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发布采购项目,招募精准供应商 3个工作日后,获取由盖世汽车整理的供应商清单
获取配套商机,在线申请采购项目 完善公司资料,让采购商深入了解我的生产能力
4月3日,据外媒报道,保时捷研发总监Michael Stein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品牌将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为其未来的车型生产高压电池。Michael Steiner表示,现有的电池供应商都会把重点放在提高产量上,而会忽略更加专业化的需求(例如保时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保时捷可能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适合自己需求的电池。相关信息显示,保时捷正在与电池初创企业Custom Cells合作,通过合资企业Cellforce来生产专门的电池。Custom Cell...[详细]
3月31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3批),共有55款新能源乘用车入选。在电池配套方面,LFP电池车型26款,占比47%,三元电池车型28款,占比51%,锰酸锂电池车型1款。其中,宁德时代(13款)、合肥国轩/江淮华霆(4款)、蜂巢能源/一汽大众(3款)、中航锂电/弗迪电池/瑞浦能源/亿纬动力/南都鸿芯/上汽大众(2款)配套车型数量靠前。在本批目录中,乘用车的电池配套情况有以下特点:A00级车型增多 对标...[详细]
在政府至少61亿欧元(73亿美元)的支持和一年内10倍于此的投资计划推动下,争夺欧洲电池业务冠军的竞赛正在展开。而参赛者包括瑞典初创公司Northvolt、英国初创公司Britishvolt和法国的Automotive Cells,以及特斯拉和大众汽车集团。随着大众、Stellantis和宝马计划推出新车型和提高产量,今年欧洲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可能达到190万辆。包括沃尔沃、捷豹和宾利在内的一些品牌计划只销售电池驱动的汽车,...[详细]
进入2021年,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开工、签约的消息不绝于耳。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1年一季度,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20多个动力电池相关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高达1600多亿元,建设年产能超过350GWh。谋局TWh 时代,动力电池企业快马加鞭扩产从市场需求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是动力电池企业一季度快马加鞭扩充产能的最大推动力。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年2...[详细]
题图来自“外部授权”4月4日,据日经新闻报道,比亚迪最早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向其它公司销售车载电池,该业务不排除有单独上市的可能性。目前,比亚迪正在尝试扩张自身的电池业务:不再简单地只为自有车型提供,而是向其它公司出售。具体细节尚不清晰,仅知比亚迪将由子公司弗迪电池向其他公司提供开发的车载锂离子电池。扩展电池业务或许来源自比亚迪自身的经营压力。3月29日,比亚迪对外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财务业绩报告。数据...[详细]
在4月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苹果宣布将在加州北部的太阳能发电厂建设储能设施California Flats,能够储存240MWh电量,可提供7000户家庭一天所需的电能。对比特斯拉在澳大利亚南部可以存储193.5MWh电量的“Big Battery”,苹果的储能设施可能不仅是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苹果并未在官方新闻稿中明确特斯拉作为供应商,但The Verge找到了一份苹果公司递交给当地政府的文件,其中显示苹果的储能设施使用了85个特斯拉Megapack储能电池...[详细]
德国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在上海举行了年度新闻发布会,介绍其大中华区2020年财务业绩及2021年业务布局。2020年朗盛集团的销售额为61.04亿欧元,常规业务范围内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8.62亿欧元,处于预计范围的上限。对于2021财年,朗盛满怀信心,并预计众多客户行业将迎来复苏。公司预估其常规业务范围内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将在9亿欧元至10亿欧元之间。朗盛亚太区总裁钱明诚表示:“中国是朗盛稳健发展的重要市场,也是疫情期...[详细]
“我们拥有独特的地位,可能成为英国能源业中的冠军。”...[详细]
日产表示,2025年实现无钴电池的前景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证实。...[详细]
现有的电池供应商正把重点放在产量和成本目标上,而更专业化的需求被放到了一边。...[详细]
根据第一电动研究院统计,2021年2月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装机数量达116,409台,环比下滑33.1%。但由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大幅下滑,因此同比暴增了795.4%。分车辆类型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共配套11.33万台,占比为97.3%,比例再提升了约一个百分点;为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量占比分别为1.7%和1.0%。电机类型来看,交流异步电机共配套10,501台,其中10,437台在乘用车领域,主要配套车型...[详细]
一汽大众将向特斯拉购买新能源积分三名知情人士透露,一汽大众同意从特斯拉购买新能源积分,以帮助符合中国的环保规定。这是两家公司在中国达成的首笔此类交易,突显出大众在转变为电动汽车领先者时任务艰巨。本田将于4月5日恢复北美工厂生产4月1日,本田汽车表示,将于4月5日恢复北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工厂的正常生产。从3月22日起,本田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汽车工厂都受到了减产影响。福特和马恒达结束在印度所有项...[详细]
这是LG化学电池部门第一次在与SK的多个法律纠纷中失利。...[详细]
Rivian提供的电池组保修期为8年/17.5万英里(约18.9万公里),保修范围包括电池组内的所有部件。...[详细]
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苛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法规,舍弗勒正通过实际行动为实现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在商用车领域,舍弗勒不断拓展电驱动产品范围,助力商用车电气化发展。日前,舍弗勒在该领域斩获了新的电机及混动模块量产订单,体现了公司在电驱动领域战略的成功。舍弗勒在商用车领域斩获了新的量产订单,将从2023年开始向一家领先的卡车制造商提供电机产品。该款电机将成对搭载于电池驱动车型上,电压为800V,...[详细]
