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的访华,掀起了又一次的印度热。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邻邦,难免被拿来比较。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印度的GDP排名现为全球第四,居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在出口、进口以及吸引外资方面,印度仍落后于中国。从大环境上看来,印度在数量上依然与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印度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两国经济相互较力的背后也呈现着汽车行业不一样的发展趋势。
|
中国 |
印度 |
2010年出口情况 |
1万5千亿,排名1 |
2千亿,排名20 |
2010年进口情况 |
1万3千亿,排名2 |
3.27千亿,排名11 |
外国直接投资(FDI) |
5740亿 |
210亿 |
汽车销量2020年预计 |
2500万辆 |
960万辆 |
汽车零售商数量2020年预计 |
19500-21000家 |
6400家 |
近日,J.D. Power亚太公司的两位汽车专家,来自印度的Mohit Arora和来自中国的梅松林博士,分别给出了他们对印度和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些看法。
两国居民收入水平都在提高,这将直接促进汽车销量的提高。Mohit Arora说到,印度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出行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印度民众成为了有车一族;梅松林博士也评论道:“虽然中国车市放缓,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伴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上升,二线及一下的城市购车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中国二线及以下的中产阶级人数正在迅猛增加,他们成为首次购车的主力军,女性购车比例也明显提升,中国车市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中国消费者也正在多样化,早起购车者已经在重新观望市场并准备对车辆更新换代。”
两国目前都对小型汽车有一系列优惠扶助政策,同时,两国国内的高税收环境限制着汽车进口,不同的是,印度大力发展汽车出口,拓展国际市场,而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让中国汽车行业更加注重国内消费市场,而非国际市场。创新研究方面,中国车企目前建立了大量研发中心并积极向外进口工业设计产品,印度目前的自主创新研究尚为欠缺。
两国消费者购车心理也不尽相同。据J.D. Power SSI调查,印度70%-75%的汽车购买都是通过信用卡支付完成,但由于中国传统的金钱观与并不宽松友好的国内贷款政策,75%-80%的中国汽车购买都是通过现金直接支付完成。但梅松林博士对中国的汽车金融前景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中国消费者选择全额现金付款的比例非常的高,但是这一比例正在逐年缓慢下降。汽车金融将是未来几年的新兴产业之一。”
据J.D. Power报告,74.9%的印度购车者都接受过高等教育。Mohit这样评论:“印度新车购买者的文化程度较高,所以印度消费者对错误的容忍度比较低,也比较敏感,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必须要接受良好的培训,充分了解印度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提示品牌的忠诚度。” 印度消费者购车时主要考虑的三大因素有:品牌可信赖度、产品质量、产品外观。“口碑对印度消费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信息的影响也在逐年上升。” Mohit说,“在购买阶段,厂家的品牌、消费者对质量的认知和来自亲朋的推荐对印度消费者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买车的预算增加了,选择的范围缩小了,印度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正在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同样地,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的因素有:是否朋友熟人推荐、产品质量、品牌可信赖度。“和印度消费者一样,中国消费者也非常重视来自于朋友和亲戚的推荐。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会查阅大量的网上信息。”有关时下非常热门的线上购车,梅松林博士指出:“中国的消费者把汽车垂直网站作为购车的信息重要来源。相比2013年,中国消费者在2014对厂商网站的关注度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试在线购车或者寻找在线折扣。” 印度消费者也同样把汽车网站看作获得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因此网站仍需在设计和内容上下更多功夫。
以上就是J.D. Power汽车专家们对于中印两个大国汽车市场的一些分析和见解。近年来,中印两国的合作不不断升入,经济合作日益广泛。相信未来两国在经济模式上还有更多亮点会吸引人们的眼球。
梅松林---J.D. Power亚太公司
Mohit Arora---J.D. Power亚太公司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5/2010181818186033603829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