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四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
  • 2024第四届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与中央计算平台创新峰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晓莺说 >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发送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盖世汽车 周晓莺梅旭康 2024-06-26 08:00:00

【大家好,这里是盖世汽车。本期“中国车企风云录系列”,我们来聊一聊车圈国际范工程男——奇瑞汽车。】

技术奇瑞:五大技术加速智电转型

作为首批发展自主技术的中国车企之一 ,也是中国第一家掌握发动机 、变速箱 、底盘 、平台等核心技术的乘用车企业,在创立之初,奇瑞就打上了技术立企的标签。

但到了智能电动新汽车时代,奇瑞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当行业头部玩家纷纷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板块大秀肌肉时,奇瑞似乎没有多少声量。

为此,奇瑞选择豪掷千亿,以图弥补短板,全面应对智电变革。

2022年9月,奇瑞发布“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囊括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宣布五年内投入1000+亿,培养研发人才20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2023年,“瑶光2025”战略进化为五大技术领域,大卓智能作为奇瑞“瑶光2025”战略中自动驾驶板块的重要布局加入其中。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图源:奇瑞

2023年4月,奇瑞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宣布在“瑶光2025”战略引领下,将深耕电动化、智能化15大技术赛道,实现发展新路径。

根据新能源战略规划,奇瑞面向用户推出包括火星架构下的超级混动平台、E0X高性能电动平台,支撑这两个平台的是包括奇瑞第三代混动科技、电池技术、电驱技术、奇瑞全栈自研CHERY-OS、雄狮智云6.0智能座舱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在内的135项已经或即将落地的电动化、智能化新技术。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图源:奇瑞

在电动化方面,针对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奇瑞进行了深入的产业布局和研发。

在电池技术方面,虽然长期以来,奇瑞的动力电池依赖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供应商,但奇瑞并未放弃电池技术的自研。据介绍,奇瑞独有的电池技术,采用NP2.0和全新材料M3P等技术和材料应用,构筑全周期安全、全温域应用和全场景使用体验三大优势。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在去年12月透露,今年将推出奇瑞自研的动力电池,这将是奇瑞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一步。

与电池技术相得益彰,奇瑞电驱技术也可圈可点,其新研发的电驱动技术采用800V SiC技术,CLTC系统效率大于91%,峰值功率达265kW,扭矩达5000N·m。

除了上述技术外,奇瑞发布的全新的C-DM混动系统,是未来几年奇瑞快速实现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技术。

在混动领域,奇瑞已有18年技术积累,经历三代技术迭代,其打造的第三代混动科技——鲲鹏超级性能电混C-DM,由奇瑞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三挡超级电混DHT、无级超级电混DHT和混动专用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新三大件”组成,拥有最高热效率大于44.5%、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4.2L、最高综合续航里程1400+km、零百加速4.26s等性能表现。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图源:奇瑞

基于以上种种技术特点,在去年风云发布会上,奇瑞喊出“没有奇瑞的混动市场,就不是完整的混动市场”的口号。

以发动机自研起家的奇瑞,开发混动专用发动机其实是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并且,奇瑞还开发出增程专用发动机,应用于星途星纪元ET车型, 搭配1.5T-GDI涡轮增压直喷+第四代i-HEC燃烧系统,实现续航超2000km。

总体而言,基于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全方位技术布局,奇瑞的纯电和混动、增程等车型在近两年开启下饺子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燃料电池汽车同样作为奇瑞新能源汽车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奇瑞已完成四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

目前,奇瑞乘用车业务已形成混动、增程、氢能、纯电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一同形成“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打出了电动化转型的“组合拳”,而同步进行的智能化转型则是奇瑞实现下一步突破发展的关键所在。

就智能化而言,奇瑞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基于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2018年以来,为推进汽车智能业务布局,建立满足集团智能业务需求的核心能力,奇瑞围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数据运营、智能制造和移动出行服务,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开展技术和资本合作。

2018年,奇瑞正式发布了智能化品牌战略—“奇瑞雄狮CHERY LION”;2019年3月,奇瑞将智能化业务升级为集团第七大业务板块,并依托集团下属子公司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实体。

具体来看,在智能座舱方面,奇瑞2016年实现智云互联行车系统在奇瑞系列产品上应用;2018年实现“雄狮智云1.0”系统在瑞虎8、艾瑞泽EX等车型上落地应用。随着瑶光2025战略的进展,LION Melody 2.0、LION AI大模型2.0、LION OS等方面取得突破,雄狮座舱也正在进阶。

对于智能驾驶,作为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公司和集成平台,大卓智驾是奇瑞智驾战略重要一环。目前,大卓已经布局四大产品线,包括Pilot 2.0基础安全ADAS、Pilot 3.0高速NOA、Pilot 4.0城市NOA和Drive 1.0乘商两用L4级智能驾驶。

