组织谈的是这个问题,就是说你这个最终会成为一个常态。欧盟最初提了两条意见,第一:应该有一个缓冲期,就是说暂缓两年,三年这个。这个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原来咱们的要求国产化率第一年是40%,第二年是60%,第三年是80%。如果一下子就要求厂商达到,实施难度太大。第二:认为手续复杂,首先各厂先要申报,然后海关来复查,复查后再确定这个关税怎么交,而且这个缴费过程比较复杂。实际上也是一种壁垒吧。

盖世汽车网:那么这个壁垒的影响面有多大呢?

贾新光:个别企业。

盖世汽车网:既然影响是个别企业,政府的出发点是不是为了驱动个别企业国产化,因为加入WTO以后到现在不能再直接提国产化率了。

贾新光:你的判断是对的。

盖世汽车网:可以把它这次争端看作是中国政府影响国外汽车企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问题,我不知道贾老师是不是这么理解啊?

贾新光:可以这么理解。

盖世汽车网:所以就加了一个如果是60%以上都是进口KD,意味着你不到40%的国产化率,按整车来收税,抬高一个门槛,这样就是迫使这些企业国产化的背景。

贾新光:对。

盖世汽车网:这个办法实施之后,影响这些国外企业进行国产化、本土化方面是不是真的起到作用了呢?

贾新光:现在来看不是办法在起作用,实际上是市场的竞争在起作用。因为汽车售价一直下降,你如果用零配件进口组装的方式生产整车。第一是成本高,第二个是零配件供应肯定要迟误。所以现在就是说在中高级车型以下的整车企业都热衷于零部件国产。

盖世汽车网:既然不是《办法》在起作用,或者说是它的作用还小于其他的因素。那么是不是现在和当时制定的情况不一样了?

贾新光:因为这个《办法》从2004年就开始准备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多快四年了。这三年多的时间汽车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跟当时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盖世汽车网:当时是什么样子呢,现在国产化水平如何?

贾新光:当时是要是不搞国产化,谁的成本就下不来。现在已经延伸到谁不搞本土化开发,谁的产品就卖不好。

盖世汽车网:李老师您原来也在东风工作过,东风也有合资企业,那么您同意贾老师这个观点吗?这个办法影响并不是很大,真正是市场起的作用。

李征宇:没错,产品必须要由市场来说话。如果说你不进行国产化,加上在国外的采购成本,进口关税,海运费,你的竞争力肯定会下降很多。刚才贾老师说的中高档以下的车型,就是像凯美瑞和雅阁以下的车型,是市场的主力车型。如果不把国产化搞上去的话,肯定竞争乏力。所以构成整车的零部件进口的管理办法,对高端车辆有一定的作用,但靠市场说话的中低端车没有什么影响。

贾新光:从2004年到2007,整车的进口是增长了将近一倍,零部件的进口大概增加了三倍,说明这个办法并没有阻止零部件进口。进口为什么增加这么多?这是因为汽车产量增加带动关键的零部件进口,比如说发动机,变速器,安全件等增加非常快。

盖世汽车网:也就是说进口零部件的主要是用于新车组装,而非其他用途。

盖世汽车网:刚才说的国产化率,高档车是不是也有所行动?

贾新光:宝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只不过采用了变通的方法来实现国产化目标。具体是将全球采购中心放在中国,这就让中国零部件企业得以分享全球采购的利润。这个做法对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的好处是参与了全球采购,全国配套。

盖世汽车网:那么意思是不是像宝马这样的高端品牌,将来在中国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办法就对它影响不大吗?

贾新光:可以这么说,宝马算是高端车中不多的一个成功案例。除了《办法》的影响,还需要注意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宝马用行动积极支持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的苦心,除了全球采购,还把产品线向下延伸,最近准备引进1系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

专家热议(二):没有第三条规定 就容易产生“伪国产化”问题

专家热议(三):争端的启示:沟通比保护更重要

(未完待续)

盖世汽车网原创 转载请联系:021-51699066-859

本文不代表盖世汽车网观点 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7I16654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