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0半年报中,一项有关针对发展“红旗”系列车型,总计投入17.9亿元的投资计划再次引起业界对红旗品牌的高度关注。在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浮沉之后,红旗品牌至今仍在摸索前行的道路。作为国人寄予厚望的“国车”品牌,以及一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口,红旗再度踏上复兴之路。一汽轿车方面表示,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竞争激烈,合资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红旗品牌亟需利用品...[详细]
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成立研发中心,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它们的研发中心多是其在华合资企业成立的。如1994年,日本小糸制作所在华合资企业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技术中心,并从1999年开始,着手开发汽车电子照明产品;1998年,博世在华合资企业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开业。不过,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规模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是最近几年的事。从盖世汽车网统计的跨国企业在华零部件研发中心设立情况来...[详细]
盖世汽车资讯满意度调查进行中...J.D. Power亚太公司近日发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SSI)指数排名(参见图1)。该满意度指数旨在衡量中国消费者在新车购买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总分为1000分。分数越高,表明消费者对购车过程的满意度越高。研究指数基于客户在七个方面的感受经历,按重要性分别排序为:交车过程、交车时间、经销商设施、销售人员、书面文件、交易条件、销售启动。图1:J.D. Power亚太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详细]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同属日系的日产的威胁,而仍处多事之秋的丰田,也只能无奈地看着身后这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对手一点点地逼近自己。根据丰田中国方面公布的数据,7月份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包括合资公司及进口车型)为6.4万辆,同比仅增长了1%。今年前7个月,其累计销量为42.7万辆,同比增幅为23%。而日产1~7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则同比增长39%至385,951辆,其中7月份销量完成了5.5万辆,同比增幅为3.7%,与丰田的...[详细]
2010年第二季度国际主要乘用车企业大部分扭亏为盈,但是克莱斯勒、马自达、三菱仍有不同程度的净亏损,不过其亏损程度均已减轻。部分企业已实现营业利润为正,如克莱斯勒第二季度实现1.83亿美元的营业利润。三菱的亏损虽已收窄,但其4037亿日圆的营业收入中净亏损2640亿日圆,在国际乘用车企中属财务状况最糟糕的。在已恢复盈利的车企中,丰田的营业收入最高,为4.87兆日圆(约合570亿美元),超过大众等。但丰田的净利润(1904.7...[详细]
美国美林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名为Car Wars 2011-2014的报告中,对美国汽车市场主要车企2011-2014年的市场份额做了分析预测。美林用来分析车企的产品和预测市场份额的主要参数是“替换率”,即新车型在车企销量中中的比重。这里的“新车型”指换代车型和全新车型,而改款和增配车型不在此范围内。从2000-2010年美国市场各车企的表现来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下降(参见表1)与其产品替换率较低、车型更新换代速度太慢有...[详细]
在中国微型载货车市场,行业霸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7月份销量和份额首次被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超越,同时,长安和五菱的市场份额也受到东风汽车公司等后起之秀的冲击。以下是详细内容。五菱微货市场份额首超长安长安和五菱号称中国微车(包括微客和微货)市场的“双雄”。与微客市场五菱第一、长安第二的局面不同,微货市场比较常见的格局是长安第一、五菱第二,至少近三年来五菱在微货市场从未超过长安,而且,...[详细]
2010年以来至今,美国汽车行业的大新闻包括(但不限于)丰田、本田等的大规模召回,以及通用扭亏为盈并即将上市。而在销量和市场份额方面,这些车企的表现如何呢?根据盖世汽车网的分析,2010年1-7月,美国轻型车市场各系别车企中,日系车份额降幅最大。以车企来看,市场份额降幅最大的是丰田,增幅最大的是福特。而通用和克莱斯勒虽然市场份额下降,但销量增长率高于丰田、本田等。以下是详细内容。销量:日系增长率落后平均水平 ...[详细]
在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2009年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强中,有约70家汽车及零部件(含轮胎)企业。盖世汽车网从中选取了主要的企业,整理如下。注:ZF Lenksysteme是博世和ZF的合资企业。这些上榜的汽车行业企业中,只有一家中国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从研发投入高低来看,上榜的整车企业中,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丰田、大众、通用、福特、本田、戴姆勒、日产、宝马、标致雪铁龙、雷诺。而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前十位的...[详细]
