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揭秘:四大汽车集团为何问鼎自主品牌的是长安?

今年上半年,长安取代长城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累计销量达35.78万辆,同比增长39.52%,中汽协7月产销数据显示,长安继续问鼎自主品牌销量。在自主品牌集体低迷的大势之下,长安逆袭引人注目。长安与上汽、一汽、东风合称为“四大”汽车集团。多年以来,国有汽车集团特别是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一直是“市场换技术”政策最期待落实的执行主体,然而,让市场失望的是所有国有汽车集团销量上都无法超过独立的自主品牌车企。规模排...[详细]

任慧娟 2014-08-15 08:41:39 原创

丰田在华效仿大众双胞胎产品模式 能成功吗?

经历2012年钓鱼岛危机之后,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车企纷纷改变在华偏保守的发展策略,加快了研发体系本土化和新车投放的速度,在“守土”的同时试图取得市场份额的突破。近日,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同时推出新卡罗拉和雷凌两款车型,丰田“双胞胎”产品策略的戏码开始在中国上演。所谓“双胞胎”产品策略,简单而言就是外资车企将海外市场的一款车型引入国内的时候,经过些许改动将其演变为两款车型销售。此前,这一策略已经被大众、本...[详细]

2014-08-11 08:45:02 原创

LMS,A Siemens Business:全球测试和仿真领域的领旗者

日前,备受瞩目的“2014 LMS中国用户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400多位嘉宾和新老用户等出席此次盛会,收到论文140多篇,一年一度的LMS用户大会成为LMS中国用户交流应用经验,了解LMS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的最要平台。在本次大会上,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梁乃明先生亲临会场,并发表题为:《HD-PLM数字化制造基石》的演讲。介绍了当今世界产品数字化研发的趋势,诠释了HD-PLM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所具有的...[详细]

2014-07-14 13:27:32 原创

Indo-MIM:携近净成型技术MIM登陆中国

MIM技术作为一种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近净成形技术,具有常规粉末冶金、机加工和精密铸造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MIM 已成为国际粉末冶金最有前途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被誉为“国际最热门的金属零部件成形技术”之一。印度印美公司(Indo-MIM)是具有全球领导地位的精密工程产品供应商,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MIM技术,客户遍及欧洲、美洲、亚洲。2011年,印美正式在上海设立了客户服务及销售代表处,期望以项目咨询和技术支持的方式打开中国市场。近日,在盖世汽车网的采访中,印美公司CEO Krishna Chivukula Junior 先生就MIM的技术核心、印美公司的突出优势以及金属粉末行业的未来趋势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详细]

2014-07-14 11:04:54 原创

机遇与挑战并存:汽车物流行业在路上

“我不在送快递,就在送快递的路上。“这句话曾被用来形容网络春运,快递爆仓的景象。而现今,随着我国汽车生产和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为了降低成本,汽车生产企业逐步把非核心的汽车物流业务外包给社会上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汽车物流同样开始在红火发展中。对此,近日采访了捷富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安博乔先生,对于汽车物流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目前中国汽车物流发展情况,做了以下探讨。...[详细]

2014-07-10 08:00:00 原创

织物VS皮革:汽车内饰面料的新革命

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消费群体结构更趋向于年轻化,而消费理念逐步成熟,更多的追求用车生活的环保舒适性、便捷性、个性化等。尤其对于车内空间,期待凸显自我及家的氛围。基于此,不少内饰及材料生产商开始新的研发历程,以满足新时代车主需求,其中包括汽车新面料的研发。如今在汽车面料市场,还是被冠以“高大上”的皮革的天下,新面料以何立足,未来又如何拓展?近日,采访到了江森自控专业汽车内饰集团中国区汽车面料业务单...[详细]

2014-06-24 07:30:00 原创

齐乐模具:技术易复制,人才始终是决胜市场的关键

快速成型(RP)技术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为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服务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对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很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的本土企业,多年的摸爬滚打,使他们累积到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近期,我们有幸采访了齐乐模具的市场总监James Murphy,他给我们讲述了齐乐模具的发展历程。...[详细]

2014-06-19 16:42:42 原创

TRW:进驻中国20年 全力出击本土化研发

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不少外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已数十年,从试探性的登陆,到本地生产再到本地化的培育,随着中国车市竞争加剧,不少企业纷纷在此建立了亚太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而TRW(天合)这次玩的更大,将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安置在中国。藉此近日开业之际,采访到了天合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约翰·普兰特(John Plant)先生及TRW汽车集团销售及业务开发执行副总裁Peter Lake先生。(图一)天合汽车亚太技术中心开业庆典现...[详细]

2014-06-17 08:15:00 原创

江森自控:推广新能源电池 对微混更有信心

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代表着汽车节能技术的未来,但两种新动力的汽车虽然前景被一致看好,实际的市场接受速度却并不快,面临着续航里程短、性价比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传统技术向新能源的无缝对接,如今简便易行的“微混”概念被提出,与之相匹配的起停电池、微混动力电池应时而生。对于蓄电池生产厂家来说,新生代电池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如何,对于中国目前现状如何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此外,对于蓄电池自身来说,生产和回收都涉...[详细]

2014-06-17 08:00:00 原创

PPG:与行业共享成果 同促电泳技术发展

日前,PPG工业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PPG)第二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杭州开幕。该研讨会为期两天,来自国内涂装领域的专家、设计院、设备厂家及媒体等各界人士百余位嘉宾受邀出席。研讨会上,PPG工业涂料团队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PPG高性能电泳产品、PPG 新型环保前处理产品以及PPG彩色电泳漆等行业领先技术与产品,受到了在座嘉宾的欢迎与响应。“作为电泳涂料技术的领导者,PPG一直都在不断加大电泳涂料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详细]

