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Capgemini Invent于近日宣布,该公司发布了智能移动互联,这是首款面向汽车业的全球高端综合性方案。Smart Mobility Connect结合了战略、技术、人工智能与分析及Capgemini Invent的设计专业技术,帮助车企识别新业务机遇,加速执行速度并提升客户满意度。Capgemini Invent的新款定制化方案可利用其三大支柱产品为用户提供移动生态系统服务。三大支柱产品组成了该集团的“用户引擎”,前者是一项技术框架,有助于推动用户参与度平台的执行。...[详细]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宣布要将初创公司Zhilabs收归旗下,助力其从4G网络向5G网络的转型。Zhilabs将在未来3年内获得三星电子的大笔资金,致力于5G、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元件或生物制药技术。三星电子宣布未来将把握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拓展并投资其他业务。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技术与互联汽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后者需要持续调整,并与低频率5G服务实现网络互联。人工智能还能被用于分析用户交通信息并持续追踪其正在使用的各类应用。5G将助力多项服务,其在数据传输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SafeRide Technologies是首个提供多层确定性、启发式异常侦测及威胁预防方案的车载网络安全公司,该公司将在NVIDIA DRIVE平台上演示vXRray AI技术。SafeRide的vSentry™ AI方案是一种行为剖绘及异常侦测软件,可利用SafeRide的vXRay先进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技术,可提供额外的车用级防护层,抵挡未知的网络攻击。SafeRide的独家技术可侦测外部行为,无需用到车载计算机与车载网络,可探查并预防零日攻击。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近日宣布,其将与业内伙伴方将蜂窝式通信整合到V2X系统中,作为其智能移动行业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类车辆通信将被用于传输实时导航交通信息及提前向车辆发送危害提醒信息。早期预警系统需要智能车载系统纳入到车用电子系统内,旨在探查驾驶员及乘客的行为,并利用特殊的车载无线网络信号告知周边车辆这一情况。早期预警系统需要智能车载系统纳入到车用电子系统内,旨在探查驾驶员及乘客的行为,并利用特殊的车载无线网络信号告知周边车辆相关情况。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目前,各行业个对网络互联的需求巨大,然而,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激增。许多车企纷纷将注意力放在竞争优势,而非安全性上。在许多情况下,车企所面临的决策是用安全性换取简单易用、便利等“竞争优势”上。车企在各类传感其上花了大把的钱,但对安全性却不太上心,这就导致许多车载系统都利用CAN总线,且其内部系统的架构制作并无显著变化,导致漏洞越来越多。由于业内缺乏相应的法规或强制令,导致对互联车辆的安全性及功能缺乏关注。威胁分析不止能探查既定系统的威胁,还能探查对其防护发起的攻击。详见正文。...[详细]
世界上每家汽车制造商都在计划生产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电动汽车,但是他们却基本上都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制造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详细]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矿山开采公司NextSource Materials与一家著名的日本石墨贸易公司- Japanese Partner签署了为期十年的约束承购协议,NextSource Materials将每年向其购买20,000吨Molo SuperFlake®石墨,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阳极。...[详细]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加拿大电信行业领导者贝尔集团(Bell)宣布其是加拿大第一家为福特和林肯车型提供其网联汽车-内置服务(Connected Car – Built In service)的无线服务商,该项服务将让福特和林肯车型实现内置Wi-Fi热点。...[详细]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公布了苹果公司最新专利申请-“转化器架构”(Converter Architecture),该专利讨论如何将高压电源的功率转换为较低电压,与汽车系统密切相关,可确保乘客享受舒适的驾驶体验,保证汽车空调、GPS和信息娱乐系统等有足够的电力运行。...[详细]
据外媒报道,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长安汽车(Changan Automobile)已经选定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为其汽油颗粒过滤器(GPF)供应商。康宁DuraTrap® GC汽油颗粒过滤器将集成至长安下一代车型的排放控制系统中,以帮助减少颗粒物排放,让长安能够满足即将实施的“国六排放标准”(针对中国轻型汽车排放)的要求。该供应关系基于双方长期良好合作而达成。...[详细]
