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方向是不变的,在寒冬的突破之战中,更需要企业用正确的路径、坚定的毅力和决心创造红利。 寒冬未远,疫情来袭,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局就陷入混沌。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1月销量下跌超过20%,创下近几年来单月最大跌幅水平。鉴于疫情影响,2月份的汽车市场从生产到销售都陷入停顿,或将迎来更为糟糕的跌幅,有集团预测2月份汽车零售市场的跌幅将达到80%。作为乘用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详细]
“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长于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去做没人能做的事,做别人告诉我们不可能的事。” 深夜关掉电脑后,仍然久久沉浸在影片《华尔街之狼》的剧情之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歇斯底里,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乔丹·贝福特这个魅力无敌、奸佞狡诈、如癫似狂的华尔街狼人。他白手起家,在一间小地下室里以替中产阶级买卖廉价便士股票一夜暴富,带领着一群狐朋狗友的创业团队进军金融界圣地华尔街。他能在三分钟内赚一千二百...[详细]
面对2020年年初的复杂市场情况,上汽MAXUS表示相关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有限,将维持16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不变,同时还要挑战18万辆。相对于2019年完成的12万辆销量业绩,16万辆的目标意味着2020年需要达到超过33%的同比增幅,才能达成规划目标,如果挑战18万辆,增幅需要达到50%。上汽MAXUS今年的销量目标颇为高调的部分原因,来自于2019年的销量增幅超过四成,但行业人士认为,应充分考虑到疫情带来的影响。2020年销量目标16万辆2...[详细]
近日多家车企已逐渐迎来“复工日”。2月17日起,丰田在华位于长春、天津等地的部分整车厂陆续开工。一汽丰田工作人员对财经网表示,目前长春丰越、长丰发动机厂2月17日已经复工,天津泰达、天津发动机厂2月18日复工,四川和新一工厂复工时间暂时未定。有投资机构分析称,延期复工并不影响丰田在华的强势表现。在华销量逆市增长达9%2020年2月6日,丰田汽车发布了其2020财年前九个月(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报。财报数据...[详细]
图片来自“pexels”月增长7连负,迈入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能如期待般发展,迎来利好阶段,形势依旧严峻。车市寒冬仍未消散,加上受到1月春节工作日缩短的影响,车企销量压力陡增。而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更是让汽车全产业链企业倍感无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当其冲。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下降均超50%。这不仅是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详细]
日前,乘联会和中汽协双双发布1月份销量数据,如很多人预料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对此,中汽协解释称主要由春节假期所致,使得1月份的有效工作日较2019年同期有所减少,而1月底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因与春节假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合,对1月销量的影响有限。1月车市大跌,日系品牌作为国内车市一直很受欢迎的一个派系,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整体企稳 肺...[详细]
转念一想,通用汽车目前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变革中的汽车行业转型向前的一个缩影?而那些本就脆弱的小众品牌、或是在国内处于食物链底端的自主品牌,想必更是难上加难。 在连续七十余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冠军之后,身处金融危机的通用汽车不得不狠下心来,在2009年放弃了悍马(Hummer)、庞蒂克(Pontiac)、萨博(Saab)和土星(Saturn)等多个品牌。十年之后,“断舍离”的故事再一次被他们重演。上一次,是为了破产自救。这一次,是为...[详细]
日系车德系车都惨跌,居然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系别能增长。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阴影下、在产业放慢步调的节奏中,中国汽车市场交出了2020年第一份考卷——分数不出所料地充满寒意。按照中汽协数据(含商用车),上个月批发销量同比下跌18.0%至194.1万辆,乘联会给的数据则是零售同比下降21.5%至169.9万辆,批发同比下降21.4%至159.0万辆。批发跌幅已经创下近三十年来月度滑坡幅度最高。那么细化到每一家车企、每一个民族系别表...[详细]
特斯拉在中国拿到了大礼包。除了“上海速度”迅速拿地建厂,特斯拉获得了8500万美元补助,以及从多家银行获得的197.5亿元贷款。2020年2月13日,特斯拉公布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19年报告。在报告中,特斯拉提到补助为“某些激励补助”(certain incentives),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上海的“大手笔”引起了不小关注。“补贴特斯拉有多重因素考量。”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向亿欧汽车透露,上海引入特斯拉是一个双赢的...[详细]
