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以前,汽车市场正如它诞生百年以来的沉静,偶尔的召回、维权也往往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彼时特斯拉所带来的不同,仅仅是业界茶余饭后一个偶尔的谈资罢了。从2017年开始,随着划时代意义车型Model 3的量产和交付,特斯拉俨然成了外资车企电动汽车的代言人。那些跨国车企也从未将电动汽车放在眼里,鲜有拿得出手的电动汽车。从2018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以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为先锋队伍,以智能纯电SUV为首发车型,...[详细]
SUV市场的清洗,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这迫使广汽三菱必须全力以赴,先谋而后动。 去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新一轮的低谷期,当下滑和糟糕成为市场的主旋律时,车企们大都意识到,必须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找到新的发展出路和机会。特别是那些体量较小(年销3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在面对市场压力和变化时,如何谋划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成为一门必修课。虽然一季度市场对车企们来说并不友好,但作为紧随一季度之后全球最重要...[详细]
据外媒报道,西班牙埃尔切市米盖尔·埃尔南德斯大学(UMH)UWICORE实验室、通信工程系和I3E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自动驾驶汽车和传统汽车共存能够显著影响自动驾驶的预期效果。...[详细]
4月15日下午,滴滴顺风车官方微博以滴滴顺风车事业部经理张瑞的名义发布了一封《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对之前2018年5月初发生在郑州的空姐被害案与8月24日乐清女孩被害案再次致歉,并宣布一系列整改措施。这件事被不少人当做滴滴而紧接着在4月17日,哈啰顺风车事业部负责人江涛发布了《致滴滴顺风车张瑞的一封信》,文中表示同样做顺风车的哈啰如今的一些感触与措施。滴滴为何会选择此时发布新的致歉信,哈啰顺风车的反应又...[详细]
市场概述:这届车展看起来有点清冷,热点不多。比较亮眼的,是因为一款ONE,李想得到了书福哥的点赞,“这个牛逼可以吹一辈子”传遍朋友圈。实际上,一众新能源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们光鲜亮相,依旧反衬着传统车企似乎默然冷清的应对。但反击随时开始,三年之内传统车企赢得阶段性胜利应该大概率事件。“从内燃机驱动到电动机驱动的转变,驱动方式的重构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格局也被推倒重来。”而在这上面加了一把柴火的,是新能源政...[详细]
市场概述:小型车增幅又是负的,10%的降幅,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从2016年的10%到2017年的6%,再到2018年的4.5%,小型车早已经退到时代的边缘。奇瑞自家兄弟在此来回打转;现代起亚不断上演着自我救赎的戏码;铃木奥拓、雨燕只能接受现实,然后“死去”……时代抛弃你,不会打招呼!飞度、POLO这样的车型最后真的恐怕要独自品尝寂寥。进退维谷的小型车不受市场欢迎,还遭遇车企的冷落,“势力”的车企也早已经“机智”地将小型车的...[详细]
问题的根本是要思考如何解决汽车消费质量,而非再次透支。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剧烈动荡,2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面对这一超强经济“引擎”的低沉喘声,有关部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一揽子拯救经济、拯救车市、拯救消费的举措被拉了出来。不管有没有用,表率很重要,证明自己在干活。1月28日,发改委联合十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由于涉及部分...[详细]
作为宝马家族的标杆车型,3系在本届上海车展迎来全新亮相,新车基于宝马CLAR平台打造,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均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长轴版及标轴版车型给供消费者丰富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宝马3系领跑高档B级车市场,用亮眼的成绩诠释了老当益壮的精彩。 连续多年增长迅猛的凯迪拉克,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市场“滑铁卢”。以ATS-L为例,其一季度销量仅为9694辆,同比下滑超四成,在追赶“德系三强”的道路上陷入...[详细]
市场概述:对冠军们来说,最不爱听到的古训大概就是“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而已经蝉联四年乘用车批发销量桂冠的上汽大众,连同旗下霸占轿车金腰带六年的朗逸,恐怕都要面对这种烦恼了。尽管第一季度,上汽大众的批发销量还能维持在榜首,但如果考量零售销量,则一汽-大众已经以460,587辆的成绩击败上汽大众(446,040辆)。犹记得2018年全年成绩汇总时,南北大众曾各自宣称折桂,但当时一汽-大众不仅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零售口径,...[详细]
前段时间,在增值税税率下调、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高端车市场迎来一波降价潮,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以及奥迪等车企相继下调多款车型价格。但在实际汽车产品消费中,很多消费者发现购车价格并没有出现相应的下降。为什么车企降价了,消费者买车时却没从中得到实惠?业界人士称,汽车制造产业链较长,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汽车价格,而市场供需关系直接导致高端车价格并不会有太大的下降幅度。多重原因诱发...[详细]