2010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继续维持增势。其中出口额最大的依然是行驶系统零部件,次之为电子电器零部件。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这两类零部件的出口额之和已占到中国汽车零部件总出口额的约60%,其中,行驶系统零部件平均占39.15%,电子电器零部件平均占19.77%。 与2009年1月的出口额相比,今年6月各类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约50%以上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行驶系统零部件、电子电器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详细]
2009年中国微客(又作“交叉乘用车”)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高增长。以“国内销量”(以下简称为销量,增长率也是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来看, 去年全年中国微客销量为1,939,676辆,比上年增长79.7%,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增速最快的一类。2010年以来,微客销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滑落——前7月的销量平均增长率只有33.6%。尤其是7月,微客的销量增长率已低至1.5%,近于零。(参见表1)事实上,在2009年各项优惠政策出台之前,微客市...[详细]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2010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中国汽车柴油机销量前20名的企业中有明显的“一大三强”:提供轻、中、重型柴油机的玉柴常年保持销量第一,其销量比第二层级的一汽、全柴、潍柴的销量高大约15-20万台。而一汽、全柴、潍柴又与后面的企业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玉柴、一汽、全柴、潍柴这4家企业占据中国柴油机市场的一半以上份额。中汽协统计的今年上半年25家主要柴油机企业的销量为2097603台,而这4家的销量之和为1200031...[详细]
在国产MPV市场上,有美系、日系、德系、韩系、自主品牌车企在竞争,其中自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以上。从2008年以来各系别车企的市场份额(参见图1)来看,自主品牌MPV的市场份额有进一步增加之势,而美系、日系、韩系MPV的份额逐年下降。具体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由2008年的54.52%逐渐增至2010年上半年的64.92%。美系、日系、韩系MPV的市场份额分别由2008年的20.55%、18.17%、0.59%逐渐降至2010年上半年的15.64%、12.36%、0.22...[详细]
连续两季赢利 利润率逐渐上升过去三年,沃尔沃轿车公司(以下简称为沃尔沃)虽然处于亏损中,但从2009年开始其亏损幅度在逐渐收窄(关于这一点,盖世汽车网在沃尔沃轿车近三年销量和利润分析中有详细阐述,请见:http://auto.gasgoo.com//News/2010/03/170616161616163352945.shtml)。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沃尔沃的(税前)亏损额已由7.36亿美元减少至0.32亿美元,利润率则由-22.72%逐渐转好至-0.82%。从2010年第一...[详细]
在北京汽车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北汽股份”)挂牌成立,打开资本流通渠道之后,北汽要想实现整体上市或远非预想的那般顺利。目前,上汽、东风、长安均已实现整体上市,一汽整体上市步伐也在不断提速,广汽通过对骏威汽车进行私有化,在香港上市已经指日可待,此外奇瑞等国内主流车企也都在纷纷酝酿上市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汽的整体上市计划提上议程,但在优良资产不充分,外资合作伙伴不支持等负面传闻的影响下,北汽此次...[详细]
美国市场一直是大众汽车集团的薄弱市场。大众集团在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的最高点出现在1970年,当时份额为5.63%。之后,尤其是从1982年开始,其在美国的年度市场份额就再未超过3%。从过去10年大众集团在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变化情况来看(参见图1),其份额在2005年达到一个谷底——低至1.76%,但2006年后逐渐攀升,并于2009年达到2.79%。这期间的2008年,大众制定了2018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计划到2018年在美国销售100万辆大众和...[详细]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国产SUV市场上,销量和市场份额最高的仍是自主品牌车型,其次为日系SUV车型,第三、第四为韩系、德系SUV。其中自主和日系SUV车型的效率增长率(均在95%至100%之间)低于德系、韩系SUV(在100%及以上)。(参见图1)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德系的市占率由零一跃升至5.40%,而日系和自主SUV的份额均有3%左右的下滑——日系由39.10%降至36.06%,自主SUV...[详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中国重型货车销量前十车企为:中国重汽、陕汽、北汽福田、北奔重汽、江淮、东风、三环专用汽车、一汽、新大地汽车、浙江飞碟。其中北汽福田的销量增速最快,去年上半年其在中国重型货车整车销量中仅列第13位,今年上半年已升至第3位。(参见表2、图2)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销量前十车企为:东风、中国重汽、一汽、陕汽、上汽依维柯红岩、北汽福田、安徽华菱、徐工汽车、庆铃、河北长征。其...[详细]
容量大、增长潜力高的中国轿车市场汇集了国际各大主要品牌,最新一个在华国产的是莲花品牌。至此,中国市场上在产的外资轿车品牌已有21个。根据盖世汽车网对其2010年上半年的销量(参见表1,下文的“销量”如非特别注明,均指2010年上半年销量)的分析,外资轿车品牌在华销量表现出现层级化特点,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格局内部竞争激烈。一、层级化 1.大众品牌(以下简称“第一层级”)依然独大,其64.35万辆的销量是排名第二的...[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