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发送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盖世汽车 周晓莺雷云 2023-12-21 07:11:06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雷云

“以前我们叫“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现在我们叫“扎根中国,服务中国”(in China for China)和“立足中国,布局全球”(in China for Global)。” 作为全球排名第四的跨国零部件公司,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女士在谈及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定位时如是说到。

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麦格纳至今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拥有65家工厂,21家工程/研发/销售中心。从“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到“立足中国,布局全球”,是麦格纳中国应对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变迁的转变。

近年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上,中国车企奋辑前行,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进展显著。在吴珍看来,“中国现在的技术不再是一个追随者,而是一个引领者,尤其在智能化产品或者电气化产品方面。”

凭借着在技术上的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快速赢得市场的认可,其月度产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并朝着年销千万量级的目标靠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据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实现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预计达到940万辆。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图片来源:麦格纳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渗透,对于一家有着66年历史的出行科技公司而言,麦格纳无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过,吴珍自信地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因为麦格纳有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例如车身、座椅、进入系统/门锁(机电智能)、镜像以及ADAS等大部分产品在燃油车上和电动车上都需要。

吴珍坦言,“对我们来讲更重要的是,怎么样通过在技术上的组合,让产品更好地满足智能化趋势,同时满足电动化的应用需求。”

于是,在电气化方面,麦格纳依托动力总成领域的技术经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在整个电气化的产品上,麦格纳形成了从传统燃油产品到48V轻混、高压强混、插电混动再到纯电动的多元化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且覆盖了轿车、SUV乃至大型商用车等全应用场景。在智能化方面,通过收购维宁尔,麦格纳搭建起了从感知到基础软件,从摄像头到雷达系统再到整个域控的完整产品组合。

麦格纳的另一大机遇则来自于中国车企的“出海潮”。今年以来,借着智能电动汽车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扬帆出海,进军欧洲、中东等市场。

在这一赛道中,麦格纳凭借全球化的布局不但可以帮助国内主机厂客户提供符合不同地区市场要求的车型,还可以协助车企在当地建设及优化供应链体系。另外,我们具备整车研发及生产制造的能力,对前期没有投建产线或者是建工厂的车企,麦格纳在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的制造基地可以提供代工服务。

硬币总有两面,有机遇就有挑战。可以看到,在智能化与电气化浪潮交织而就的当下,各大车企不遗余力地卷配置、卷设计、卷续航……从年初打到年末的“价格战”便是最好例证。置身其中的麦格纳如何应对?又如何看待接下来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市场接下来三年的发展有何预期?在盖世汽车最新一期的C Talk高端访谈上,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女士给出了答案。

以下为访谈实录:

——从零到整,多元化赋能中国车企出海——

周晓莺:在汽车界,麦格纳是全球最多元化的零部件供应商,请问多元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珍:麦格纳确实是一个产品最多元化的一级供应商,从零部件产品线来看,由内到外,汽车主要的核心零部件我们基本上都能提供。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图片来源:麦格纳

例如,我们有车身结构件的部门,这个部门根据材质还分为了两个不同的部门,一个是金属相关的,我们叫卡斯马,它的产品含盖车身底盘、上车体、下车体;另一个是外饰部门,主要做非金属类别相关的车身部件,从前端模块一直到塑料后尾门,整个车辆的外部架构麦格纳都可以生产。

车辆四门两盖的锁,麦格纳做得也非常好,而且我们也有门模块的产品。进入到座舱内部,麦格纳还能提供座椅产品解决方案,从不同材料的分级,到座椅骨架,再到整椅,所有的技术能力我们都具备。

另外,在中国,麦格纳的内外视镜产品也非常受欢迎。当然,面对中国市场电气化的快速渗透,麦格纳也在与时俱进,推出了从传统的DCT到三合一的电驱系统。

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收购了维宁尔,极大地补充了我们在自动驾驶上面的产品和技术能力。

不仅如此,麦格纳真正比较特别的是有从零到整的能力,即不但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制造能力,还具备整车的工程能力和制造能力,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

周晓莺:今年中国整车出海热情高涨,您觉得中国的Smart EV产品竞争力如何?在中国车企出海的赛道上,麦格纳能够做哪些赋能工作?

