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盖世汽车网 渐凉 2010-12-23 07:32:00
核心提示: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领跑全球,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销量无法说明一切,但至少能初步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渐崛起的鸿图。不过,在欣喜于整个市场如火如荼之时,我们更应认真反思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所正面临的难题乃至困境。回望即将逝去的2010年,我们会发现,仍有诸多事件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历史上留下了浓灰色的一笔。

★遗憾之NO. 8

——《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年内出台成泡影

事件:2010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以2004年会同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为基础,起草了《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之后,相关部门将汇总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部分具体条例进行适度修改与调整。然而被业界普遍期望能在年内出台的该条例,从目前来看,已成为泡影。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汽车召回.jpg" width="500"/>

点评: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也日渐引起重视。尤其是受丰田大规模召回的影响,业界对国内有关汽车召回方面政策缺失的担忧加重。在此背景下,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出台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期间,包括中汽协在内等机构也纷纷建言献策,希望进一步完善该召回条例的具体细则等。在业界普遍认为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整和修改后,希冀该条例能在2010年正式出台,但是截止到目前,其“难产”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该召回条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主要基于两点:其一,目前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只是部门规章制度,并无相关的法律法规作支撑,管理部门对企业没有强制执行权力,以致一些缺乏召回意识的企业出于种种原因考虑不愿实施召回或未能及时充分地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其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产品召回的批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公布的数据,2010年前至11月,中国各大汽车厂家在国内实施召回近百批次,而在2009年和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近50批次和近30批次。正是由于高频率的召回,如果再不出台强制执行的召回政策,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召回法规相比,该召回条例在对企业的处罚措施和力度仍不可同日而语,但仍是一次非常值得肯定的立法进步。只是,希望该条例能尽快出台,不能沿循汽车三包政策拖宕至今仍未出台轨迹。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2/22053606366271394806.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