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斯凯孚SKF线上展示厅—2024北京车展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C Talk | 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CEO马迪斯·青克:中国,是我们想要扎根的市场
发送
C Talk | 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CEO马迪斯·青克:中国,是我们想要扎根的市场
盖世汽车 周晓莺谭璇 2023-11-15 07:00:00

C Talk | 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CEO马迪斯·青克:中国,是我们想要扎根的市场

C Talk | 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CEO马迪斯·青克:中国,是我们想要扎根的市场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谭璇

“从今天或者这十年来看,舍弗勒可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型。”在盖世汽车最新一期C Talk高端系列访谈中,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Matthias Zink)先生如是说到。

目前,舍弗勒正在加速向全新的移动出行转型,重点关注两大领域——低碳驱动和底盘应用,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从电驱动领域来看,2022年,舍弗勒在电驱动领域新增50亿欧元订单,自2018年以来在该领域累计订单额达到了160亿欧元

在这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舍弗勒对创新的坚持和探索。

“创新是一切的开始。”马迪斯·青克在访谈中坦言。“舍弗勒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创新,所以我们要提供创新产品,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谁能提供电驱动技术快速充电技术,以及新的移动出行技术,谁就能够被选为供应商。

而这也是舍弗勒自1978年开始、坚持不懈地举办四年一届的技术研讨会的目的。他表示,“我们想向客户展示创新技术,并就未来的产品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本次研讨会上,舍弗勒展示了面向重型卡车的电液助力转向系统(e2HPS)可变阻尼减振系统VDS),以及自动驾驶出租车等低碳驱动、底盘应用以及未来移动出行技术

创新不仅是一切的开始,也是解决难题的最佳方式。因此,舍弗勒才能如此游刃有余地应对产品性能创新和成本、市场份额和利润等艰难选择。

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转型和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和转型的主阵地,中国汽车市场变化之快令人侧目,中国汽车工业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马迪斯·青克在采访中感叹道:“如果回想一下十年前中国本土企业与全球企业竞争的情形,再看看现在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我不得不说,我非常钦佩中国OEM的发展方式,非常敏捷、快速且具有创新性。”

因此,对于舍弗勒来说,中国绝不是一个试验场或测试场。舍弗勒认为必须扎根于此,向中国市场学习。

在“全球统筹,本土运营”全球战略的指导下,舍弗勒多年来不断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战略。舍弗勒在中国拥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九座汽车工厂和完整的价值链,本地化率超过95%,拥有自制的特殊加工设备和模具中心

凭借这些优势,舍弗勒在中国市场拥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不过,舍弗勒并不会止步于此。马迪斯·青克指出,从研发,到工厂以及本土供应链,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

随着中国电动化加速转型,中国汽车产业也开启了“新航海时代”。中国车企“出海”势头正盛,对于拥有全球化布局的舍弗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马迪斯·青克坦言,“如果中国车企想要在全球市场中保持中长期竞争力,就意味着要进行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建设。我们已经为此做好准备。”

在本次访谈中,马迪斯·青克还谈到了舍弗勒近期备受瞩目的战略性决策——向纬湃科技发出收购要约。“在当前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的动态调整期会出现大量的并购活动,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他指出,向纬湃科技发出收购要约对双方而言是一种能力互补,将进一步增强舍弗勒在电子和电控领域的能力,“也将是我们电驱动及未来移动出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舍弗勒在10月份公布收购要约时所说:“通过此次业务合并,一家拥有四个重点部门、营收约为250亿欧元的领先移动出行技术公司将诞生。”

以下为访谈实录:

以创新为利器,积极拥抱电动化和智能化

周晓莺:舍弗勒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公司,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舍弗勒目前的核心业务,尤其是汽车科技事业部的业务吗?

马迪斯·青克:从今天或者这十年来看,舍弗勒可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型。我们正在向全新的移动出行转型,向电驱动转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时代。

周晓莺:对于转型,舍弗勒目前的具体策略是什么?

