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公司仍在裁员之际,国内车企同样刮起了一股裁员飓风。坊间传闻,江淮、奇瑞、长安福特等企业已先后做好裁员计划,尽管多数企业始终没有对此予以承认,但裁员一事的确不像空穴来风。而在日前东风标致雪铁龙正式承认裁减1000人过后,或许真将点燃国内车企裁员就市的火种。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裁员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但到了中国就会有着另一番解读。一是会有人质疑该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对员工不负责任,不值得拥护和信赖;二是企业自身员工也会人人自危,自己吓自己,唯恐朝不保夕,甚至影响到工作情绪。更重要的是,政府已经在酝酿多种手段和措施刺激经济,即使还没有具体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出台,但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些举措自然是利好于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国车企该何去何从呢,听听盖世专家对裁员的解读吧。
TNS北亚区汽车研究总监:包亦农
经济危机是否将带来大幅裁员,这个很难预测,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能避免大幅裁员。跨国汽车巨头的全球化布局使他们更易受到危机影响,尤其是在欧美市场,可中国车企就没有这个烦恼,尽管他们在一些二级市场也感受到波动,但是由于整体价格较低,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以及海外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他们是否能长期的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尤其是具备高品质、高技术含量和富含品牌效应的产品。 所以,中国车企如果想取得成功,就要加大在今这三个方面的投资力度,否则即使没有经济危机,裁员也再所难免。
汽车营销工程领域资深工程师:祝小奎
我认为国内汽车中高排量车厂会首当其充的裁员,因为燃油费改税后,明显地会减少低档(国企产)高排量车的销量。另外,在2008年销售不佳的车企由于生产线调整,受到资金压力也会部分裁员,总体上国内车企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目前在受损程度上还是较轻的,真正的挑战还在后边。
中国政府对老百姓的收入、就业和生活质量是当今的“头等大事”,有别于其它国家,而且汽车产业是国家花了巨资的重头产业,因此,在政策救车市及维护汽车企业员工利益方面,会有实质性的支持和干预,所以“大规模的裁员和减薪”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
不会大幅裁员。1、未来汽车前景仍好。2、企业有安定社会就业的责任。3、盲目扩张的内资企业风险稍大,但更受约束,因此大规模裁员不会。
印度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制造商Lucas TVS的CEO:Dr.N.Ravichandran
印度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持续经营的领导层、日本生产技术的熏陶和出色的设计工程师们。在当前经济衰退之时,企业第一步要做到的不是裁员,而是最大化激发他们的能力——通过采用正确的管理技巧、与他们沟通、利用集体脑力(集体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2/260203223224801315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