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美insideevs.com网站公布的北美电动汽车(EV纯电动/PHEV插电式混动)销量情况,除了一系列的数据信息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应的电池供应商。销量排行前20车型中,对应的电池供应商有日本的松下和AESC,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 和SKI。北美电动汽车电池的供应商基本被日本和韩国垄断,其中日本厂商又占了上风。据数据显示,松下独占北美电动汽车电池市场56%的市场份额。加上日本AESC,两家电池厂商就占据了北美电动汽...[详细]
“未来五年是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黄金期,这给供应商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其中抓住机会的关键就是抓住消费者。瓦尔塔10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以往我们所做的是如何提供一流的产品,建立良好的渠道,而现在我们考虑的则是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在他们的汽车生活中起到关键性的角色!”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旗下瓦尔塔品牌已拥有130多年历史,进入中国十年间业务也可谓风生水起,而去年年底突然宣布要进行“品牌重塑“...[详细]
盖世汽车讯 2月下旬,特斯拉汽车发布声明称,从今年4月开始,其无线充电装置“免插充电系统”(Plugless Systems)开始发售。据特斯拉官方说法,无线充电装置可用于所有特斯拉品牌车型。该系统包含一个充电板,对接50安培线路,另外一个主要部件则是适配器。该系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充电时车辆停在充电板上,无论室内室外都可操作,适用温度为0至122华氏度(-18至50摄氏度)。从充电效果看,该系统相当于7.2千瓦二级线圈...[详细]
2016年3月1日,日内瓦——在轮胎世界里,Zero意味着无冕之王。1987年,作为倍耐力的第一款超高性能轮胎,P Zero亮相于传奇跑车法拉利F40之上,震惊了整个汽车王国。多年来,众多明星名流曾为P Zero拍摄过风格前卫的广告海报,也成为此系列产品历史上的华彩篇章。P Zero也象征着F1,这个名字用不同颜色标注在不同配方的轮胎上,装配于由世界最顶级的赛手驾驶的最先进的车辆上。所以对于倍耐力来说 ,P Zero不仅只是一款高科技产品。...[详细]
2016年3月1日,日内瓦——倍耐力创造了一项全新原配认证记录,自2015年迄今,日均获得一项认证。这一独特成就要归功于最佳适配策略,这家意大利公司亮相第86届日内瓦车展,一如既往地为那些至为荣耀和最受关注的车型提供定制轮胎:从法拉利GTC4 Lusso到兰博基尼Centenario,还有帕加尼Huayra Bc,迈凯伦570S GT和宝马7系,以及玛莎拉蒂Levante,捷豹F-Pace和奥迪R8 Spyder,此外,还包括一些概念车型,像是最新的乔治亚罗作品。为...[详细]
日前,米其林轮胎公司在印尼的合资橡胶厂开始谋划开工事宜。据了解,该橡胶工厂位于印尼的希勒贡,计划产能是12万吨,整体项目投资为4亿英镑(约合37亿元人民币)。据悉,该橡胶项目的总承包商是通伊欧工程公司。这个橡胶工厂由米其林控股55%,来自当地的一家合成橡胶公司控股45%,计划在2018年工厂建成投资。...[详细]
宝马和丰田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燃料电池技术和汽车轻量级组件方面有着密切合作,未来很有可能合作研发跑车,各自品牌也将通过这次合作推出新车型。在日内瓦车展前,丰田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迪迪尔·勒罗伊就公开表示,目前公司的三个项目都在顺利进行中,丰田和宝马两大公司都期待在研发跑车这个项目上有所合作。勒罗伊说道:“双方公司都在积极促成合作成功,我们都希望可以研发出一款跑车。我们已确定车身架构以及所使用的动力系统。...[详细]
对于新能源汽车,要么听得耳朵起茧、要么充满好奇心和陌生感、要么不感兴趣也不想了解。事实是,不管怎样,新能源已经浩浩荡荡的进入人们的视线,2015年国家就制定了许多和新源汽车相关的单独政策,除了传统车企外的其他跨界企业也纷纷进入新能源这个未知的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领域。相对于跨界造车的互联网公司或其他非整车企业,传统车企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所以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造车是把造车和造手机混为一谈,异...[详细]
201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进入为增长时代,总体同比增长率只有5.3%。而在豪华车品牌中,英菲尼迪却犹如一匹黑马杀了出来,销量同比增长了33.8%,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6倍。通常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英菲尼迪与东风合资后,国产促进了销量增长,但显然最重要的,还是英菲尼迪的产品本身素质过硬。3月1日我们就来到了北京某赛车场,着重体验了英菲尼迪在辅助驾驶系统领域的造诣。在活动上,英菲尼迪的培训师共介绍了十多项非常热门的辅助驾...[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加拿大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国际公司近日公布了今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下跌3%,预计2016年营业收入或将增长至346亿美元至363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麦格纳整体营业收入为85.68亿美元,前年同期为87.9亿美元,同比下滑了2.5%;连续经营部门净利润为4.83亿美元,较前年同期的5.16亿美元下滑6.4%。上季度,麦格纳的整车组装辆为25,042辆,前年同期为32,965辆,同比锐减24%;其整车...[详细]
