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汽车业今年盈利料增一成

据港媒报道,内地股市偏软,但国企指数先跌后升,可惜成交额不足。而1月汽车销量急降,对汽车股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预期汽车今年销量难大升,成本有望下降,内地汽车股盈利应可保持增长。国企指数开市下跌106点后开始反弹,全日倒升62点或0.5%,收11467点,逾半数主板H股录得升幅,只是成交额降至147亿元,反弹成交缩,总令人担心后市。而红筹指数跌11点或0.3%,收4102点,成交额不足50亿元,下跌主要是内房股股价由天堂跌落地狱...[详细]

2012-02-14 08:39:22

江淮变局:“左氏春秋”谢幕

已经深深镌刻上了左延安烙印的江淮汽车,在失去“灵魂人物”后,未来将要何以为继?...[详细]

2012-02-08 03:12:00

迈锐宝,雪佛兰产品结构转型的关键一步

不出意外的话,上海通用雪佛兰品牌的首款中型车迈锐宝就将于本月中旬正式上市。前期的一系列营销造势以及直接切入竞争激烈的中高级轿车市场,迈锐宝收获了不少关注,一些潜在购买者已经翘首以待。 通用或者说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就已经无需多加赘述。2011年这家公司以同比增长18.5%,总销量达到123.15万辆的业绩再次超越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大劲敌,后两者的销量分别为116.58万辆、103.49万辆,稳坐市场头把交椅。这一年...[详细]

2012-02-03 01:23:00 原创

程远:本土自主企业为何争相合资?

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萨博收购案并未因为萨博的破产清算划上句号,“二庞”收购失利,反而刺激了更多中国企业的收购热情,包括一些鼎鼎有名的中国大汽车集团,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争购萨博的理由是:在中国做汽车很赚钱,而大家预期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即使按照最保守的4000万辆计算,未来市场容量还要增长一倍多,况且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7000万辆的预测数据摆在那里,谁能不为之心动?中国车企虽然表...[详细]

2012-01-31 08:33:19

谁能成为未来中国的“三大”汽车公司

新工厂不断投产,新项目不断奠基,新资本不断涌入,这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全世界的淘金者蜂拥而来。不过,2011年中国车市的表现,令这些淘金者大失所望。虽然乘用车市场整体还有7%左右的增长,但是这让已经习惯了中国车市每年百分之二三十增速的汽车行业很不适应。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疯狂的增长之后,中国车市在2011年似乎一下失去了动力,前11个月,全行业增长不到3%,单季甚至出现了10年来罕见的负...[详细]

2012-01-31 08:23:30

顺势而为恪守本源 解析东风力

2011年12月10日,身处中部的武汉,冬天总是比南方其他城市要来得更早一些,一个黄历上吉利的日子,当年第100万辆的“东风”双飞燕新车A60在东风乘用车公司(下称“东风风神”)总装车间下线。更早一些时候,11月24日上午,东风汽车公司(下称“东风公司”或者“东风”)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和总经理朱福寿一行低调前往大连,在一汽集团的家门口,洽谈英菲尼迪国产落户东北事宜。继2008年洽购哈飞汽车项目不了了之之后,东风再次把扩张...[详细]

2012-01-30 08:14:27

程远:该是对外资整车制造说“不”的时候了

日前国家对外资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产业政策由“鼓励”变为“允许”,有媒体认为这是“国家对汽车合资政策的重大调整”。仅从字面理解,似乎二者有原则性差别,但结合中国实际看,其实并没有本质不同。我们知道,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虽然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汽车大市场”,但那时还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大市场。中国企业哭着喊着要与人家合资,人家就是不肯下嫁。神龙公司是当年国家唯一批准按照“经济规模”建设的...[详细]

2012-01-19 08:14:08

校车安全需硬件完备 更需安全意识提升

网络空间的“神车”一词由来已久。一款车冠以“神”的名号,那就应该完美无暇、能力超凡,也必须要有人来膜拜。在人类社会,各个族群往往有自己供奉的神明。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因为信仰不同而发生的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现代汽车社会,车坛群雄争霸,不同车系的拥趸者也自然会造出自己的神明。在神灵杂处的场合,战争不可避免,一如古希腊神灵谱系之中,各路神仙争斗得不亦乐乎。古希腊神话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凡人打仗...[详细]

2012-01-17 08:38:47

汽车“零事故” 需工程师更努力

工业时代的技术派向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前瞻型,致力于未来。比如谷歌开始试验无人驾驶车,本田的御用机器人阿西莫展示着本田拥有远比现在的汽车更先进的技术;另一种是实用型的,专注于现在,如何将实验室的技术工业化并走入千家万户,将已经运用的技术进一步提升,这往往都需要汽车工程师几代人的努力。日产汽车在2011日产技术说明会上,则用一种更为接近生活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实用领域的新技术。“零事故”,安全的极致...[详细]

2012-01-17 08:13:39

部分本土汽车品牌终将出局

新工厂不断投产,新项目不断奠基,新资本不断涌入,这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全世界的淘金者蜂拥而来。不过,2011年中国车市的表现,令这些淘金者大失所望。虽然乘用车市场整体还有7%左右的增长,但是这让已经习惯了中国车市每年百分之二三十增速的汽车行业很不适应。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疯狂的增长之后,中国车市在2011年似乎一下失去了动力,前11个月,全行业增长不到3%,单季甚至出现了10年来罕见的负...[详细]