2014-06-13 11:38:43 原创

汽车动力电池分两种:世界一流和不合格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真的省油吗?纯电动汽车在国内主要面临哪些障碍?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到底难在哪? 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各有什么优劣势?近日,盖世汽车网有机会与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罗韬进行了对话,科力远是目前全球第三大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罗韬先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详细]

2014-06-12 08:31:33 原创

大陆动力总成:打造更具POWER的“东方平台”

“东方平台”是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量身定做的变速箱控制单元,如今其在中国的生产线已经全速运转。随着本地拓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在中国这个大的“东方平台”做好了进一步的战略部署,产品集成化、灵活性加强,节能减排性能提高,本土化研发、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大。近日,采访到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中国及韩国副总裁Peter Rankl及变速箱控制业务单元全球负责人Rudolf Stark先生,就动力总成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大陆未来规划进行详细探讨,以下是采访实录:...[详细]

2014-06-06 08:00:00 原创

赛事营销助推品牌影响力 北汽挑战40万辆目标

北汽自主品牌正在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汽车自主品牌销售业绩一路高歌,全年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02%。而随着备受关注的北京40越野车于去年年底正式投放市场,北京自主品牌形成了包括微车、轿车、越野车在内的完整产品链,开始向着更高的市场目标发起冲刺。2014年,北汽自主品牌全年目标销量为33万辆,挑战目标40万辆,将再次实现翻番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北汽在完善产品序列、渠道建设的同...[详细]

2014-05-27 07:26:00 原创

TNS:城镇化将大幅改变人们出行方式

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因素众多,比如环境制约、收入水平、信息技术、城镇化、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因素随着时间推移也不断发生演变。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达到60%城镇化率的目标将影响上亿人口的出行方式,而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微观政策也将在不同程度上驱动和构成未来出行图景。在这一过程中,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能源供应商、基础设施供应商、保险公司及地方交管部门都将发挥作用。近日,TNS市场研究公司和Bipe(一家法国预测公司)...[详细]

2014-05-15 07:03:00 原创

奥升德:立足本土精益制造 保障全球服务网络

作为全球最大的PA66树脂和化学中间体生产厂商,奥升德凭借其技术和产品上的专业专注,目前在汽车、电子电器、工业纤维、消费品与工业制品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其供应于汽车领域的“泛达”产品通过其卓越的性价比赢得车企的好评。然而,面对诸多外资企业为降低成本逐步实施“本地化生产路线”,奥升德却坚持北美本地生产,不少媒体对此表示疑惑,近日,盖世汽车网采访到了奥升德汽车业务全球业务总监Philip J.Jeszke先生及奥升德高性能材料全球技术总监Steven C Manning先生,对此问题以及奥升德在中国的汽车业务发展进行相关探讨。...[详细]

2014-05-08 14:31:13 原创

飞思卡尔:通过平台化生产推出丰富汽车电子产品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从车企发布的产品与发展战略不难看出,节能、环保、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与汽车智能化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汽车电子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飞思卡尔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公司又是如何一一克服的?在与北京车展同期举行的2014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峰论坛上,飞思卡尔汽车仪表及信息娱乐系统市场开发经理黄熙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专访。...[详细]

2014-05-08 08:12:01 原创

克诺尔:先进安全制动技术助力中国商用车技术发展

2013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全年实现了6.4%的增幅,全球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供应商克诺尔实现了近30%的增幅。驱动公司在华业务增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中外商用车使用环境的巨大差异对克诺尔在华发展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克诺尔又是如何应对的?未来中国商用车发展又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疑问,盖世汽车网采访了克诺尔商用车中国区总裁徐保平。...[详细]

2014-05-06 07:30:00 原创

巴斯夫:通过塑料实现汽车轻量化并非“纸上谈兵”

2014年中国车市再次回归两位数增幅,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对中国车市的发展前景也继续保持良好预期。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近日表态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行业依旧是巴斯夫在华业务发展的重点。此外,巴斯夫还将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其中“工程塑料”将其认为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目前,业界更多讨论的是通过铝材料实现汽车减重,巴斯夫通过“塑料”实现汽车轻量化是否可行?如何保证其可靠性?巴斯夫推出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如何?在2014年国际橡塑展前期,巴斯夫高层接受了的采访,并与分享了工程塑料在汽车行业的最新应用。...[详细]

2014-04-18 06:30:00 原创

北汽重布SUV棋局 三四线城市成竞争重点

近年来,SUV市场持续高烧,备受车企娇宠,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SUV市场整体销量303.97万辆,其中自主品牌SUV销量由2012年的85.68万辆增至123.89万辆,同比增长44.6%。然从市场布局来看,自主品牌多数盘踞于三四线市场,近年来,随着一线城市车市饱和和限牌政策的逼及,这一市场开始受到合资品牌的虎视,自主SUV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限。...[详细]

2014-04-03 06:30:00 原创

德莎:创新和本土化成胶带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中国正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这一点同样得到了胶带领域领先者德莎的印证。为了在中国市场竞争获得有利地位,德莎不断深入推进本土化进程,同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加快向中国市场引入最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中国车市轻量化、环保的发展趋势,德莎能够为车企快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德莎大中华区市场总监Budi Hanafia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莎在胶带行业享有较高美誉度,而这离不开产品本身,同时也离不开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员工。...[详细]

2014-04-02 09:55:40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