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成本,FPT将开发使用便宜材料的小扭矩DDCT(大约为259Nm),可适用于目前国内主流车型。与MT、AT、AMT以及湿性双离合变速器相比,FPT将引进的DDCT在燃油经济性、成本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在中国市场上,FPT DDCT产品瞄准的客户基于已经接受了DCT这一概念的为主,而不是自己去说服他们采用。同时,FPT还可以为自主品牌提供除PE(Product Engineering,产品工程)服务之外的ME(Manufacture Engineering制造工程)服务。...[详细]
精益专家郦宏呼吁中国车企应该在危机期大兴精益,他指出在中国实施精益基本上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事情,但丰田的精益却是自下而上的,因此公司的高层领导不做出改变企业也就很难去改变。他就质量管理中人、流程、工具三者达成最好统一进行了详细阐述。...[详细]
从2008到2009,金融危机的蔓延,逐渐演变成全球汽车行业的危机,美系,日系,德系车企都受到不同程度冲击。韩系车向业界预示了一个事实:进步最快的车企不是德系、不是日系、不是美系,也不是自主品牌,恰恰是韩系车企。...[详细]
尽管相比欧美国家,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呈现出欣欣向荣局面,但国内汽车物流业还是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汽车销量增长的放缓造成物流业总体业务量下滑,今年60%的物流公司面临业务萎缩局面,出口量急剧萎缩导致港口吞吐量出现明显下滑。盖世汽车网特邀科尔尼(上海)咨询公司董事戴加辉博士(Dr. Stephen W. Dyer)来解读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详细]
能源的日益短缺和人类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知名内燃机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尧清教授近期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时表示柴油乘用车在中国市场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详细]
盖世汽车网:在1988年成立了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后,信义从在OES市场发展起步,之后慢慢向海外市场扩展。当时国内企业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比较少,那时一来零部件企业多同属于整车厂,另外出口还由国家审批,控制较严格(当时各方面出口都是由省级机械进出口公司管理),当时你们怎么定位这块业务的?初期策划情形是怎样的?肖文范:我们从90年代初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历程--现在回望时,我们经常感叹,这正是当时长远决策...[详细]
德国FAKT公司首席执行官Xaver Fackler先生此前曾长期在TUV集团工作,并于1996年成立了FAKT--该公司总部在德国,并在中国广州设有办事处,主要从事汽车产品认证和检测服务。虽然在中国,FAKT不及德国DEKRA检测公司、TUV莱茵、TUV南德等那样知名,但是Fackler先生却有信心凭借比较优势,立足中国并取得长足发展。...[详细]
权威调查显示,汽车内部舒适度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车辆外观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可靠性及耐用程度。对车辆内饰的投入成为在中国市场上本土和外资品牌整车厂商的一个比拼点。中国汽车内饰设计的现状如何,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发展态势将怎样?我们为此邀请了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他们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内外饰技术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曹渡先生,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李彦龙先生,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弢先生,伟世通亚太区电子产品部产品经理何春华女士。...[详细]
核心提示: 权威调查显示,汽车内部舒适度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车辆外观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可靠性及耐用程度。对车辆内饰的投入成为在中国市场上本土和外资品牌整车厂商的一个比拼点。中国汽车内饰设计的现状如何,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发展态势将怎样?我们为此邀请了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他们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内外饰技术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曹渡先生,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李彦龙先生,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弢先生,伟世通亚太区电子产品部产品经理何春华女士。 ...[详细]
欧美供应商进入破产潮,这给中国车企带来的并购机会有多大?罗威认为海外并购要目的明确(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为指南),备好人才(有海外并购和海外管理经验的),把控风险(相容性、财务、政治、经营、文化上的风险),只取所需(不冒进,亦不必收购整个企业)。...[详细]
