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汽车制造商都着眼于中国和印度这两大汽车市场,捕获快速增长的份额。毕竟,相对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不景气,中国稳居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印度则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一个新的市场悄然出现当各厂商在中国和印度市场一决雌雄,一个新的市场不为人知地出现了。请允许我快速地形容一下这个市场–人口超过6亿、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333万亿美元)、汽车普及率高达个位、进出口需求普遍供不应求,汽车仍然是...[详细]
上文:德勤:汽车经销商成本管理的“收”与“放”(1)德勤:汽车经销商成本管理的“收”与“放”(2)德勤:汽车经销商成本管理的“收”与“放”(3)盈利模式创新是确保成本管理可持续性发展之基础目前,相比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销商,中国经销商仍属于偏前端驱动型,即以新车销售为利润主驱动力。因此,利润会随外部环境波动,受新车销售利润影响较大。德勤《2012年卓越经销商标杆》数据表明,中国汽车行业标杆经销商平均前后端毛...[详细]
德勤:汽车经销商成本管理的“收”与“放”(3)...[详细]
上文:德勤:汽车经销商成本管理的“收”与“放”(1)新车销售业务流程之营销成本管理对策在新车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营销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营销人员和营销费用的管理。其实从去年市场行情低迷开始,不少经销商就已经提出“精兵简政”、“苦练内功”的经营思路。然而,在必要开支无法缩减、同业竞争加剧同时对销量又有一定要求的背景下,营销支出能够缩减的幅度有限。对于营销成本支出,我们有...[详细]
受全球经济形势动荡的影响,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面临增速放缓、通胀上行等多重压力。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曾经火热的车市告别了高歌猛进的黄金十年,正逐步理性回调至“微增长”阶段。尤其对各级汽车经销商来说,乘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开源节流的成本管理是经销商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汽车经销商运营现状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经销商百强统计分析,与2011年相比,2012年处于盈利状态的中国百强汽车经销商的数量下...[详细]
根据我国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该规划还制订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目标:到2015年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届时年产能达200万辆。而实际情况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旧较低。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逾万辆,分别为12552辆和...[详细]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9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小幅升降。一、国产汽车价格稳中有升9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上涨0.57%,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27%,乘用车与商用车价格走势分化。乘用车价格延续下行,环比下降0.10%,比去年同期上涨1.75%。其中,基本型与运动型乘用车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08%和0.07%,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3%和3.44%;微型客车价格与上月持平...[详细]
2012年我国实现汽车销量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考虑到该销量基数已经很高,而且宏观经济增速有放缓之势,今年初,很多人预测今年车市增速将在个位数水平。不过,过去的前三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却总体实现了两位数高增长。1-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3.84万辆和1588.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2.7%。其中乘用车产销1292.71万辆和1284.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4.0%。第四季度,即便销量零增长(即和去年第四季度一样为...[详细]
今年前8月汽车市场的增长超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预期,年初许多人预测今年车市的增长将延续前两年的低迷。尽管如此,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难言乐观,空气污染备受国内外舆论压力,城市拥堵从大城市开始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除此之外,汽车行业可能存在的纵向垄断以及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也让政府盯紧了汽车行业。2013年关于汽车减排和控制汽车总量和使用的政策密集出台,其中影响较大的全国性政策包括:7月开始实施商用车国四...[详细]
踏入车市传统的销售旺季,9月消费者购车意愿增强,加上多地车展提振人气,经销商加大促销力度,整体市场意向、订单环比均大幅上升。厂家加大批发量,终端零售情况良好,库存快速消化,本月库存深度有所下降。"金九"唱响促销主旋律汽车行业咨询公司威尔森近日公布9月乘用车终端景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整体市场的订单指数和意向指数都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长分别为11%和12.4%,同比增长达到13.1%和15.2%。从区域来看,华...[详细]