马迪斯·青克:从我负责的汽车科技事业部来看,我们有两个重点关注领域。其中一个是低碳驱动,包括电驱动。另一个是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底盘产品。这就是我们目前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

周晓莺:这贴合了汽车行业目前的主流趋势——电动化和智能化。那么舍弗勒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马迪斯·青克:我们有非常创新的产品,特别是在电驱动领域。创新就是一切的开始。我们的订单量很好。例如,我们在2022年获得了50亿欧元的新订单(电驱动领域),这是对我们战略的巨大肯定。我们不仅提供电机,也提供电驱动桥产品。我们将在2025年投产首个电机控制器。总之,我们在电驱动领域非常成功。

周晓莺:舍弗勒目前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马迪斯·青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全球范围内,或者说在全球汽车市场背后,围绕内燃机开展的业务仍然很多。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迅速向电动化转型。

那么问题是:我们采取怎样的战略?内燃机产品还要保留多久?何时向新产品转型?我们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保持技术中立。我们关注所有不同的市场,与所有的客户进行互动,就像我们在研讨会上做的那样。然后,我们努力在所处的每一个业务领域进行创新

周晓莺: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即使宏观趋势是确定的,但市场是非常多样化的。如果我们从全球市场来看,欧洲、美国和亚太市场,舍弗勒如何适应不同的需求?

马迪斯·青克:是的,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因此,我们注意到,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实施全球资源配置战略,他们将内燃机业务转移到印度、巴西和东南亚。

我们在所有这些市场都设有工厂和研发团队,因此我们只需跟随这一战略即可。

就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来看,比如欧洲地区制定了“绿色协议”政策,甚至计划从2035年开始禁售内燃机新车,所以在欧洲,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电驱动业务上。美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非常热衷于电动汽车,但大型和重型SUV依然存在。而中国则非常积极、迫切地向电动汽车转型。我们就是这样分配资源和开展业务的。

周晓莺:今天,由于行业竞争,一些项目实际上无法轻易维持高利润。如果必须做出选择,市场份额和利润哪个更重要?

马迪斯·青克:都重要。我想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周晓莺:但有时必须要做出选择,对吧?

马迪斯·青克: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放弃某个项目,因为它根本无法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做出贡献。但不总是非黑即白的,无论盈利能力还是市场份额,最好是两者兼得。我们非常清楚,我们必须获得投资回报。但正如我所说,由于我们高度垂直整合,我们有能力很好地管理我们的成本。即使与纯本地企业相比,我们有一些财务准则,要求我们不能继续某个项目,或参与某个竞标。但是,如果你有创新能力,能提供创新产品,有独特的竞争力,同时尽可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对任何项目来说,都不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周晓莺:我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我们也注意到,中国OEM越来越注重质量。他们需要找到创新卖点来赢得市场份额价格战不是一个好的竞争方式。

马迪斯·青克:这至少不是唯一的决策标准,对吧?

周晓莺:是的。

周晓莺:汽车行业的动态调整期会出现大量的并购活动,舍弗勒近期也向纬湃科技提出了收购要约,您能否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马迪斯·青克:是的,我想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尤其在当前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在最近几年或者过去十年里,行业里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交易。至少在我负责的汽车事业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收购,比如收购了一家电机设备制造商。三周前,我记得是10月9日,我们决定对纬湃科技发起收购要约。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纬湃科技是一家电子和电控系统开发商和生产商,这次收购是我们电驱动及未来移动出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收购要约的发出及之后收购完成,我们将形成技术互补,进一步增强舍弗勒在电子和电控领域的能力。目前,我们都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相关产品。但由于舍弗勒已经持有纬湃科技的大量股份,我们决定再往前走一步,发出收购要约。最终目标是拥有电子和电控相关能力。

周晓莺: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充舍弗勒的产品组合。

马迪斯·青克:是的。你会发觉,所有电子产品和软件方面的功能整合,都是未来必不可少的部分。

所以,并不是你从供应商那里买来控制单元,然后安装到电桥上就可以了。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系统集成。包括热管理、充电设备等,大量电子电气功能与机械和机电部件无缝结合。拥有电子电气相关能力至关重要,这是一种战略性决策。

周晓莺:我们注意到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马迪斯·青克:完全正确。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本地化率超过95%

周晓莺:作为一家全球企业,舍弗勒一直践行本土化战略,能否介绍一下这一战略的具体情况?