全球汽车市场上存在着不少第三方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和工程服务公司,其中不乏水平一流者,它们为后进入者实现自主造车提供了不错的外部资源。中国本土整车厂商与外部工程服务公司联手开发、战略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也取得了有目共瞩的成绩。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失,传统动力汽车技术方面的动力总成仍然依赖外方的状况下,再次探讨技术外包的话题,将有着修正路线、着眼长远的意义。...[详细]
陶氏化学汽车事业部总裁Peter Sykes先生在2009上海车展期间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采访,他说“我想那些在中国之外的人,真的是很容易低估中国”,并相信未来十年,在成熟市场和在新兴市场上新技术的应用,“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 ...[详细]
美国特路普(Twoloop)公司致力于中美汽车后市场的贸易,1997年底开始进入中国并设立了北京代表处。吴沁玫女士现任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专访中,她坦言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后市场配件采购带来积极影响,她规劝国内厂商应该有勇气探寻蓝海,而不应该只停留于满足一般需求,因为"那样就只能跟人家拼价格"……...[详细]
博格华纳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传动系统总裁马本德(Bernd Matthes)先生在2009上海车展期间在展台上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采访。谈话伊始便紧紧围绕博格华纳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技术,马本德自信博格华纳DCT技术未来在全球同样也在中国将是主流技术。他介绍了专门为中国市场而来的新一代小型DCT技术,并谈及其他业务在华的发展,笑言看过其他跨国零部件厂商展台后“有压力”。...[详细]
Ashok Leyland(阿斯霍克-雷兰德有限公司)主产重型卡车和客车,是印度第二大商用车生产商和柴油发动机生产商,在上海设有代表处,负责在中国采购印度总部所需的相关零部件。全球战略采购总经理纳瑞希-古珀塔(Naresh Gupta)负责上海代表处所有事务,他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示,自己除了在华采购以支持印度生产所需外,还在为另两项重要任务“备战”——收购一家规模较小的中国客车厂,合资或收购一家本土轻型柴油机厂。古珀塔说他喜欢在中国工作,言谈中不掩对中国供应商的赞许。...[详细]
里卡多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英国里卡多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总裁——Simon Stevens博士,绝对是个思路清晰、处事严谨、心态平和的人,他在专访中多处停顿,沉思良久才道出自己的见解。Stevens博士阐述了对中国变速器市场的看法,并回顾了里卡多在华经营历史,构想了未来发展策略。...[详细]
里卡多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英国里卡多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总裁——Simon Stevens博士,绝对是个思路清晰、处事严谨、心态平和的人,他在专访中多处停顿,沉思良久才道出自己的见解。Stevens博士阐述了对中国变速器市场的看法,并回顾了里卡多在华经营历史,构想了未来发展策略。...[详细]
英国米拉有限公司(Mira)有全球著名的汽车试验基地,曾经以提供汽车试验服务而著名。近20年来,米拉大力投入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并在几乎所有汽车工程领域处于技术前沿。2003年,米拉有限公司收购创新汽车设计有限公司,目前除提供汽车试验服务外,还可为汽车厂提供汽车产品设计工程服务,包括汽车造型设计、虚拟工程和试验场、安全模拟(包括行人安全)等,并提供底盘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排放、空气动力学等工程和设计服务。米拉亚太区副总裁Terry Spall对笔者回忆了米拉20余年的中国运营史,并阐述了对中国市场的分析。他比较了中、印、欧三大市场的客户,并自信将与中国企业保持长期合作。...[详细]
Karl Krause博士在2007年夏就任德国车锁生产企业凯毅德(Kiekert)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上任伊始他就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奠定了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Karl Krause博士在汽车业有着数十年的工作经验,颇具长者风范。Kiekert总部在德国,现在德国、中国(常熟)、捷克、美国和墨西哥等地设厂;在中国,2008年4月份Kiekert成立了独资企业作为其亚太地区总部。...[详细]
鹰革沃特华(Eagle Ottawa)是世界最大的优质汽车皮革供应商,2004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处工厂,但无论如何,在中国它的潜力还远未发掘。如何在中国赢得市场?鹰革沃特华汽车皮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鹰革沃特华全球执行副总裁毕可瑞(Cary Bean)先生引用了《孙子兵法》上的说法——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