2012-01-17 08:12:50

程远:莫把校车引入歧途

不像过去发生的其他交通事故,舆论不久就归于平静,即使如动车追尾、煤车压人这样骇人听闻的重大事故, 也还有个“完”,而舆论对校车事故的关注,则像长流不息的喷泉,讨论不止,令人始料不及。当然,孩子既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人们格外关心也属正常,但是现在关于校车的讨论,实际已超出校车安全的范畴,正在一步步向市场和利益分割贴近,难免有点跑题。上月初我们曾就校车安全问题发表过看法,认为《“问题”校车的“问...[详细]

2012-01-16 09:10:26

程远:由一汽大众年终奖看合资政策弊端

程远有话就说:年终已到,“年终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份网传“内部PPT”爆出一汽大众“27个月工资年终奖”内幕,让其成为“高薪高福利”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企业如比亚迪(002594,股吧)等的年终奖却被曝为零。就目前已“曝”出的情况看,合资车企普遍很好,年底发20多个月工资的不乏其“人”,而自主品牌企业则整体陷入困境,这还是在合资企业大肆挥霍,本土企业极度压缩开支,包括事关企业前途的研发费用、品牌推广...[详细]

2012-01-09 08:13:45

自主合资双降 长安汽车难改观

持续走弱数月的长安汽车,11月再次迎来同比销量下滑,当月销售汽车14.39万辆,同比下降22.3%。经历了三季度业绩大幅跳水的长安汽车,四季度恐将继续恶化,状况堪忧。销量数据显示,长安汽车本部以及河北长安、南京长安销量大幅下降,几大微车主要生产基地持续走弱,凸显出长安微车在今年市场下滑时承压严重。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下称长福马)以及江铃控股有限公司销量继续保持下滑态势,长安汽车四季度业绩...[详细]

2011-12-31 08:27:59

2011汽车经销商惨淡经营 分化更趋明显

车市不好 个体经销商难以支撑又到岁末年终,回顾2011年,相对于去年欣欣向荣一路走高,今年可用“惨淡”二字形容,增速创12年新低。曾激情似火的经销商在这一年更是被泼了冷水,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倍感寒意。“今年整体车市销量不温不火,往年金九银十畅销的时候,在今年也是表现平平。另外今年的优惠幅度比起往年也更大,有的车一次降一两万成为正常的事情,有些车型的价格甚至只能保底,这也导致我们从中获得的利润大大减少了。...[详细]

2011-12-31 05:12:00 原创

程远:“合资自主”汽车不能自欺欺人

上月底落幕的广州车展,虽是本年度汽车业最后的盛宴,但因受今年车市冷落以及对后市亦不看好的影响,车展上亮相的真正的新车型并不多,但是合资自主品牌却异军突起,成为车展上最为瞩目的奇葩。显然,“合资自主”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联想跨国公司从开始消极抵制乃至反对,到突然表现出极端的积极态度,这巨大转变不由令人疑心骤起。大家知道,中国汽车业为了实现“高起点”,采取建立合资企业方式,达到 “市场换技术”的目的...[详细]

2011-12-29 09:20:24

现代汽车成丰田最大的竞争对手

现代汽车集团迅速抢占全球市场的表现如何,可以通过各国对汽车品牌的评价体现出来。2011年11月,美国汽车媒体发布了一项品牌评价调查结果,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首次获得“A ”,力压本田和斯巴鲁的“A”而荣登榜首。该调查从市场份额、价格稳定度、客户忠诚度、库存时间等8个方面,对各品牌做出综合评价。客户对汽车本身的评价也很高。2009年,现代“Genesis”荣获美国最权威的“北美年度车型”称号。该称号授予每年在北美市场推出的...[详细]

2011-12-29 08:17:26

陈清泉: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挑战与机遇

我从事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四十多年了,亲身经历这四十多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时起时伏的坎坷历程,也想谈谈我个人的感受。电动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电动汽车的功能、主要零部件、生产方式、产业链等和传统汽车有很大区别。因此,不能再用传统汽车的眼光来评价电动汽车。我们一定要用开放的思维和坚定的勇气去迎接挑战。电动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一个储能工具,是一个可以跟风能、太阳能结合的能源体系。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电...[详细]

2011-12-27 08:32:47

年终盘点:2011年中国车市,政策踩下急刹车

2011是中国车市急刹车的一年,这让许多竞争者很难受,没有“系好安全带”的企业甚至遭到重创。而大力踩下这脚刹车的现在看来主要是该行业今年开始的一些政策变化。始于年初的小排量购置税优惠取消被认为是导致今年车市增速骤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一起取消的还有汽车下乡优惠以及汽车报废补贴,这两项对销量拉动作用相对较小的政策。事实上,今年车辆购置税优惠的取消本身对车市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是对至今仍保持高增长的大排量...[详细]

2011-12-26 08:30:28 原创

2011,中国汽车重回冷静之年

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促成了中国汽车市场最为疯狂的两年,在政府的“得力”干预下,中国新车市场膨胀至全球第一。全球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都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本土自主品牌车商则同样不甘人后地大肆攻城略地,布局产能、扩充产品线,疯狂之举时有表露。2011年,市场整体出现超预期的下滑,刚好让中国汽车借势重回冷静。不出意外,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年将以低于5%的全年增幅收官,创下十年来新低。这对于尽显浮躁之风的中国汽车而言...[详细]

2011-12-23 01:13:00 原创

通用“冷酷无情”:萨博破产 欧宝自危

虽然萨博已有的平台技术并不会对通用在中国市场的车型形成正面冲突,但通用也不愿冒一丝风险让中国企业掌握萨博技术,宁愿将萨博扼杀在垂死挣扎的边缘,这便是商战中通用流露出的冷酷无情。欧宝如若被出售,通用对萨博的钳制经验很可能也将嫁接到欧宝身上。 ...[详细]

2011-12-21 00:33:00 原创
正在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