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商用车合资新格局主演:福田、戴姆勒剧情:8月7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北京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约定将在中国设立股比50:50的中重卡合资公司,提供中型和重型载重车和技术,并探索在全球市场中扩展福田欧曼品牌国际产量和销售的其他机会。从现在达成的协议看,未来的合资公司将生产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和戴姆勒许可的奔驰OM457重卡发动机,而此前最被国内市场期待的奔驰重卡却并不在合资公司的产品...[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经销商 亏损破产主演:4S店、各级汽车经销商经销商“门可罗雀”惨淡经营剧情: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增速嘎然而止,往日高盈利的汽车经销商们处境艰难:新店开业举步为艰,资金链断裂,竞争过度,库存压力前所未有……6月,进口起亚浙江总代理浙江众诚资金链断裂,先后被多个债主告上法庭,最终宣布破产;8月,上海三家上海大众4S店停业,杭州最早的北京现代4S店浙江四通因资金问题被迫将80%的股权...[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零部件关税争端主演:中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WTO剧情:2008年以前:2005年11月 欧盟欲向WTO控诉我国的汽车进口机制。2006年3月 美国正式向WTO提出控诉,指责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违反了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6年4月 中国同意与欧美磋商,表示中国接受欧美就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规定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磋商的请求。2006年7月 国家相关部门发...[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金融危机主演:美国汽车业、中国自主品牌金融危机拖累全球汽车行业剧情:自美国次贷危机转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时,危机所波及的各国政府纷纷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以此缓解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冲击。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顺利实施似乎也并未给深陷危机泥潭的美国汽车行业带来好运,美汽车"三巨头"纷纷跪求政府给予紧急贷款以防止资金济链断链,造成无法估量的毁灭性后果。在经济与汽车...[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兼并重组主演:福特、通用、大众剧情:9月份保时捷收购大众让全球车界大感吃惊,随后一系列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巨头频繁地出售股权、兼并重组的新闻似乎已经不能再对世人造成更大的"恐慌"。7月15日,舍弗勒集团公开宣布希望对大陆集团进行战略持股,并在收购要约中向大陆公司的股东提出每股69.37欧元的收购价格。11月18日,马自达公司宣布,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汽车公司将出售其持有的马自达股份。目前福...[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Nano上市主演:NanoNano上市,或许会造就一个低价车的新时代剧情:于2008年初面世的Nano并没有如期推向市场,因政治因素生产基地易地,钢铁等原材料上涨因素迫使塔塔一再跳票,可这款车给世界造成的震撼却是举目共睹的,现代、雷诺、丰田、铃木等世界巨头都纷纷推出类似计划。专家点评:Strategy Analytics 《超低端和低端汽车:新理念的诞生》:以Tata Nano 和奇瑞QQ为代表的超低端和低端汽车将呈...[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C-NCAP 公正主演:C-NCAP汽车行业监管与标准缺失问题剧情:2007年末就传出了业界对C-NCAP公正与否的质疑声,这股声音终于在08年中期达到高潮--中央一套在黄金时间播出了揭示其黑幕的专题片,此后在新闻届的深入挖掘下,其圈钱,检测不公正,行业角色都受到公众质问,C-NCAP辩解是那么苍白无力,最后发现其领导人竞在企业中任要职,C-NCAP更加难堪。专家点评: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C-N...[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税费改革主演:发改委、税务总局、乘联会等剧情:今年相继出台了消费税,燃油税,希望能够鼓励人们使用更加省油、环保的意识,乘联会为了拉动车市,也推出了相应的税费改革建议。乘联会第三次上书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5部门,建议从放宽贷款条件、降低利率、设立汽车消费公积金三个方面入手,创造宽松的汽车消费信贷环境。专家点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日系车主演:丰田、本田、日产剧情:日系车目前已经在北美市场占尽优势,底特律三大被打的"节节败退";在中国市场上,丰田、日产、本田也逐渐占据了国内竞争的主导地位。08年日系品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领跑国内车市。专家点评:GlobalInsight高级分析师曾志凌1、明年初之前天籁或能保持中高级车市前三位置今年到明年年初对新天籁来说会有一个好日子,等到明年对手的车都上来了以后,竞争会更加激烈...[详细]