吴珍:从产品的创新程度来讲,我觉得中国的Smart EV是有优势的。在2023年IAA车展上,国内汽车厂商发布展示的产品,给国外消费者的体验都非常不错。

在国内企业出海的过程当中,麦格纳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思路,而且我们有整车研发和代工的业务单元,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技术和产品。

比如,整车出海首先要考虑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车规级的要求,并进行车型的改造,这方面我们在中国、欧洲都有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可以帮助主机厂客户更快地提供符合当地市场要求的车型。

麦格纳还有一个强项是对当地供应链的建设以及供应链的优化。我们在全球有340多家工厂,大部分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六十几家工厂,并且具备零部件产品跨境服务的能力,如果自主品牌要做整车出口,不管是CKD还是SKD,国内工厂都可以快速提供帮助。

另外,如果主机厂要在当地建厂生产汽车,我们国外整个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和兄弟工厂也能够给国内客户比较快的响应和支持。当然,如果主机厂最开始不想去投一条产线或者是建一座工厂,麦格纳在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的制造基地可以为他们提供代工服务。

——电气化、智能化浪潮下,机遇多于挑战——

周晓莺:麦格纳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面对如今汽车行业向电气化、智能化的转型,麦格纳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吴珍:在电气化、智能化的浪潮之下,我觉得麦格纳的机遇还是多于挑战的。因为我们有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而且其中大部分的产品,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需要,例如车身、座椅、进入系统/门锁(机电智能)、镜像以及ADAS系统等等。

对我们来讲更重要的是,怎么样通过在技术上的组合,让产品不仅能够继续匹配燃油车车型,而且也能够适应智能化趋势,满足智能电动车的应用需求。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麦格纳EtelligentReach纯电动全驱技术;图片来源:麦格纳

从电气化来看,麦格纳组建了一个体量非常大的动力总成事业部,这个部门也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的DCT变速箱供应商。以这个为依托,我们做了很多新的产品研发。在整个电气化的产品上,麦格纳开发了与SUV、轿车甚至是商用车相匹配的电气化产品,包括三合一的电气电驱系统、模组等,而且基于模块化的供应,电驱里面所有的核心零部件,我们都可以分开来提供。

另外,通过持续加大在动力系统,尤其电气化产品以及智能化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方面的投资,麦格纳一直在强化产品和技术的整个能力。

周晓莺:在电气化的进程中,动力系统的多元化被广泛提及,麦格纳在这方面是怎样思考和布局的?

吴珍:其实,麦格纳提供电驱产品非常早,在2010年我们就给一个欧洲的主机厂提供电气化产品。过去三四年,欧洲、北美尤其是中国的电气化进程发展飞速。在这过程当中,我们注意到不同的主机厂有不同的采购战略,有些主机厂希望自己规划和组装整个总成,有些会委托供应商来生产。所以基于不同主机厂的不同采购需求,我们意识到需要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销售策略。

在产品的分类上,麦格纳首先做了一个突破。传统的方式要么提供单个部件、要么提供总成,麦格纳则先推出一个系统性的产品,然后按照平台化的思路做技术升级,并对这个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进行拆解。

当然,这其中的关键是麦格纳具备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此外我们还跟战略合作伙伴成立合资或者是战略联盟的形式,一起提供总成产品。例如,我们在上海跟华域成立了一家三合一的电驱公司,给大众提供三合一的总成,接下来马上会给北美和一个国内的主机厂提供新的三合一产品。

作为供应商,我们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要清楚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从产品本身来讲,我们强调平台化,因为这样才可以把产品的性价比做得更高。

周晓莺: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有哪些Know-how吗?

