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奇小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窘态 欧洲微型车鼻祖Fiat500于07年再度发动上路,并在欧洲市场上掀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浪,成功对Mini Cooper、Smart等后起之秀的市场实现抢滩。借着这股势头强劲的东风,Fiat 500于11年正式在中国开卖,但销量表现却难言成——业内估计次年全年销量不到600台。在中国市场,Mini和 Smart的抢眼表现十分抢眼,在全球车辆小型化的大背景下,这些都似乎预示着“进口精品小车”的春天已经到来;可作为Smar...[详细]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连入网络,汽车产业链上的主要角色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汽车本身也在向着智能汽车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电信运营商AT&T、通用安吉星、北美卫星广播及车联网业务供应商SiriusXM等几家有代表性的玩家在车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点评了几项可以在汽车上实现的智能手机功能。...[详细]
厄瓜多尔政府于2012年6月开始实施汽车进口配额制,近来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政府进一步减少进口车和组装配件配额,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销售的大幅减少以及当地汽车价格的上涨。据AEADE(厄瓜多尔汽车工业企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2011年厄瓜多尔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但自2012年实施进口配额制后,厄瓜多尔汽车销量开始下滑,2014年销量较2011年减少15.1%。*数据来源:厄瓜多尔汽车工业企业协会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导致进口配...[详细]
2015年5月,乘用车市场单月销量同比增速继续走低,整体市场同比上升4.2%,环比下降3.5%,与2015年4月销量相比下降了5.6辆。在德系和美系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日系逆市上扬,走上复苏的轨道,而自主品牌持续上升态势,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德美呈负增长2015年5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3.5%,同比增长4.2%。自主品牌尽管环比下降7.0%,但同比大涨23.7%。日系品牌凭借丰田和本田的全线飘红,5月环比上升2.1%,同比上涨15.0%。其他系别...[详细]
阿尔及利亚作为非洲第二大汽车市场,长期以来钟情于法系车,无论是全年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可以看出法国品牌在阿尔及利亚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法系车主导下的市场 根据阿尔及利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阿尔及利亚共售出340,050辆车。销量前十的品牌中,雷诺、标致、达契亚三个法国品牌独占鳌头。虽然近几年日韩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在阿尔及利亚市场表现活跃,但仍无法撼动法系品牌的霸主地位。数据来...[详细]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详细]
2015年5月份,股市的火热态势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消费者购车意愿偏低,4月份汽车市场的“官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5月份各大厂商继续加大优惠力度,积极冲击第二季度的销量目标,5月整体折扣上升。根据汽车行业研究公司威尔森发布的最新车市价格分析报告,由于市场需求走弱,二季度销售目标压力重重,降价刺激需求依旧是5月的主旋律,市场价格普遍下滑,A0级、LUX级和MPV市场价格下降。整体市场:加权成交价环比、同比均有下降研...[详细]
据J.D. Power亚太公司最新价格报告显示,5月份汽车市场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五一假期期间集客量增大,市场迎来短暂回暖,但后续销量未如预期,经销商库存压力并未得到缓解。5月整体市场库存深度平均为1.45,环比4月份的1.38略微上升。单店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32天,平均在库车库龄为46天。5月份各车系的库存深度环比上个月皆有上升情况,自主品牌平均为1.85,略高於其他车系,其次为韩系车1.8。美系车库存深度最低,为1.15。从品牌...[详细]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详细]
最近做了很多项目都针对汽车经销商做的各种活动收集和评估,从前端市场/销售活动到后端的基盘客户售后维系活动。无论是高端豪华品牌还是低端自主品牌,来来回回都是三板斧:自驾游,新车试驾和门店促销。在调研里面,当问车主对这些活动的兴趣时,大部分的车主都是兴趣缺缺。“没有空去啊。”“活动很老套没什么意思。”“还要自己掏钱,不乐意去。”是听得最多的抱怨。就是在一些豪车品牌,参加经销商举办的活动意愿也不高。似乎...[详细]
据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5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小幅升降。一、国产汽车价格稳中有升。5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上涨0.13%,比去年同期下降0.81%。经过前期连续下降乘用车价格企稳小幅回升,环比上涨0.88%,同比下降0.39%。其中,基本型与运动型乘用车价格小幅升降,环比分别上涨2.58%和下降0.28%;微型客车价格与上月持平。商用车价格延续小幅振荡走势,环比由上月上涨1.36%转为本月下降0.72%,...[详细]