倾情推荐:2008年终专刊关键词:新能源车主演:普锐斯、比亚迪F3 DM剧情:能源机构BP预测地球的石油还可开采41.6年左右。石油没有了,我们用什么?节能和环保是永恒的主题,国家系列出台了,提高排放标准,商用车过三,乘用车北京欧四;油价上半年飙升影响。专家点评:Global Insight 亚太区技术分析师段诚武:即使燃料电池汽车,本质上也是纯电动车的一类。只是说别的方式电能更多的靠电池的储存,而燃料电池的电是在车上通过交换...[详细]
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让整个汽车产业为之颤抖,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的整车企业明显对突然到来的销量下跌感到不适。为了应对危机,各家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裁员、减产、停产等新闻频频爆出。当厂家无奈的推出这些被动措施时,人们在感慨:金融危机真的来了。而近段爆出的上海大众要求“4S店不管是否完成销售任务,再拿800万元来提车”的新闻,却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这次要感慨:主机厂是不是有点过了。由800万的重压想到...[详细]
在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公司仍在裁员之际,国内车企同样刮起了一股裁员飓风。坊间传闻,江淮、奇瑞、长安福特等企业已先后做好裁员计划,尽管多数企业始终没有对此予以承认,但裁员一事的确不像空穴来风。而在日前东风标致雪铁龙正式承认裁减1000人过后,或许真将点燃国内车企裁员就市的火种。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裁员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但到了中国就会有着另一番解读。一是会有人质疑该企业没...[详细]
福特自出让了"捷豹""路虎"两大品牌之后,出售"沃尔沃"的传言便屡见报端。08年12月1日,福特"计划重新评估对沃尔沃的选择方案,包括可能出售该品牌。"的宣告再次将沃尔沃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深陷金融危机,四面楚歌,通用、克莱斯勒为求救援,重拾一度搁浅的合并计划,而福特出售沃尔沃传闻也自然被看作是福特的自保之举。福特是否有意愿出售沃尔沃,即使有意能否顺利出售,此举是否真能为福特脱困,恐怕...[详细]
"美国东部时间11日晚,在经过与车企高管,工会官员及代表的激烈辩论后,美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美国汽车业的救援计划。投票结果为52票赞成、35票反对。按规定,救助法案通过最少需要60张赞成票。"同事看到这条新闻后第一时间很不可思议的问我,问什么?美国参议院为何不救?我平静的回答:这是意料之中的。看看美国的政治制度,再看看美国"三大",尤其是通用的一些情况你就会知道。首先,共和、民主两党的意见不统一直接导致了此次底...[详细]
经济危机的风暴仍然在全球肆虐,汽车市场整体的低迷,直接导致汽车消费品市场--轿车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几个月的负增长,这是在2004年汽车市场大幅调整时也从未出现的局面。然而在此之前的我国轿车消费市场就存在着价格恶性竞争、消费政策引导不明朗、消费者对价格走低预期强烈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更加严重,针对这些问题,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厂商在轿车的经销服务中提出以下建议:不把价格战作为促销的惟一...[详细]
2008年车市大盘点之:数据年终岁末,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大盘点,汽车行业更不例外。剔除全年新车不断上市的数量、各企业的产销量以及终端销售数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等等,单就国内汽车产销量、进口车数量、出口车数量以及汽车市场的变化,也足够我们绞尽脑汁地进行琢磨和思考。870.4和862.98前11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70.4万辆和862.98万辆前不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1月的汽车产销数据,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详细]
专题链接编者按:1998年,上海为推动本市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买房退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而后一年,上海房市形势便由"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突变,政策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面对如今在金融危机笼罩下的低迷车市,政府如能推出"购车退个税"是否亦会给当今车市注入一剂强心剂从而在09年力挽狂澜?针对于此,盖世汽车网特邀数位国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内权威专家与您一起辩论,为挽救低迷车市 可否考虑"购车退个税...[详细]
虽然11月的销量出现下滑,但中国车市整体增长的趋势无法扭转。最新统计显示,1月-11月份国产乘用车销售513.5万辆,同比增长8.7%,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SUV和中级家轿,分别销售40.5万辆和187万辆,同比增长28.1%和17.5%,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依然不容怀疑,轿车普及阶段的发展势头不会有转变。今年车市的影响因素较多,前期油价高企,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前11个月40.5万辆的SUV销售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