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盖世汽车网 渐凉 2010-12-23 07:32:00
核心提示: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领跑全球,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销量无法说明一切,但至少能初步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渐崛起的鸿图。不过,在欣喜于整个市场如火如荼之时,我们更应认真反思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所正面临的难题乃至困境。回望即将逝去的2010年,我们会发现,仍有诸多事件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历史上留下了浓灰色的一笔。

★遗憾之NO. 2

——本田“罢工门”

事件:2010年5月17日,本田南海零部件工厂数百名员工因不满工资低福利差,一同走向操场要求厂方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福利,停工开始。5月22日,本田公司开除两名带头停工的工人,并否定工人的提薪要求。由于不满意公司的答复,工人继续罢工。6月4日,在广汽总经理曾庆洪的周旋下,南海本田中方工人4日下午派出15名代表与资方就加薪额进行谈判,工人的月工资大约提高到2044元,罢工事件结束。同时,在本田中国的罢工影响下,包括为北京现代提供车身框架及零部件的北京星宇车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也相继出现罢工,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点评:本田南海零部件工厂的罢工事件,牵出的是一个有关“中国汽车产业工人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偏差”老生常谈的话题。根据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几近翻番,达到近9%,并高出整车企业利润率约2个百分点,为全球之最。同时有机构预测,2010年汽车零部件利润增幅将超过50%,平均销售毛利率将达到23%左右。可见,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非想象中糟糕,但工人通过长时间加班换取的报酬却难言不寒酸。

当前,依靠技术领先和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我国几乎已对核心零部件形成垄断,占据我国零部件市场近80%的份额。然而,在攫取高额利润和行业垄断后,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对待一线底层工人待遇上却仍按照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制定薪酬,并未作出行业表率积极改善工人待遇,实在令人唏嘘。在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发展成熟,中国市场跻身全球第一位置之时,中国的汽车工人却仍在生产线上为区区一两千元的工资日夜加班埋头苦干,谁之过?在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改观时,有关各方是否更应扪心自问,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人,对待中国工人?

透过本田“罢工门”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病,或许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外方对待中国产业工人的冷漠态度。而这种冷漠的背后,则是中国产业工人地位的悲哀和尴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CSR建设的真空和缺失。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2/22053606366271394806.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