吴珍:智能化逻辑其实也是类似的,很多主机厂也强调全栈自研或者是对整个系统有更全面的掌控,比较少将整个ADAS系统全部交给外面独立的供应商来供应,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图片来源:麦格纳

当然,我们收购维宁尔之后,从感知到基础的软件,从摄像头到雷达系统再到整个的域控,我们基本上搭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从产品本身到软件的组合。

周晓莺:电气化和智能化覆盖的产品宽度特别宽,麦格纳都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匹配,在管理上是不是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

吴珍:对,我觉得你的观察非常精准。确实,跟随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尤其整个国内市场的快速变化,麦格纳内部的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我们现任的CEO是在2021年接任,在此之前他是我们的CTO,所以他对整个技术的理解和前瞻性技术的判断非常有优势。

麦格纳是一家非常重视运营和产品深度的公司,虽然我们有多元化的产品线、应用范围也很广,但是在广度之下一定要有深度。我们每一条产品线,从研发到运营到前瞻性的技术图谱,都会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足够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在这个技术领域内有独到的或者是前瞻性的技术竞争能力。

在过去两三年,我们做了很多跨事业部的技术研发与合作。例如,为了提升动力总成的效率,我们把动力总成和ADAS系统进行融合,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对路况的判断,提早对电机做一些指令,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能耗。同时,我们也在做自己的电子电器架构,目的是把我们所有的产品更有效地融合在一个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平台上,让产品之间的对话更有效率。

现在大家都在提可持续发展,对麦格纳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我的工厂少用一点电,或者是用绿色的电力来在取代传统电力,而是更多的通过设计和研发,让我们的产品在汽车使用生命周期当中能够更好的节能减排。

周晓莺:正是因为有整车的制造能力和经验,麦格纳可以更深维地去考虑系统之间的有效性,反过来可以给很多车企输出更好的Know-how。

吴珍:对,其实除了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或者是技术需求之外,我们也意识到作为这个细分行业的专家,我们应该更积极的给客户一些回馈。

比如现在谈论很多的前端模块,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在做或者想做,我们的想法是,把整个前车身的结构件整合起来做成一个更大的模块,包括Lighting、ADAS、空气动力学的进气格珊、保险杠、前盖等,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式去设计制造更有性价比的产品。

周晓莺:麦格纳有很多工厂,其实体现的是生产制造能力,在研发和前瞻技术的投入应该是非常多。

吴珍:对,麦格纳一直是比较低调的公司,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去宣传。回头看公司这60多年里的历史数据,我们在研发上面的投入非常多,而且有很多业界首发的技术,当然我们强调安全和世界级的制造水平,始终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放在首位。

周晓莺: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很多创新技术的实验田。麦格纳的业务板块很多,同时每个领域还要做得非常深,这对团队的要求也会很高。

吴珍:对,我觉得您对产业有非常犀利的洞察。我们也意识到,过去这几年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应用速度非常快,很多国外的同事到中国来,看到一些可能是概念车的功能,已经在国内的车型上实现了量产,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所以,真正新技术商业化的热土是在中国。

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当我们的产品工程研发能力在中国比较强的时候,它能够很快地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甚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一些新的产品,然后这个产品不仅可以投放在中国市场,也以回馈到欧洲或北美市场。

我们机电智能部门在苏州有一个非常大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最开始的定位是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即把国外的技术引进到中国,现在这个部门和团队不仅仅可以为中国的业务单元提供新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也可以将他们的设计方案回馈到北美和欧洲市场。

所以你真的能看到,中国现在技术不再是一个追随者,而是一个引领者,尤其在有些智能化产品或者电气化产品方面。

——从“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到“立足中国,布局全球”——

周晓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您怎么看接下来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吴珍:是的,感觉这两年特别卷。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当汽车从一个纯机械的产品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变,当中涉及的技术变革、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在重塑整个产业链,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新生事物会对老的、已存在的事物提出严苛的挑战。

对麦格纳而言也会有挑战,我们的挑战就是怎么样能够快速地根据市场的变化升级改造自己。我们CEO提出了“前进”战略(Go Forward),在这个战略下,我们一方面会持续优化在传统产品上的优势,坚持卓越运营的理念,把传统产品做到安全、可靠、性价比高;另一方面在高增长区域加大投入,包括电气化、智能化相关的产品,真正把产品组合做到面向未来的发展转变。

C Talk | 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强劲

麦格纳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图片来源:麦格纳

2021年,我们成立了一个叫“新出行”事业部(New Mobility),这个事业部主要开发一些非传统汽车零部件的业务。最新的一个业务是跟底特律的一家披萨公司合作,我们提供无人送货小车、以及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管理,帮他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食物快送。通过这些新的尝试,我们不断拓宽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一辆车、一个零部件,而是结合功能和场景的特点,把车为人服务变成现实。

周晓莺:您对麦格纳在中国接下来三年的发展有何预期?

