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来,长城在技术上的动作一个接一个,连续高密度的发布前瞻性的平台和架构。去年7月份,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柠檬、坦克两大平台架构和咖啡智能技术平台。12月15日,长城汽车又正式全球首发了面向全速域、全场景的“柠檬混动DHT”技术,这也是其中最重磅的一项技术,被我们寄予厚望。而基于DHT混动技术的首款车型也终于在最近跟我们见面了,而且继摩卡之后,又一次采用了玛奇朵这样一个咖啡家族的名字。而基于智能混动DHT展...[详细]
这是LG化学电池部门第一次在与SK的多个法律纠纷中失利。...[详细]
3月30日晚间,均胜电子(600699.SZ)发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和公司业务重组影响,去年均胜电子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总营收:479 亿元,同比下滑22.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亿元,同比下滑34.45%● 汽车安全系统营收:331 亿元,同比下滑29.61%● 汽车电子系统营收:76 亿元,同比上涨1.54%● 功能件及总成营收:37 亿元,同比下滑 4.31%● 智能车联系统营收:26....[详细]
Rivian提供的电池组保修期为8年/17.5万英里(约18.9万公里),保修范围包括电池组内的所有部件。...[详细]
奔驰目前正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同时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领域来推进旗下高性能子品牌AMG电气化进程。凭借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奔驰在启动AMG纯电动车市场的同时,还缓解了消费者对于BEV产品的里程焦虑。梅赛德斯AMG全球总裁Philipp Schiemer表示,“我们正通过全新的驱动策略,将品牌标志性的DNA带入电气化的未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综合外电报道,奔驰目前正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同时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领...[详细]
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9个品牌累计发布11起公告,共计召回乘用车2769288辆,同比增长552.68%,环比增长345.78%,召回规模连续第2个月激增。奔驰和极星两品牌都对部分召回车辆展开了OTA方式升级,显示出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OTA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OTA也不是“万能”,为杜绝车企使用OTA不规范,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11月25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详细]
MIT发现新电解质,或使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至420瓦时/公斤,从而延长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详细]
质量是靠实践积累出来的,对于所有新造车势力来说都需要时间。...[详细]
研究人员发现,自1991年首次投入商用,该类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了97%。这一数率远高于以往分析值,可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成本下降趋势相媲美。...[详细]
3月29日晚,比亚迪披露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565.98亿元,同比增长22.59%。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42.34亿元,同比增长162.2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54亿元,同比猛增1181.5%,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然而,对于比亚迪业绩报喜,股市的反响并没有大家预想中的那么热烈。截至发稿,比亚迪股价报170.40元每股。汽车业务收入达839.93亿元,增速23%分业务板块来看,比亚迪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详细]
在储能市场逐步启动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持续加强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完成了采用低锂耗技术、长电芯循环寿命的电芯单体和相应系统平台产品的开发。此外,宁德时代正在筹建对标国际一流的21C创新实验室,将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储能材料化学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更多未来新能源应用领域。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储能以及未来能源领域的技术布局,从专利中也可窥一二。3月26日,宁德时代公开了3项“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详细]
3月27日,科达利(00285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不超过2.25亿元人民币通过全资子公司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惠州科达利”)实施惠州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年报显示,科达利2020年锂电池结构件业务营收18.8亿元,其中惠州科达利实现营收9.4亿元,净利润1.1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62%。此次科达利扩建惠州科达利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产能规模和盈利能力。事实上,进入2021年以来,科达利进一步加快产能扩充...[详细]
2020年,广汽埃安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6万辆,同比增长43%。其中,Aion S以4.56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坐2020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第4。2021年1月,广汽埃安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达到7356辆,同比猛增145%,1-2月累计销量达10595辆,同比增长133.8%。而全新纯电动紧凑车型Aion Y将于4月上市,将为埃安2021新能源产销添砖加瓦。广汽埃安新能源快速起量,市场排名由2017年NO.15跃升至NO.5,这背后离不开其动力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详细]
离世界的碳中和愿景越来越近,各车企都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上,但目前多以电池能源为主,氢能汽车只有在日韩有部分量产车型,整体落地情况十分稀有。然而,对氢能汽车的研发制造,自主车企也没闲着。3月29日,长城汽车将旗下已经运营的氢能技术中心揭去神秘面纱,并公布其氢能汽车的战略规划,也成为国内首家发布氢能战略的车企。离北京一百多公里外的河北保定,坐落着长城汽车的氢能技术中心。该中心近2万平方米,覆盖了氢能制造的整...[详细]
该公司正在考虑将美国的电池生产转移到欧洲,或者中国。韩国SK创新(SK Innovation)于本周二表示,如果美国总统拜登在4月11日前不推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其最新裁决,该公司将考虑包括将电池业务撤出美国在内的所有选择。该公司一名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SK创新已经在咨询相关专家,讨论从美国撤出电池业务的具体方法。“我们正在考虑将美国的电池生产转移到欧洲,或者中国,这将花费公司数百亿韩元的费用。”最近半年,S...[详细]
“我们正考虑将美国电池业务迁到欧洲或中国。”...[详细]
3月29日,蜂巢能源遂宁2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正式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71亿元,占地面积约725亩,将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是遂宁经开区引进的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40亿元,不仅能够推动蜂巢能源创新型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还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开工奠基仪式现场重申了蜂巢能源选择在遂宁建立动力电池工厂的主要原因:一是...[详细]
从节能减排到电动化成为大势所趋,如今汽车触电已是社会性话题。无论各车企战略规划与研发方向的殊途同归,还是各国日益收紧的排放政策,都将最终目标指向了纯电以及碳中和。当然,“油变电”没法一蹴而就,技术、产品、市场、基础设施都需要进化的过程。拿技术和产品来说,研发出油电混动系统并推向市场的车企,是与“电”握手的先头部队。下一步是把握手变成拥抱,普及插电式混动技术(以下简称PHEV)与相关车型。先头部队之一的...[详细]
多位锂电设备企业高层对高工锂电表示,目前能够明显感受到欧洲电池企业对中国锂电设备的兴趣度提升,国产锂电设备进入欧洲供应链将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3年会迎来需求爆发。...[详细]
如果大众定义了方壳电芯的尺寸,接下来类似SKI和LG,是否也会在自己的叠片工艺基础上,购买方壳来做方壳叠片,类似之前蜂巢提的那样,其实差异也没那么大?...[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