据外媒报道,氢燃料电池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一环。燃料电池更像内燃机,因为高效能的氢燃料电池可利用可逆电解化学反应来生成电量。该燃料更为环保,其生成物只有电、水和热能。氢能源的成本向来很高,但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增,导致氢气的价格比之前便宜了许多。如今氢气的成本比汽油低。氢气的储存具有挑战性,因为氢气是一种气体,这势必导致储氢要占据大量的空间,且需要壁厚的大型储罐,但许多公司以成功研制了一种系统,可供商用车使用,依照氨气的应对方式来运输氢气。此外,目前的氢气基础设施并不强大。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Haydale宣布,公司获得了Niche Vehicle Network的研发授权,旨在研发一款石墨烯强化版车用钣金件。相较于当前的工装模式,该公司正设法缩短其循环周期,在降低其重量的同时提升部件材料的性能。Haydale牵头的企业联盟将获得12万英镑(约合156,792美元)的资金支持, Briggs Automotive Company(BAC)公司及Pentaxia公司也加入其中。该笔资金将用于研发,Haydale在先进预浸材料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Larson Electronics发布了一款轻量化、无钻孔磁钢安装板,该产品可被用于配有LED制动灯功能的2017款及后续新款Ford F250、F350、F450和F550 Super Duty铝车身皮卡。Larson Electronics推出的MMP-FSD-2017-LED是一款无钻孔磁钢安装板,适用于带磁性安装基座的车灯,其安装时无需钻孔。MMP-FSD-2017-LED可提供操作人员可靠、结实的平台,适用于各类磁钢基座车灯。该款磁钢安装板可被用于各类带磁性基座的车灯。...[详细]
据外媒报道,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研发出来一种合金催化剂,既能减少铂金属的使用,又能在燃料电池测试中使燃料电池保持良好状态。据测试结果显示,研究人员的催化剂由铂合金与钴合金纳米粒子制成,在活动性和耐久性方面均超过了美国能源部(DOE)制定的2020年的目标。...[详细]
据外媒报道,无线充电领域先驱WiTricity宣布,其已与中国汽车一级供应商安洁无线科技有限公司(Anjie Wireless)达成了知识产权授权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安洁无线将获得WiTricity的专利磁共振技术以及业界领先的设计,以研发高效电动汽车(EV)无线充电系统,并将此系统进行商业化,出售给中国市场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品牌。...[详细]
据外媒报道,Wallbox引入了新款家用型电动车直流充电器,该设备采用了人工智能及语音识别技术。该公司还发布了语音识别与人工智能软件,可简化电动车充电管理并新增了重要的升级功能,可适用于家庭及公共区域内的充电系统,还涵盖了在线支付功能。新款Wallbox是一款轻量化、紧凑型产品,可与家庭配置相匹配。该设备外形设计定位高端,提供全新的设计理念,预计首款产品将于2019年的年中发售。Wallbox可自动管理车辆的充电,并新增智能层,实现车辆与家庭电网间动态的载荷平衡。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北大学发现了一种新方案,可降低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一氧化氮排放量,该过程设计将该气体与空气搅浑形成漩涡状,作为发电工艺的重要一环。该研究有助于推动氨研发,将其用作汽车、飞机及发电设施碳基燃料的替代性燃料。氨气与汽油、柴油和氢气及甲烷燃料混合后,可被视为新燃料,旨在降低碳基燃料的比例及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将氨气用作纯燃料源则仍存在技术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燃烧时,会生成大量一氧化氮,该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团队发现,两股氨气与一股空气混合后,其燃烧后的一氧化氮排放量较低。...[详细]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自动驾驶模拟初创公司Cognata在由Scale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一轮融资中成功筹集1850万美元,该公司表示新筹得的资金将用来扩充技术团队,帮助其他公司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部署,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地进行商业扩张。...[详细]
据外媒报道,Cohda Wireless和ATC I BRAUMS达成协议,旨在加快车联网技术整合到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及全球管理系统的整合速度。ATC与Braums将合作交通管理系统及基础设施。在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各方将启用系统整合,从而实现ATC提供的悉尼协调自适应交通系统控制器与Cohda V2X通信平台的整合。如今已部署在澳大利亚的各十字路口处,这是一款全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可优化交通流,目前已在全球27个国家的180座城市内运行。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欧洲新能源车博览会eMove360°上,即专为移动出行4.0举行的国际贸易展销会上,科思创(Covestro)凭借其世界首款用于耐光聚氨酯涂料的生物基固化剂,荣获材质设计技术大奖。...[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