吴珍:我觉得还是会很强劲,因为过去三年我们也很强劲。

从战略上来讲,麦格纳对中国的定位不仅仅在是中国,以前我们叫“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现在我们叫“扎根中国,服务中国”(in China for China)和“立足中国,布局全球”(in China for Global)。因为现在国内主机厂已经从一个中国的汽车公司转型为全球化的汽车公司,所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单元也会突破本身传统的定位,除了服务好中国的汽车厂商,也会把整个全球化的进程服务好。

麦格纳的整个战略是以单个产品出发一直到整车更大的模块,同时又从车的零部件到整车的服务和生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因此我们对未来三年的发展预期非常有信心。

周晓莺:在2010年加入麦格纳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有自己会变成麦格纳中国区的掌门人?

吴珍:没有,当时加入麦格纳,是因为我的领导特别有人格魅力,他让我感觉到我愿意为这样一位领导工作,就阴差阳错地从非汽车行业转到汽车行业工作,回想起来我是非常幸运的。

因为我是在最好的时机加入了汽车行业,2009年中国汽车的产量跃升到全球第一,所以在过去13年,我经历了也见证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的职业发展也突破了我之前的想象,一方面得益于麦格纳这家企业的文化、包容性和对员工的充分自主授权,让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整个时代产业业务的积极正向发展。

周晓莺:如果遇到困难,什么事情会让您内心充满力量?

吴珍:遇到困难要冷静,总有解决的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或生活当中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或者没有达到预设目标的事情,这个时候要马上冷静下来,首先想为什么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你的规划或者预想去发生,然后再去想该怎么做,相信自己能解决它。

周晓莺:做一个公司的老大,怎么管理自己的精力?

吴珍:当工作安排比较多的时候,要自己找机会,例如利用周末或者在工作相对比较少的时候休息好,把自己的体力尽快恢复起来。

另外,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或者就在家休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或者找朋友喝咖啡、聊聊天。当自己觉得有一点疲倦或者是有一些需求的时候,要马上满足自己的需求。

周晓莺:怎么样让个人持续的保持竞争力呢?

吴珍:我其实没有专门想过要如何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我觉得更多的是,做一件事情就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一个人要想保持竞争力,我想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只有开放的心态,才会去学习新的知识。然后要时不时地把自己放空,让自己放空才能有余量去接纳新的信息、知识和观点,保持对外界的一个好奇心。

周晓莺:给新生代职场人提一些建议,哪三种能力最重要?

吴珍:这个很有趣,我最近刚好跟一些大学生做过沟通,标题叫“随心而动,逐梦前行”,我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把Milestone看得太重,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通常大多数人都会想明天会比今天好,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你的路是往上走的,你的梦想也会逐渐实现。

所以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要有好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第二个是要有责任心,对年轻人来讲承担责任是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和品质,麦格纳的核心价值观当中就有提到“Take Responsibility”;第三个是同理心,它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最小的应用场景比如你要了解周围的同事,他们都是什么人,都有什么需求;大一点比如在汽车行业,你要去理解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周晓莺:如果穿越时空,你会对10年前的自己说什么?对10年后的自己有什么期待?

吴珍:10年前,我觉得干得挺好。

过去这10年,从大的时间安排上、职业发展上,我觉得都挺好。中间有七八年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现在孩子相对独立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

未来10年,我觉得要继续同公司内外、产业界和其他行业的朋友保持比较多的沟通和交流。因为从现在到未来10年,依然是汽车产业快速剧烈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必须要对整个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感知,才能带领麦格纳持续保持竞争力。

周晓莺:看来未来10年要专心搞事业,期待麦格纳中国在您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吴珍:谢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