MIT发现新电解质,或使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至420瓦时/公斤,从而延长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详细]
在储能市场逐步启动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持续加强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完成了采用低锂耗技术、长电芯循环寿命的电芯单体和相应系统平台产品的开发。此外,宁德时代正在筹建对标国际一流的21C创新实验室,将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储能材料化学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更多未来新能源应用领域。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储能以及未来能源领域的技术布局,从专利中也可窥一二。3月26日,宁德时代公开了3项“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详细]
该公司正在考虑将美国的电池生产转移到欧洲,或者中国。韩国SK创新(SK Innovation)于本周二表示,如果美国总统拜登在4月11日前不推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其最新裁决,该公司将考虑包括将电池业务撤出美国在内的所有选择。该公司一名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SK创新已经在咨询相关专家,讨论从美国撤出电池业务的具体方法。“我们正在考虑将美国的电池生产转移到欧洲,或者中国,这将花费公司数百亿韩元的费用。”最近半年,S...[详细]
“我们正考虑将美国电池业务迁到欧洲或中国。”...[详细]
赢创推出硅碳复合材料Siridion®Black,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该材料通过增加能量密度并提高快速充电能力和能效,使电池动力更强。...[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伟世通(Visteon)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无线Ultium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首次亮相于2022款GMC悍马EV,并于2021年年末投入生产。此外,通用其他采用Utlium的车型可能也会采用此项技术。通用第三代电动车平台及Ultium电池;图片来源:通用中国大多数车载锂离子电池采用传统有线电池管理系统,即通过铜线连接电芯的方式对电池充电状态及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但这种...[详细]
研究人员发现,自1991年首次投入商用,该类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了97%。这一数率远高于以往分析值,可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成本下降趋势相媲美。...[详细]
如果大众定义了方壳电芯的尺寸,接下来类似SKI和LG,是否也会在自己的叠片工艺基础上,购买方壳来做方壳叠片,类似之前蜂巢提的那样,其实差异也没那么大?...[详细]
3月29日,广汽埃安AION Y正式发布预售价格,五款配置预售价为10.59-14.99万元。新车搭载最大功率为135kW的电动机,并提供三种续航版本,分别为410km、500km、600km,将在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中正式上市。广汽埃安AION Y最早在去年广州车展正式发布亮相,新车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也是AION系列尺寸最小的产品,不过车内空间可达到B级SUV水准。紧凑SUV却堪比两厢Kcar外观方面,广汽埃安AION Y定位为一款紧凑型SUV,但其造型看上去...[详细]
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落地之前,3月29日,长城汽车首次面向氢能产业发布了未来50年的氢能战略部署。据长城汽车官方消息,长城汽车氢能战略涉及 “研—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同时,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车载储氢技术和氢安全技术,长城汽车致力于提供一套高性价比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图片来源:盖世汽车对于未来50年氢能发展,长城汽车将发展愿景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1-2025年,...[详细]
3月29日,盖世汽车获悉,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亿华通)和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 丰田)在中国正式成立推进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事业的合资公司,即“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FCTS),目前已签订合约。图片来源:丰田汽车据悉,亿华通、丰田及其他4家汽车厂商于去年8月共同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FCRD),此次新公司FCTS将生产及销售FCRD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并于202...[详细]
未来的光伏电池可能“穿”在衣服上,置于汽车上,甚至可以出现在海滩雨伞上。...[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开发更具可持续性的锂离子电池,以提高存储和电能输送的效率。最近,研究取得成果,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新型3D打印电池,可使用由植物淀粉制成的电极以及碳纳米管,可为移动设备提供更环保、容量更高的电源。锂离子电池轻巧、结构紧凑,且可承受多次充放电循环,非常适合在多种设备中使用,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手表和电动汽车。像众多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正极通常...[详细]
研究人员提出一系列无钴正极材料,并验证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详细]
当锂离子移动太快,电池中的石墨颗粒无法捕捉到锂离子时,就会发生锂析出。在充电过程中,这可能导致电池着火或爆炸,因此使充电速度受到限制。...[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大学堂-公开课 英文资讯站 热门内容 数据报告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