2018年的汽车产业可谓“冰火”两重天,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车市遇冷,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经历寒冬之后,2019年第一季度车市也并未在期盼中迎来“开门红”。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3月,全国乘用车销量174万辆,同比下降12.1%;一季度,全国乘用车累计销量507.8万辆,同比下降10.5%。其中,3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翻倍;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批发量25.4万辆,同比增长117.8%。汽车产业如何破局...[详细]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电商化、共享化“新四化“变革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已成为汽车行业两个新兴领域。那么这两大风口之间是很难形成合力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呢?新能源汽车可以赋能自动驾驶吗?中国自动驾驶又发展面临怎样的优势与挑战呢?2019上海车展期间,全球汽车座舱电子技术领导者伟世通联合上海蓥石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同济大学教授高卫民就“新能源车赋能自动驾驶”这一热门话题擦花了思想火花,带给...[详细]
一季度,朗逸以累计销售14.36万辆,同比增长32.23%的成绩一骑绝尘,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车型,大有重回巅峰的气势。随着纯电车型e-Lavida的上市,朗逸今年夺回年度销量冠军更是多了几分把握。 日系品牌在一季度迎来高光时刻,共有四款车型进入前十榜单。其中,轩逸成为环比增速最高的的主流车型。相比之下,美系的几款车型则是冷热不均。 自主品牌在一季度全军覆没,其中帝豪销量不再坚挺成为主因。在目标客户有限的情况下,...[详细]
Aion LX实现了对新势力的全面压制。 今年的上海车展,造车新势力也出现了不小的爆发,理想、前途、金康等新势力产品纷纷亮相,且陆续进入新产品交付期,造车新势力的斗争也逐步进入最激烈的争端。当然,传统汽车公司在纯电动车上的攻势并不比新势力弱,比如吉利推出了全新几何品牌,旨在打造高端的纯电动产品,首款产品已经上市。而广汽新能源品牌,除了之前的GE3、基于第二代纯电动车平台打造的Aion S也开启了预售,45天就收获...[详细]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昨日发布消息,针对当前汽车销量下滑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回应称,汽车的生产销售可能进入一个短暂的调整期。毛盛勇表示,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从国内来看,过去十多年中国的汽车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量、销量都保持高增长。目前,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得到了不断提升,这是基本现状。汽车的生产销售可能进入一个短暂的调整期。从国外来看,一些主要发达国...[详细]
东风在本届车展上完美诠释了镌刻着其企业烙印的“隆中对”。 公元207年,刘备欲成“大义于天下”三顾茅庐,诸葛亮隐于隆中怀有大才,通过分析天下形势献计三条,一谓“取荆州,下益州”;二谓“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谓“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三条计策审时度势,一举为刘备三分天下奠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方针。1800多年后的今天,汽车市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虽不像东汉末年一样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但随着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详细]
“增值税下降,带来的是企业的活力、生命力。” “如果是同样规模的企业,在美国可以少缴2/3的税。”在4月16日的上海国际车展开展之际,对于增值税下降政策的话题,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先生对记者如是表示。而减税政策无疑是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时值2019年两会,国家决定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详细]
3月,国产C级车的整体销量为5117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28%,环比上个月上涨超五成;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41913辆,同比下滑17.43%。其中,奔驰E级、宝马5系(含新能源车型)和奥迪A6L,“垄断”着该细分市场前三甲,3款车型在3月的累计销量达35683辆,占该细分市场份额的69.72%;一季度累计销量为99892辆,占比70.39%。3月,国产C级车的整体销量为5117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28%,环比上个月上涨超五成;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41...[详细]
市场概述:帝豪领先这一市场太久了。我们为帝豪的坚持和实力鼓与呼,然无不引发深深的担忧,自主中级车市场已经太久没有有实力的新鲜血液注入了,那些月销破万的自主中级车千年不变,一潭死水永远也无法将自主中级车激活,更不会将中国品牌带入新的高地。好在荣威i5来了,带着强势的价格和产品力,向帝豪发动了最严酷的挑战。显然,这是中国自主轿车之福,i5的到来,迫使帝豪必须尽快脱离舒适区,以更加警惕的心态,应对原本该属于...[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