3月1日,全新BMW 7系创享之夜在三亚举行,并发布两款新车型:全新BMW 730Li领先型和豪华型。由此,第六代BMW 7系已有六款车型在中国上市。全新BMW 730Li拥有10余项细分市场的独创科技。Carbon Core高强度碳纤维内核车身、无线充电、触控式导航系统、手势控制系统、智能触控钥匙、智能后排触控系统、自适应驾驶体验控制系统以及迎宾光毯等均为BMW 730Li的标准装备。同时,全新BMW 7系各车型的丰富的选装范围也成为同级之最,彰显了...[详细]
2016年开年,受传统销售淡季的影响以及市场大环境的制约,整个商用车市场较2015年年底,愈发显得“死气沉沉”。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产销快讯显示,2016年1月,国内客车市场延续了2015年的下滑态势,客车(含非完整车辆)共计销售46812辆,同比下降3.48%,环比下降37.03%。其中,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同比均有大幅增长,而客车市场占比最大的轻型客车却出现同比下降。1月份,国内轻型客车(含非完整车辆)共计销售31051辆,同比下降15.62...[详细]
2015年3月,德国传奇汽车品牌宝沃继承人Christian Borgward先生正式宣布德国宝沃重返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行列。时隔一年之后,德国宝沃汽车再次携旗下全新SUV概念车型BX5与BX6 TS重返日内瓦,以自信姿态在全球SUV车坛再掀波澜。在本次活动中,德国宝沃汽车集团全球CEO华立新先生表示:“在宝沃宣布崛起后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全新品牌标识的启用和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发布;推出了首款车型BX7及BX7 TS运动版;不久前还于香港宣布了亚洲...[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伟世通公司近日公布了其2015年第四季度财报,上季度该公司重新实现盈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大大超过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主要受益于电子业务营收增长。2015年第四季度,伟世通营业收入为8.09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的7.88亿美元同比上涨2.7%;营业利润则同比下跌2.6%至1.14亿美元;净利润为2,100万美元,2014年同期则亏损1.38亿美元。2015年全年,伟世通营业收入为32.45亿美元,前年同期为25.86亿美元,...[详细]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前,诺记(Nokian)轮胎公司承认其轮胎评测中的数据造假,并表示道歉。据悉,这家来自芬兰的轮胎公司称,为曾有过的某些“错误”表示遗憾。这些错误是指某些媒体所做的轮胎评测。在一份官方正式声明中,该公司发言人说:“我们道歉,并为曾发生的错误表示遗憾。这些已经成为过去时。”然后,他又补充道,诺记公司的轮胎“始终是安全的”。但是,芬兰的当地媒体指出,诺记公司暗地操纵轮胎测试数据已长达10年之久...[详细]
日前,帝坦国际发布年度财报称,其2015年销售额下跌26.4%,至13.9亿美元,经营出现大幅亏损。帝坦国际董事长兼CEO 莫里斯·泰勒(Maurice Talyer)表示,2015年为“充满挑战的一年”。由于美国农业、工程以及采矿市场不景气,导致该公司经营业绩下跌严重。在2015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上,帝坦国际名列第23位,2014年销售额为15.15亿美元。据悉,为了扩大轮胎业务量,帝坦国际不得不加强美国本土外的海外市场拓展,包括南美、俄罗斯...[详细]
有人将当前阶段形容为中国轮胎业的多事之秋,稍有风吹草动,企业便风声鹤唳。近日,山东中商风轮轮胎有限公司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轮胎世界网获悉,该公司因合同纠纷,被其炭黑原材料供应商告上法庭,最终被当地法院查封银行账户并冻结资产。这或许只是个合同纠纷案。但很多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却是:难道又一家轮胎企业要破产了?“一天不如一天”据此前获得的消息,中商风轮公司因拖欠员工工资,而导致众多工人聚集到公司门前集体讨...[详细]
2月27日,美国轮胎翻新与维修信息局(TRIB)公开表示,支持对中国进口卡客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该机构强调,低质进口轮胎持续增加,已经对美国市场和美国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据悉,TRIB正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一起,调查进口轮胎对美国翻新胎市场的负面影响。”TRIB没有透露与ITC的合作方式,也没在美国商务部日前举行的听证会上出面作证。但该机构表示,售价低于原材料成本的中国进口低质量卡客车轮胎,正在对美国的...[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