随着一二线城市汽车市场的日趋饱和,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更低级别的市场,其中县级市场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潜在增长点,也是厂商下一步重点需要研究的课题。中国有364个县级市及1600多个县,以每个县级市城区/县城10万人口粗略计算,县级市城区/县城人口就达2亿,如果仅以4%的汽车渗透率保守推算,县级市城区/县城汽车保有量也达800万辆。现在就着手研究县级市场将可能帮助厂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那么县级市场消费者的汽...[详细]
上文:提高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的投资回报率(上)在数字营销中加强针对性的成功三要素三大原则推动数字营销取得成功。原则1:事先弄清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有效的“意图营销”是指将数字信息同客户购买理由对应起来,这需要识别每一个体的动机和实际状况。通过数据收集,如客户搜索网站的路径、做出响应的接触点、以及对品牌的熟悉程度等,我们可以实现这一方法。整个过程以数据收集开始,然后生成预测性结果。将与预测结果相关的内容放...[详细]
随着市场粗放化增长阶段和渠道跑马圈地扩张的渐趋尾声,市场开始步入深水区。行业新的一轮调整和升级即将启幕,提示我们需要转变过往的分析思维。国内车市粗放化增长的阶段正在逐渐完结。一方面,市场一边倒的时代即将结束。新车型上市哑炮、新店开业惨淡无法延续而关门越来越频见,并已成为普遍性的风险。钱荒、债压夹击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力不从心和逐渐抽身,日子难过的车企开始增多,退市整合也不再是空话。凭借着各级政府采购...[详细]
作者任职于某跨国汽车公司,曾任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中国SUV 市场已经火了将近五个年头了,SUV 销量对乘用车总销量的占比从 2007年的8.7%一路飙升到2013 年上半年的 22.6%。这一波SUV 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美国在 1990 年~1996年也经历过,美国在七年间 SUV销量占比从 9%直线上升到26%,只不过,中国的前进步伐比美国要快一些。中国SUV 风靡的速度比美国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跟风”程度中国一向不落后于任何国家,...[详细]
汽车行业内各主流品牌都意识到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围绕品牌自身拟定和发放了各类满意度评价体系、指引文件和考核政策,并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各项内容通过贯标、宣导和考核等工作进行强化,同时,不断借助包括新华信等第三方公司进行日常表现的监控,细化KPI内容、强化过程管控,以期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工作修正。最近几年,面对网络快速扩张导致的渠道经销商管理和改善能力的不足,大部分厂家也开始借助驻店辅导方...[详细]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增长,中国市场必将成为全球汽车Telematics和个人导航设备(PND)的最大市场。为迎合消费者对汽车互联和Telematics服务的需求,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在汽车上嵌入这些电子化产品组合。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针对中国汽车导航和Telematics服务市场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整车企业和PND制造商的合作下,一个低成本导航时代将会到来。同时由于高端智能手机在中国的不断普及,基于手机的Telematics将会成为主流。就整个导航...[详细]
从老三样独步天下,到百花齐放,百车争鸣,我国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同时,市场也在出现深刻的变化,品牌竞争加剧,以80后为消费主力的新购车人群基数不断扩大,现有车主的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在快速释放,他们无疑会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中国独特的经济和地理环境,中央和各地的汽车消费政策,环保节能的社会发展趋势,都对产品研发提出了挑战。各车商之间的营销竞争日益演变为产品研发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各品牌的新车型...[详细]
GfK是总部在德国的全球最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汽车研究业务是GfK最大的业务之一。基于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的研究经验,GfK汽车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汽车研究团队之一, 与中国市场的主要汽车厂商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超过60位可提供全面研究服务的研究人员遍布北京、上海和广州公司, 致力于多种汽车研究类型: 用户研究,产品研究,实车展示,定位研究,价格测试,配置研究,品牌及沟通,满意度,渠道考核/神秘顾客等。 运作执行范围覆盖到全国各主要城市,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详细]
据J.D. Power亚太公司9月26日发布的2013 中国新车轮胎满意度 研究SM(NVTSI)显示,对新车轮胎感到非常满意的消费者在更换轮胎时很可能再购买该品牌。研究基于四个因子(外观、耐用性、轮胎行驶和摩擦力/操控性),衡量车主在12-24个月拥车期内对于新车轮胎的满意度。品牌排名是基于消费者新车所配的轮胎品牌的满意度。研究发现,新车轮胎的高满意度能够为经销商带来更多的售后业务。与新车轮胎满意度低的车主相比,满意度高的车主...[详细]
自2011年以来,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增幅渐缓,而二手车销量飞速攀升。二手车市场受到了来自汽车厂商、经销商和其他汽车流通领域的投资者的重视。如何理解二手车市场对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价值?中国二手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如何理性看待二手车市场的风险与机遇?本文客观分析了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现状,借鉴国外成熟二手车市场的经验,为读者全面揭示了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并提出了积极稳妥开发二手车市场的建议。一、二...[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