马迪斯·青克:我们称之为“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舍弗勒成立于德国,总部也设在德国。但一直以来,我们给予各区域许多鼓励和授权。比如,我们在中国就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

我们在中国拥有九座汽车工厂和完整的价值链,本地化率超过95%,拥有自制的特殊加工设备和模具中心。凭借这些优势,我们就能在不同区域和市场上拥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这无疑是一个先决条件,尤其在中国市场。

周晓莺:中国汽车市场历来讲求速度,但除此之外,中国本土OEM对产品性能创新和成本都有更高的要求,舍弗勒如何从中取得平衡?

马迪斯·青克:这是个好问题。

首先,归根结底是竞争力的问题。我们当然要有竞争力,但在汽车行业,我们在成本方面也要有竞争力。舍弗勒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创新,所以我们要提供创新产品,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希望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提供满足未来需求的产品

当然,竞争是激烈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谁能提供电驱动技术、快速充电技术,以及新的移动出行技术,谁就能够被选为供应商。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竞争,也是关于成本的竞争。创新方面的竞争同样具有挑战性,这正是我们举办技术研讨会的目的,我们向客户展示创新技术,并就未来的产品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这可能是竞争带来的好的一面,但它仍然是竞争。我们会正视竞争,并接受挑战。

周晓莺:是的,没错。我们看到,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新技术的创新领域。这是一个试验场。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马迪斯·青克:对我来说,我曾经有幸在中国工作超过两年,中国实际上是最具创新性的市场。如果我回想一下十年前中国本土企业与全球企业竞争的情形,再看看现在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我不得不说,我非常钦佩中国OEM的发展方式,非常敏捷、快速且具有创新性。

因此,对我们来说,中国绝不是一个试验场或测试场它就是我们想要扎根的市场。当我来到中国时,我不是来给员工提供建议或者指导的,而是来向这个市场学习的。我们在中国看到这些本土品牌电动汽车,看到上面采用的信息娱乐系统,其便利性和观感品质等,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周晓莺:我们目前正在苏州参加舍弗勒的技术研讨会,今年带来了什么样的创新解决方案和产品?

马迪斯·青克:我们展示了两个重点领域的创新产品,也就是动力总成和底盘应用,包括底盘执行机构,以及新的移动出行技术,还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我们展示了电机创新产品和电驱动桥创新概念。

我们展示了后轮转向系统,也是全球首个同类产品。我们几周前在中国为本土OEM启动了产线。

我们还展示了线控产品,完全是全新的人机界面,无需方向盘。

周晓莺:没有方向盘。

马迪斯·青克:是的,没有方向盘。你可以用摇杆来开车。

此外,我们还带来了许多试驾车辆。我们展示了可变阻尼减振系统(VDS)。我们还展示了面向重型卡车的电液助力转向系统(e2HPS)。所以,完全可以称此次技术研讨会为一场创新盛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有近700名客户参与其中。所以说,这将是一个大型的创新盛会。

周晓莺:舍弗勒本地研发团队是否有一些自主研发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全球市场?

马迪斯·青克:我们有一些案例,包括技术发明、创新和产品开发最初都是在中国完成的。例如,用于人员运输的Mover技术、自动驾驶出租车技术等,也就是动力传动和线控相关的技术。我们中国团队开发了e2HPS,面向重型商用车的电液助力转向系统。我们还在开发可变阻尼减振系统(VDS)并获得了第一个客户项目。这充分说明,我们在中国的团队了解本土需求,从而能够成为客户的供应商,并得到充分授权和鼓励进行自主开发,甚至技术发明。而且我们还将这些产品应用到世界其他市场,这也是中国团队进行主导开发的例子之一。

周晓莺:舍弗勒早在20多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市场持续投资。舍弗勒会继续在中国市场加大投资吗?