大众汽车日前表示,增持一汽-大众股权已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分析机构估算称,大众可能斥资50亿欧元换取10%一汽-大众股权;但也有消息称中方将以9%股权换取多款SUV生产权,不论何种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大众一直在积极的寻求增持一汽-大众的可能。大众积极需求增持一汽-大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众增持后的一汽-大众和一汽集团会有怎样的改变?盖世汽车本期业界调查(调查时间6月8日-6月12日,参与人数3127位)就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详细]
近期和过去在全球出现的原材料价格通缩带来了改善利润的机会。自2014年9月至今,北美地区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价格全部大幅下跌。近几个月,大部分原材料更是加速通缩。通缩可带来高达十亿美元的节余,但问题是整车厂(OEMs)和他们的供货商能否在实现节余上获取公平的份额。我们在全球所访问的高管表示,他们并没有充分的信息来解答这个问题。过去五年,除了极短暂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急速的下降,总体上大宗商品价格一直是非常稳...[详细]
伴随着各大移动设备商的技术进步与商业拓展,汽车将成为无线互联技术应用的下一个热点,继谷歌和苹果相继发布了各自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之后,我国以BAT(Baidu,Alibaba,Tencen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正切入车联网领域,相关车载信息平台不断推出。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车联网将成为现实,中国的消费者是如何看待车联网的?他们对车联网又有何期待呢?为深入揭示汽车及新兴科技带给消费者的感受以及他们的需求,2014年,GfK 在...[详细]
2015年4月汽车市场单月销量回落,市场表现各异:自主品牌上升势头强劲,德美双双下滑,日系走出困境初现曙光。整体市场销量为158万辆,环比下降10.1%,同比上升6.5%,与2015年3月销量相比下降了17.7万辆。预计“官降”将刺激部分需求,2015年5月乘用车市场增速约13.0%。自主品牌高歌猛进,合资不温不火2015年4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6.5%。自主品牌依旧高歌猛进,凭借MPV和SUV的强劲势头,4月同比大涨23.7%。合资品牌...[详细]
最近业内传来的几个消息都对汽车行业的传统4S经销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是以大众集团为代表的在销量下跌消息:“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0-2014年,大众在华国产车销量持续两位数增长走势,至2014年全年销量实现350.59万辆,是2010年的近两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0%。”[1]无独有偶,大众在中国的老牌竞争对手也有相同的困境,上海通用在5月12日宣布对旗下40个版本11款车型全面下调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其中最高降价直至5万...[详细]
作为对竞争对手价格战和市场放缓的回应,福特亚太区域总裁萧达伟5月21日表示,第一季度福特小幅削减了在华产能。近年来,福特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长安福特目前在华自建的整车工厂已经有四座,不久前又将哈飞基地收入囊中,在华总产能已超过140万辆。此次削减产能,是否意味着近年来大肆扩张的福特汽车在华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国内汽车产业整体产能情况又如何?本期盖世汽车业界调查就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期待您的参与!...[详细]
印度总理莫迪的访华,掀起了又一次的印度热。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邻邦,难免被拿来比较。从宏观经济上来看,印度的GDP排名现为全球第四,居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在出口、进口以及吸引外资方面,印度仍落后于中国。从大环境上看来,印度在数量上依然与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印度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两国经济相互较力的背后也呈现着汽车行业不一样的发展趋势。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详细]
2015年4月,上海大众下调多个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其中包括长期“逆市”加价的途观。上市5年来以价格坚挺闻名的“途观”,终于结束了加价提车的状态,开始给出优惠折扣,紧随其后多个车企也增加了销售政策的支持力度,纷纷宣布下调部分车型价格。根据汽车行业研究公司威尔森数据监测发现,为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从2011年至今,加价车型数量已由最多的35个减少至8个,加上如今众多车企宣布“官降”,预计到今年年底,汽车加价销售时...[详细]
5月12日,中汽协发布了4月份汽车市场运行情况。其中,汽车产销增速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回落明显。中汽协方面认为,今年初预测的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增速7%的目标将不太可能实现。在5月初中汽协就调整了对全年车市增速的预测,对下半年走势的信心明显不足。下半年 中国车市究竟会怎样?盖世汽车网本期业界调查(调查时间5月18日-5月22日,参与人数2173位)将围绕此问题展开,调查共设3个问题,以下将根据调查结果及专家访谈逐一阐...[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