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与外企合资的往往不是顶尖的重卡企业,而顶尖的重卡企业对外合作都不是采取合资的方式。...[详细]
如果长安兼并哈飞昌河成功,除了有可能拿到中国汽车行业第二的光环之外,还将面临一大堆棘手的问题。三家都是以微车起家的车企,核心业务相近,产品线相似度高,销售渠道也存在重叠,且不说管理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人心整合等深层次问题,仅是产品、渠道等浮在面上的东西,就够长安头痛一阵子了。...[详细]
国家加强对稀土等资源出口的控制自然是很必要的,但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而言,加大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整体的产业能力升级,在外资企业之前,率先掌握定价权并抢占市场先机,这样才是发挥中国原材料优势的根本之道。...[详细]
几乎半数的国内汽车企业都开始生产或研发涡轮增压发动机。除去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之外,对于车企来说,更现实的驱动力在于消费税、购置税等国家相关政策。小排量、大功率,既满足了较大车身平台对发动机的动力需求,又能享受国家鼓励小排量车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如此一举两得,“涡轮增压(Turbo)时尚”,车企自然趋之若骛。...[详细]
核心提示外资正更多地是通过一些“看不到”的方式,如输出管理或技术等,扬长避短,向中国微车市场渗透。【要闻回顾】近日,有消息称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与大发工业株式会社联合生产的森雅多功能车正式换用一汽标,品牌名将由“一汽大发”改为“中国一汽”,而产品名称也将由“大发森雅”更改为“一汽森雅”。换标后的森雅将成为“一汽微车”战略的一部分。而在7月,甘文维和通用中国高层一行在南宁受到了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详细]
在印度,铃木是发展得最好的外资汽车企业;但是在中国,铃木虽然是最早进入的合资品牌之一,却高开低走,“诸事不利”。有媒体不客气地指出:铃木在中国,小型车的技术、营销网络,乃至服务等方面都落后于对手。但如果深究其根本,你会发觉铃木“诸事不利”的深层原因并是以上的这些表象,甚至已经不是产品问题了,而是铃木品牌本身在中国市场上的定位迷失。 ...[详细]
至少在可以预期的十年内,电动汽车要想投入实际应用,走向市场化实现量产,并不太现实,而现在国内一些整车厂一辆又一辆地搞出电动汽车,更多地只有象征意义。而汽车的发展还将沿着:油电混合>Plug-in>纯电动汽车的顺序逐步推进。...[详细]
核心提示:欧洲商务协会汽车制造委员会主席大卫·托马斯(David Thomas)近日表示:“我们希望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能在夏季扭转目前的形势,但需密切监控以确保措施奏效。正如俄罗斯对汽车业十分重要一样,汽车业对俄罗斯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要闻回顾】欧洲商务协会8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俄罗斯新车销量年比下降58%至115,483辆,降幅大于6月的56%。2009年前7个月新车累计销售879,144辆,年比下降50%。此轮销量下滑趋势...[详细]
如何找到各方共同关切的技术需求点、建立互信,是“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必需解决的问题。...[详细]
根据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昨天(10日)正式启动。如果有人硬要将中国的“以旧换新”跟美国的“旧车换新”生硬地放在一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美国是针对环保型轿车,而中国则是针对商用车。单就这项政策而言对车市撬动作用有限。 ...[详细]
关于通用出售欧宝的消息之多,反反复复。如果你平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事态的原委,你会发现,出售欧宝,或许只是通用为搏得政府支持获取融资而一手导演的公关大戏。...[详细]
8月3日,庞大汽贸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去年年底就已向证监会递交了集团上市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庞大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上市。如果庞大汽贸上市成功,将成为中国首批上市的汽车流通企业。上市所融得的大量资金,将使得庞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扩张4S店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庞大汽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收购多家4S店,4S店数量到年底预计达到300家,成为全国性经销商集团。相关新闻阅读:庞大汽贸收购多家4S店 年底前有望上市【...[详细]
汽车“以旧换新”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善环境?汽车“以旧换新”真能提升新销量吗?美国政府还要继续推行“以旧换新”?...[详细]
比亚迪用“安全五星”作假宣传,C-NCAP是否知情?如果是知情而沉默,整个事件就很耐人寻味了。 ...[详细]
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建议,美国政府可能从今年 9月开始,连续三年对来自中国的进口轮胎加征最高55%的特殊保障关税,而目前正常的关税水平是3%左右。由我国橡胶工业协会和国内轮胎生产企业等人员组成的一个民间游说团已于8月3日奔赴美国,针对美方“对中国轮胎产品连续三年加征高额关税”一事进行抗辩和申诉,同时他们还将参加美方8月7号就此案举行的听证会。近两年中国制造的轮胎40%左右出口,其中三分之一出口到美国市场...[详细]
随着车市的火爆,国内诸多车企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产能扩张之路。仅7月30日一天,就有东风日产、奥迪和上海大众3家企业传出扩产消息,而近一个月来,宣布产能扩张计划的乘用车企已有10多家。(相关阅读:2009年国内车企产能集体扩张备忘录)业内专家与媒体已经开始担忧明年汽车行业将出现产能过剩,呼吁车企不要盲目扩产。【要闻点评】汽车企业扩大产能是大势所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汽车产业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大规模生产是汽车企业的...[详细]
近日广汽集团再次出手,此次重组的对象是吉奥汽车。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的框架性协议。“目前双方处于热恋中。”吉奥汽车董事长缪雪中在电话采访中向媒体证实了这种说法。7月30日,据一位接近吉奥的人士透露:广汽与吉奥已经达成初步共识,吉奥以萧山基地作为固定资产投入,广汽方面则投入等价资金成立合资公司,各占50%股份,管理团队仍主要保留吉奥原有班底,广汽则为新公司提供管理支持;双方的目标是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和水平...[详细]
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23日宣布,首席执行官魏德金已经离职,这意味着大众收购保时捷的最后障碍已基本清除,两家公司将顺利合并。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表示,收购后控制大众和保时捷的皮耶希和波尔舍家族将持有新公司近51%股份,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将持有20%股份,来自卡塔尔的主权基金将持有约17%股份。“保时捷”将成为大众汽车旗下第10个汽车品牌。其他9个品牌为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西特、斯...[详细]
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奥迪计划在今年9月份在中国开设一家的新工厂,新工厂投资达10亿人民币,产能设计10万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副总经理张晓军证实了此消息,并称新工厂采用奥迪全球柔性化生产线,理论上可以生产所有奥迪车型。他还透露最先引入生产的两款车型将是奥迪A4L和Q5。目前,奥迪官方虽未正式公布其在中国的具体建厂计划,但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出种种消息,新的奥迪工厂将在长春一汽产业园区内建设。且与此前不同的是,奥...[详细]
最近,有两条新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对读起来甚有意思。一条是比亚迪首款,同时也是中国自主品牌首款硬顶跑车S8上市。比亚迪也终于加入了在国内市场仅有兰博基尼、保时捷、法拉利等豪华品牌参与的“硬顶跑车俱乐部”。而这款“中国第一硬顶跑”,采用的是2.0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03千瓦,百公里加速高达14秒!另一条新闻是印度首艘核潜艇“歼敌者”号下水。印度也好不容易挤身了之前仅有美俄英法中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的“...[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