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这些有量产车合资企业背景的汽车集团近年来加大发展乘用车自主品牌。虽然与独立于这些大集团之外的传统自主品牌车企(本文指: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江淮、华晨、众泰、海马、华泰、力帆、东南、江铃、黄海、中兴)相比,其总体销量规模还较低,但销量增速较快,份额有明显提升。集团自主品牌在自主品牌中的分量增大从狭义乘用车销量看,2010年1-9月上述六大集团下属或控股车企的自主品牌...[详细]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0年9月份,在华国产的外资品牌乘用车销量共计703650辆,比去年9月的572624辆增长22.88%,增速高于中国狭义乘用车行业平均水平。 日产超越丰田 奔驰超过宝马从单个外资品牌的销量看,与8月份相比,大众和现代依然是销量最高的国产外资品牌。而8月排名第三的丰田,9月销量被日产超越。本田、别克、雪佛兰、起亚、福特、铃木依然位列第5-10位。 8月排名第13的马自达,9月销量升至第11位。8月第11的...[详细]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0年1-7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超过奇瑞,成为中国狭义乘用车销量第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但8、9月份,比亚迪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9.1%和24.9%,致其这2个单月以及1-8月和1-9月的累计销量均从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跌落。实际上从4月份开始,比亚迪的销量增长率基本处于下滑趋势。其中,6月份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比亚迪销量增长率虽下滑,但下滑至5月份时,仍能达到38%,而6月份却骤降至3.2%,8月份和9月份更...[详细]
利润大量外流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隐痛,但至今都难以寻求有效的手段来消除这种积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销量为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15%。其中,乘用车销量达到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2.93%。正是凭借这一极速膨胀的产销数据,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的销售量超过了世界老牌霸主美国,首次跻身全球榜首。并且,中国市场上的潜在消费群体仍在不断扩大,结合今年前9个月的市场表现来...[详细]
2010年9月份,美国的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28.50%至95.62万辆。1-9月累计销量为859.85万辆,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0.30%。从各系别车企的市场份额来看,1-9月,美国本土车企的份额同比增加了1.21%,至45.03%。欧洲系车企的份额仅增长了0.27%,至7.56%。而亚洲系车企的份额下降了1.48%至47.41%,其中日系车企的份额同比下降了1.82%。9月份,美国本土车企的份额同比增加了1.37%,至45.08%。而欧洲系和亚洲系车企的份额分别下降了0.67%和0.69...[详细]
中国市场在去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汽车市场却一直被外资主导。凭借手中的核心技术,外资大肆在中国市场攫取着比全球其他市场高得多的利润。《第一财经日报》在最近的报道中引述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的分析称,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是“国际资本以40%的资本,占据50%的份额,攫取70%的利润。”对此,盖世汽车网业界调查迅速围绕该话题展开,在为期两周左右(9月29日至10月...[详细]
根据中国60多家在沪深港上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10年半年度报告,可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平均净利率也增至大约7%。上半年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高于整车根据盖世汽车网之前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整车上市企业的平均净利率(7.8%)高于零部件上市企业(6.96%)。而今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的23家汽车整车上市企业的平均净利率为5.46%。去年上半年这些整车企业平均净利率仅为...[详细]
我国汽车保有量变化据我国国家统计局资料,1949年底,全国拥有民用汽车仅5万余辆。1978年底,全国民用汽车达到135.8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5.90万辆,载货汽车100.17万辆,分别为1949年的26倍、15倍和30倍。到2008年底,全国民用汽车达到5099.61万辆。其中,载客汽车3838.92万辆,载货汽车1126.07万辆,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8倍、148倍和11倍。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以来我国轿车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全国轿车保有量达2438万辆,私人轿...[详细]
美国汽车零部件主要出口和进口国家对比从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美国汽车零部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其次为欧洲。(参见表1)表1: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演变及主要出口目的地(单位:百万美元)来源:美国统计局美国汽车零部件最大的两个进口国为墨西哥和加拿大,第三大的是日本。美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金额高于其从欧盟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额。(参见表2)表2: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额演变及主要...[详细]