其中,Pilot 2.0系统出海至全球36个国家,2024年将搭载超过20款车型。在市场热议智驾出海的当下,大卓已悄然迈出走向海外的步伐。依托于奇瑞的全球化基因,大卓正在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按规划,2025年,大卓智驾产品将覆盖80多个国家地区,借此冲击2025年国内国际双百万自主量产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对于智能驾驶的态度并非全栈自研,而是全栈可控、核心自研。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奇瑞意图在确保技术安全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利用外部资源来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面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诸多智能化创新领域,奇瑞全面打造全栈可控的CHERY-OS系统涵盖车载座舱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可实现奇瑞智能化快速迭代和生态快速融合,是奇瑞新能源决胜下半场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以明显看到,奇瑞的智能化升级正在提速。

目前,奇瑞已建成包括芜湖、上海、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地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截至2023年底, 奇瑞已累计申请专利29000余件 ,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

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尹同跃强调奇瑞的灵魂是智能化。未来5年,奇瑞将投入200亿用于智能化转型,全力提速智能化战略。

随着奇瑞智电转型的加速,奇瑞的形象逐渐从被低估的“理工男”转变为“技术奇瑞”,并迈向“科技奇瑞”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生态矩阵:产业布局助力体系竞争

产业格局变化不断,每一家车企都身处于新旧赛道转换的关键节点,当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品牌或车型之间的竞争,而是演变成了一个涉及技术、服务、产能建设、合作生态等多方面的体系化博弈。

就自家产业布局而言,以2010年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奇瑞迈入集团化发展阶段,其围绕汽车主价值链布局上下游业务,成为一家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围绕汽车主业推进多元化发展,奇瑞控股形成了汽车、汽车零部件、金融、地产、现代服务、智能化业务六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奇瑞汽车、奇瑞汽金、奇瑞科技等300余家成员企业,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图源:奇瑞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奇瑞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运营”等方式,围绕动力、电驱、电池、底盘、车身、电子、半导体及软件八大业务模块重点布局。

2015年前后奇瑞曾将旗下优势板块推向资本市场,在此期间扶持伯特利、埃夫特以及瑞鹄模具三家零部件公司完成上市。

只是,孵化多家上市企业的奇瑞,自身的IPO道路却坎坷多磨。

从2004年第一次被曝谋划上市算起,20年间有关奇瑞IPO的新进展断断续续一直有传出。去年,尹同跃给出的目标是奇瑞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

与日俱增的销量和优异的海外市场表现,无疑让再提上市的奇瑞更多了一份底气。通过IPO以筹集大量资金是奇瑞最根本的目的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3年,奇瑞集团在国内开封、芜湖、石家庄、鄂尔多斯、大连、宜宾、常熟、合肥、贵阳等多地建设生产基地,以供奇瑞汽车四大品牌及奇瑞捷豹路虎、凯翼、开瑞等品牌生产。

经初步计算,奇瑞集团目前国内总产能已突破280万。至于海外产能,奇瑞官网数据显示,在2020年底,奇瑞海外总产能就已达到20万台/年,也就是说,奇瑞全球规划产能已突破300万。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下篇)

图源:奇瑞

奇瑞2023年总销量达188万辆,除去去年年底才进入试产阶段的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估计奇瑞2023年的整体产能利用率接近获突破80%。

对于奇瑞而言,其生产基地大体覆盖了我国华东、华北、西南地区,但在东南沿海市场仍缺少产能分布

今年3月,东南汽车的实控方发生变更,原全资股东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

东南汽车福建基地给奇瑞提供了较好的填补可能。此外,东盟市场是奇瑞的重要出口地。与东南汽车合作,或许能够为奇瑞辐射东盟市场增添助力。

加上海外的十大生产基地,以及正在建设的阿根廷工厂与刚刚达成合作的西班牙工厂,奇瑞的全球产能布局正在不断扩张。

奇瑞在持续扩大自家产业布局的同时,也开始了积极向外发展合作伙伴。地平线、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供应商,皆成为奇瑞的合作伙伴。

这些合作将推动奇瑞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布局,并有望为其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增长潜力。

如今的奇瑞不再苦于销量和盈利困局,在销量带动之下,奇瑞集团营收从2020年的1056亿元快速飙升至2023年的突破3000亿元,为奇瑞发力国内市场以及弥补新能源市场的缺失打下基础。

但无法否认的是,奇瑞仍有许多待解的“难题”,首当其冲的是新能源转型。

在比亚迪、长城、吉利、蔚来等中国汽车品牌开展新一轮的出海攻势时,奇瑞的海外销量或许会受到影响。不过,奇瑞在海外已经获得抢先身位,接下来,就看奇瑞的智能电动转型能否追上第一梯队的步伐了。

相关链接:

中国车企风云录|奋进者:奇瑞(上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