马迪斯·青克:这点毋庸置疑。我们会加大投资,但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因为我们坚信中国仍将是体量巨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这里,还有许多创新技术在不断开发中,其速度和灵活性令人赞叹。我们必须要扎根于此,并向中国市场学习。正如我在一开始所说,我们想要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尽可能加深本土化。因此,从研发,到工厂以及本土供应链,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

周晓莺:舍弗勒未来三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是什么?

马迪斯·青克:未来几年里,我们的业务主要聚焦在电驱动。另一方面,内燃机技术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包括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的应用。此外,自动驾驶、新的转向概念,再到线控技术也将是未来的主要战略重点领域。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些创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周晓莺:是的

全球化布局赋能中国车企“扬帆出海”

周晓莺:您亲身体验过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吗?

马迪斯·青克:今年我体验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上海车展期间,就在我们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体验了大约15辆不同的电动汽车,主要是本土品牌车型,这些车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今年六、七月份,我把全球汽车管理团队带到了中国,我们又试驾了一次。我不得不说,本地品牌不仅仅在信息娱乐系统、本地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同时,质量水平观感和外观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与国际品牌相比也有绝对的竞争力,我非常确信这一点。我的管理团队来到中国的时候也是相同的看法。所以在出差时,我总会开一开当地品牌的车型,以获得最前端的反馈。

周晓莺:谈到近期的IAA慕尼黑车展,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品牌,他们非常愿意走出国门,特别是欧洲市场。如果他们想进入欧洲市场,您认为他们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马迪斯·青克:我想中国OEM出海时肯定需要本地的供应链支持,我想这正是像舍弗勒这样全球企业的优势所在,因为我们拥有全球化的布局。

所以说,如果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全球,我们已经在相应的市场,在欧洲、美国、巴西以及东南亚都有布局。所以我们肯定会支持他们出海。他们已经具备了进入全球市场最起码的条件,包括品质和品牌认知方面,中国OEM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证等所有其他必备条件,我想他们也都已经具备了。然后就是在全球市场中如何保持中长期竞争力,这意味着要进行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建设。但我相信中国OEM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周晓莺:是的,当中国车企出海时,像舍弗勒这样的全球企业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无论是在本土布局、研发还是售后支持方面。

马迪斯·青克:当然。正如刚才所说,包括销售渠道和营销推广,他们都具有能力。剩下的就是与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我们已经为此做好准备。

卓越、激情、长远和创新

周晓莺: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人才的。我们知道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舍弗勒的人才战略是怎样的?

马迪斯·青克:这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挑战,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和人力资本来实施所有的战略和想法。

但我不得不说,我们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团队精神。我们在这里践行舍弗勒的价值观。总部也给中国的团队提供充分授权,包括我自己也这样做。我们对本土团队有非常高的信任,给他们很高的自由度。我们的本土管理团队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所以,大家都热爱在舍弗勒工作。再说回来,我认为如果你有创新文化,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舍弗勒就是如此。

因此,近20年来,我和团队都在密切关注人才问题。团队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也将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我们不担心对人才的吸引,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所需的速度壮大和提升团队。在中国,我们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做得很好。

周晓莺:我所接触的舍弗勒团队真的非常棒,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对创造价值和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抱有极大的热情。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马迪斯·青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卓越、激情、长远和创新,是我们一直强调和不断传承的四大核心价值观。让人非常称赞的是,我们的员工每天都在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我们的团队相互信任,紧密协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有机会通过参与新产品开发来发展自己的职业。我说过,他们可以在舍弗勒进行发明创造。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很大程度的自由度,团队也享受这一点。我们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愿意让员工发光发热,不断成长。

周晓莺:这对吸引人才非常重要。

马迪斯·青克:是的。

周晓莺:希望舍弗勒能继续在中国和全球取得好成绩。

马迪斯·青克:非常感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