根据JATO Dynamics最近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欧洲乘用车二氧化碳(CO2)排量数据,欧洲已有近60%的新车的CO2排量达到或低于140 g/km的水平(2008年的标准),低CO2排量的车型的市场份额已明显增长。该机构还发布了2010年上半年欧洲乘用车CO2排量最低的国家、车企、汽车品牌和车型。以下为详细内容。乘用车CO2排量最低的国家欧洲各国中,乘用车CO2排量最低的是葡萄牙——该国新车平均CO2排量已达129.3 g/km,超过偏好小型柴油车的法国...[详细]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中国微客销量在去年高增79.7%以后,今年1-8月仅增长30.48%,其中7月份销量增长率已降至2.1%,8月份增长率也仅有4.55%。这种情况下,各微客企业的销量表现也各有千秋。从乘联会统计的11家微客企业的销量来看:1. 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的微客销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二者1-8月在中国微客市场的占有率仍高达76.4%,但已比去年同期的78.4%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 1-8月销量增长最快的微客企业是海马、奇瑞和吉...[详细]
中东欧成投资热土中东欧地区作为西欧和独联体国家之间的战略要地,吸引了国际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巨头的一些投资项目,甚至一些中国企业也计划在此建厂。(详见附录)从2009年的汽车销量来看,中东欧地区销量最大的是斯柯达品牌,次之为其他大众品牌,第三至第五分别是福特、菲亚特、雷诺,随后是欧宝、丰田、达西亚、现代、起亚。中东欧不再是新车销量增长引擎中东欧地区曾被看做欧洲新车市场增长的引擎,而现在这一看法备受质疑。国...[详细]
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公司和瑞德(Lazard)集团9月24日发布了201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危机期后,呈现出快速恢复趋势。之所以恢复这么快,很大原因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高增长以及欧美日市场的部分恢复。尽管如此,2011年及以后,其盈利状况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以下为更详细内容。危机期前后供应商的盈利状况2008和2009年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一段危机期。在此...[详细]
IHS Automotive咨询公司旗下的SupplierBusiness最近发布了的2010年度供应商关系指数(SuRe Index),这一指数是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度来考察整车企业的表现,尤其是供应商管理方面的能力,以及供应商更愿意与哪些整车企业合作。其具体考察的是5大方面:盈利潜力(Profit potential)、组织状况(Organisation)、信任度(Trust)、对卓越的追求(Pursuit of Excellence)、长期展望(Long-term Outlook)。“盈利潜力”最高的三...[详细]
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近日发布了2010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AlixPartners 2010 Global Commercial Vehicle Outlook),以下为其中关于北美商用车面临的挑战的内容节选。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将成为全球商用车的主要增长市场预计到2014年全球商用车产量增长180万辆,其中44%的增量将来自金砖四国,36%的增量来自中国。实际上,在2009年,金砖四国的商用车产量就已达11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64%。而金砖四国中,中国的产量占49%。2009年全球...[详细]
上汽集团旗下的重卡(包括重型货车、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资产目前主要包括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从这些公司今年1-8月的重卡销量来看,上汽依维柯红岩已成为集团最大且增长最快的重卡资产,而上海汇众的重型货车整车和非完整车辆销量均已萎缩至两位数,只有半挂牵引车销量增势较好。以下是详细内容。重型货车(整车):上海汇众萎缩,上汽依维柯红岩成主力2...[详细]
2010年Interbrand公布的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有10个汽车品牌,比2009年少了一个品牌,即雷克萨斯。2010年这个榜单中的汽车品牌按其品牌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丰田、奔驰、宝马、本田、福特、大众、奥迪、现代、保时捷、法拉利。其中,丰田在汽车品牌中的价值仍是第一,但其品牌价值比2009年下降16.4%。这是其连续第二年出现品牌价值下降。2009年其品牌价值已比2008年下降了8.0%。其他品牌的价值均比去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品牌...[详细]
SUV市场是今年以来中国增速最快的汽车市场。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今年8月,中国国产SUV销量同比增长达77.0%;1-8月份累计销量更是高增100.6%。促成SUV销量高涨的一大因素是今年众多国产SUV新车型的上市,尤其是合资车企推出的中高端SUV车型——上海大众途观、北京现代ix 35。在这两款车上市之前,国产中高端SUV市场主要是日系车型CR-V、RAV4、汉兰达 2.7L、逍客、奇骏,以及韩系车型狮跑和途胜在争夺。这些外资品牌中高端SUV...[详细]
全球汽车产业的结构模式转变进程正在因电动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而被猛然向前推进。面对技术门槛高企难破,却占据电动车动力总成50%~70%制造成本的车载电池(尤指锂离子电池),一些整车厂开始犯难:究竟该如何取舍电池技术?要厘清这一问题的脉络,我们不妨先看看现阶段在全球市场排名前几位的汽车巨掣们所采取的手段:德国大众自2006年便开始结盟日本三洋,共同开发新一代镍氢电池系统。之后,双方于2008年携手开发HEV新一代大容量锂...[详细]
合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国外已经成为多家企业选择的模式,如丰田和松下合资,本田和GS汤浅合资,日产和NEC合资,博世和三星SDI合资,现代摩比斯与LG化学合资,江森自控和法国SAFT合资,戴姆勒和Evonik(赢创)合资,等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也出现一些合资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投资于锂电池及其材料,而非镍氢电池等。(参见表1) 从签约时间或发出拟合资的公告的时间来看,这些合资(或意向)主要诞生于20...[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