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上半年净收入大跌逾50%至9.7亿欧元(合10.8亿美元),营业利润达16.54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6%;营业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6.4%下降至5.9%。这与其国内竞争对手PSA集团形成了对比,PSA此前公布了8.7%的创纪录利润率。...[详细]
日产第一财季营业利润达16亿日元(合1480万美元),营收同比下跌13%至2.37万亿日元(合219.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0.1%;净收入暴跌94.5%至64亿日元(合5930万美元)。为了提高整体利用率,日产将在2022财年结束前将其全球产能削减10%。为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该公司还将裁员约12,500人。...[详细]
大众集团表示,尽管整体汽车销量有所下滑,但受大众品牌利润率更高的SUV以及保时捷和斯柯达品牌销量上升的推动,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大增30%。...[详细]
交付≠盈利...[详细]
由于主要市场汽车产量下滑,法雷奥上半年营业利润下跌近三分之一,但该公司表示,正按计划削减成本,实现全年目标。...[详细]
在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的17家海外车企中,约90%(15家)的车企排名均出现下滑的情况;而纵观2018年的海外车市,车企的利润下跌似乎呈现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有五大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些车企。...[详细]
(图片来源:宝马集团官网)盖世汽车讯 当地时间7月24日,宝马表示,为了支持电动车产能,其计划将其全球最大工厂斯帕坦堡工厂的锂电池产能翻倍。据了解,第四代电池将用于BMW X5以及X3这两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BMW X5 xDrive45e将于8月开始组装,X3 xDrive30e将于12月开始生产。宝马希望在2023年前推出25款电动汽车,其中将近一半车型为纯电动汽车。为此,集团投资1000万美元。宝马表示,锂离子电池包产能翻倍需要新增组装线...[详细]
因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重组耗费了大量资金,且对销量较高的多用途车进行了代价高昂的更新,福特第二季度净收入锐减86%至1.48亿美元,全球范围内营收达38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整体利润率下降了2.4个百分点至0.4%。...[详细]
倘若雷诺将在华晨和江铃投入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东风雷诺一家企业身上,采用这样单点突破的方式,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那其在中国的市场状态或许将是另外一种景象。...[详细]
美国是没有地方保护主义,但确有国际霸权无赖主义。 今年国际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中美贸易战”。在此大背景下,许多中资企业被卷入贸易战中,并遭到美国政府的无端猜忌,甚至打压。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年度国防政策法案:禁止公共交通机构使用联邦资金购买中国国有、控股或获得补贴的公司制造的列车和客车。不难看出,此法案的矛头直指在美国拥有该项业务的中国中车和比亚迪。 关于美国参议院,其被誉为...[详细]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盖世汽车讯 当地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公布了其今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为63.5亿美元,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净亏损为 3.89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 7.43 亿美元有所收窄;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4.08亿美元,即每股亏损2.31美元,虽然较去年同期每股3.06美元的亏损有较大改善,但是仍远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测。在公布财报后,特斯拉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12%。正是销量的大幅上涨和交...[详细]
7月24日,戴姆勒公司公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详细]
营业利润和净收入大跌的三菱恐怕难以实现2019财年营业预期。...[详细]
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选择在中国加快新技术研发的步伐,福特却始终在选择拒绝,决绝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愿望调整自己的产品线。 在中国,福特汽车已经逐渐偏离了轨道。为了加快中国市场的扩张,福特汽车近十年已经累计在华斥资数十亿美元,可当下却面临着销量下滑等多重困境,并给该公司全球业绩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2018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了37%,远低于整体2%的降幅。财报显示,该公司2018年在中国...[详细]
根据各车企官方发布的数据,盖世汽车整理出2019上半年12家跨国车企在华销量榜单,其中大众集团凭借近192万辆的销量成绩力压通用成为冠军,通用则以近35万辆的差距排在第二,日系三大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则占据了前五名中的后三个席位。上榜的12家跨国车企中,超半数车企(7家)上半年在华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详细]
尽管对造车新势力的质疑声音依然不断,但他们在今年上半年都还算交上了相对靠谱的答卷。...[详细]
7月24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汽车计划在全球裁员逾1万人,以帮助扭转业务颓势。...[详细]
从2017年开始,整个中国汽车转头下行,长城汽车也开始承压,今年情况更加恶化。...[详细]
现代汽车执行副董事长郑义宣正在寻求更多投资者的支持,以便正式接替父亲权利之际,足以启动一项全新的股权重组计划。...[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