上汽通用正在紧凑级车型市场“回归”四缸发动机。近日,一则工信部新车申报信息显示,上汽通用旗下两款车型别克英朗和雪佛兰科鲁泽将新增型号为L2B的1.5L四缸发动机车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概一年半以前上汽通用的“三缸机”战略,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结合其他车企也在不约而同地重拾四缸发动机的配置,曾经火过一段时间的三缸机,现在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这个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或许与销量未达预期有关。“三缸机”拖累英...[详细]
2020年首月,受春节假期提前、有效工作日减少影响,车市迎来大幅下滑。其中,SUV车型1月共售出辆,同比下降17.1%,虽未能延续去年底开启的回暖走势,但在三大车型中表现已是最为突出。其中,自主多款换代、升级车型的优异表现,以及高档车型的热销成为支撑力量。“1月国内SUV销量前十榜单”中,自主与合资入榜车型数量平分秋色。改款后的传祺GS4依靠新车优势成功回归,奔驰GLC则成为高档车型热销的代表,而哈弗M6和比亚迪宋两款自...[详细]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20年1月,乘用车市场销量159.7万辆同比下跌21%。SUV市场销量1月份同比下跌13.3%至77.4万辆,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4%至48.5%。仅德系同比增长30%(产销数据查询)从各派系来看,仅德系SUV同比增长30%,其余派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自主同比下跌25%,市场份额同比减少7.7个百分比至51%,品牌力较差的自主品牌呈现大幅下滑,少部分厂家1月批发量为0,例如:观致、华泰、力帆、领途等1月批发量为0,...[详细]
2019年,在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中,广汽本田凭借稳健体系实力喜得丰收,持续以行业第一梯队的表现领跑车市。2020年,广汽本田继续稳健发展,在1月份便获得可喜的开局。今年1月份,广汽本田三品牌销量达到76,650辆,为2020年的销量达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第十代雅阁(ACCORD)1月份销量22,118辆,继续领跑中高级车市场;缤智(VEZEL)销量14,392辆,潮流SUV持续热销;皓影(BREEZE)销量9,539辆,保持强劲的势头...[详细]
高尔夫看起来就像那些被困在中间座位上的乘客,一边是利润率高的SUV,另一边是享受补贴的电动汽车。 如果说有两款车支撑了大众汽车的登顶之路,那么这两款车非甲壳虫和高尔夫莫属。前者可谓是大众汽车的“奠基者”,后者是大众在上世纪70年代的“拯救者”。而现在,甲壳虫已经停产,高尔夫的未来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五年前爆发的柴油危机让大众损失了300亿欧元,这迫使大众对其投资组合进行“反思”,从...[详细]
长城汽车近日发布的1月份销量,数据显示其跟随大市录得大幅下跌。当月长城汽车销量为80261辆,同比跌幅达到了28.2%。这一跌幅超过了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1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跌幅18%的行业平均数据。销量大幅下滑,或与大市走势不佳,以及目前整个市场正在经历的疫情有关。大市持续走软2020年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行业的主要数据,当月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跌幅达到了33.5%和27%...[详细]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法国汽车巨头雷诺公司近日宣布,鉴于2019年公司经营出现十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可能大规模裁撤工厂。此前,雷诺已提议降低每股派息至1.10欧元,远低于2018年的3.55欧元。2月14日,雷诺汽车集团公布2019年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555.4亿欧元,同比下滑3.3%;全年净收入1900万元欧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1亿欧元,是自2009年来首次亏损,主要原因为全球范围的销量下降和运营利润下降...[详细]
短期之内,虽然还将面临疫情之下“至暗开端”的波及与影响,但是只要各家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乃至整个行业不断努力,相信终归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时刻”。 2019年7月,伴随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坡,这个尚未成熟、仍很脆弱的细分市场不得不提前进入自我进化与加速成长阶段。从依靠补贴吸引潜在消费者,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俘获车主,如此转变能够带来更加良性健康的市场结构与供给关系。但是不可否认,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加持...[详细]
自主SUV是不是真的在开始复苏? 按照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20年1月中国狭义国产乘用车零售市场出现自200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21.5%,同时销量也创下7年来同期的新低,仅为169.9万辆,低于2014年的174.2万辆。虽然,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通过分析具体原因就会发现这也情有可原。最主要的原因是,2020年春节的7天法定节假日都在1月,导致1月的工作日只有17天,而且受春节回乡返程高峰的影响,门店客流下降,市场的成交量自然也...[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