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电商化、共享化“新四化“变革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已成为汽车行业两个新兴领域。那么这两大风口之间是很难形成合力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呢?新能源汽车可以赋能自动驾驶吗?中国自动驾驶又发展面临怎样的优势与挑战呢?2019上海车展期间,全球汽车座舱电子技术领导者伟世通联合上海蓥石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同济大学教授高卫民就“新能源车赋能自动驾驶”这一热门话题擦花了思想火花,带给行业以思考。
相辅相成助力未来出行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大增59.9%和61.7%。自动驾驶目前虽未进入大规模量产,却凭借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关注和加入,市值一路“水涨船高”。然而随着中国传统燃油汽车20多年来的首次下滑和无人驾驶安全事故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不断升温,而自动驾驶的话题明显降温,这是否意味着这两条行业进化路径之间很难形成合力?
在“聚众智 驭未来”新能源车赋能自动驾驶高端对话上,伟世通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upfner、伟世通首席架构师王凯和高卫民达成了共识: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升级用户出行体验,助力未来出行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同样有很重要的意义。较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车是赋能自动驾驶、实现自动驾驶的更好载体,自动驾驶的发展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普及和体验升级,两者并非“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助力。
新能源车赋能自动驾驶
作为相辅相成的助力,新能源车该如何赋能自动驾驶呢?在高卫民看来,电动车更容易被控制,传统内燃机相对电动机来说复杂程度较高,通过电动机来控制电压电流的输入输出,以及与整套自动驾驶组件的契合,相对容易。且安全、绿色、便捷、共享是伟世通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要素,与之相应的,新能源车能更的符合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趋势,和自动驾驶共同打造未来可持续发展出行环境。
从国家政策和布局范围层面,伟世通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upfner也发表了观点,在他看来,各国政府对新能源车的推广和普及大开绿灯。无论传统车企或是造车新势力,都将未来规划重点放在了新能源车领域,是成为自动驾驶载体的第一选择。近两年是功能车转向智能车的黎明阶段,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无论传统OEM,亦或新造车势力,甚至于各大科技公司、Tier1都纷纷进军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市场,各方力量不容小觑。
在伟世通首席架构师王凯看来,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把技术向前推进,让普通消费者受益。燃油车很大一部分成本来自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结构,而新能源车的主要成本来自三电系统电控电驱电池,相比之下对新能源车成本的控制更好把控。且就未来而言新能源车无论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方面都会有质的提升,故障率也会比燃油车更低,未来汽车行业必将由新能源车担纲主角。新能源汽车就像一个“木桶”,任何细分领域那块“木板”缺了都不行,伟世通要起到桥梁作用,打造汽车行业“特长生”朋友圈。
中国自动驾驶的机遇与挑战
从产业规模上来说,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产销第一大国。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尽管各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布局正进行得火热,但在出行安全和智能体验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可塑空间。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伟世通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在2019上海车展上,伟世通展示了其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与可扩展DriveCore™自动驾驶平台的整合,包括从L2级到L3级的无缝切换,以及出色的人机交互体验等。该界面可提供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间的无缝转换,可有效针对多变的道路情况,为自动驾驶安全保驾护航。
除坚守安全红线外,伟世通还致力于不断提升车内智能体验和车外智能水平,升级中国用户出行体验。据了解,伟世通不仅全新打造了VX平台、包含新一代交互体验、OLED、高端曲面屏等座舱显示产品,带给用户最佳屏显效果,还通过创新的DICore TM、包含20.3” 4K全数字仪表,裸眼3D仪表等全数字产品,向用户直观展现了出色的立体视觉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业内观点愈发的认同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之间的匹配关系,但新能源车能否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最佳搭载平台,赋能自动驾驶,还有待伟世通等诸多企业共同努力为我们揭开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4/18022300230I70100505C3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