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落幕,从数据来看,双十一交易额突破571亿元,覆盖了 217个国家和地区。原本在国内被定义为充分屌丝气息和悲催氛围的“光棍节”华丽丽地升格为“购物狂欢节”,甚至是成为全球性质的购物狂欢。但在繁华的数 据背后,隐秘的鲜为人知的幕后同样值得探究。在较为细分的汽车电商领域,双十一过后,数据的游戏便开始变得更加有趣了。本文希望将目光聚焦在车载导航(DVD导航)细分领域的双11狂欢,剖析该细分...[详细]
丰田FCV的发布重新引发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的争论,但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它们其实都属于未来技术——它们真正的普及还得至少十年,多则二十年。因此无论是纯电动还是FCV,现阶段仍然是概念多于实质。先期上市的车型,也只能算是小范围的拓荒者而已。日前两大佬减持特斯拉,应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10-20年之间,车用能源技术到底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同样存在争论。这里面争得最多的,无疑是到底该基于传统能源技术深度挖...[详细]
11月6—8日,2014年汽车产业与职业教育对话活动暨第十一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在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并得出如下结论:“如何培养出适合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精英型蓝领人才,是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在两三年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据了解,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模式创新”。活动由教育部职成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部...[详细]
混合动力作为汽车技术,与想象力有何关联?那我们就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没有丰田的混合动力,世界会是怎样。因为混合动力在诞生的年代不是必然,而是偶然。面向未来的丰田混合动力技术是的,混合动力这个词在当年也不是一个标准名词。丰田的混合动力项目组得到的研发课题也不是攻克“混合动力”的科研项目。他们的目标非常直接:做21世纪的汽车。尽管在汽车领域近30年的发动机技术上,日本从来没有落后过。丰田汽车高层依旧在1994年...[详细]
5年前,笔者曾经采访过当时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松井秀司,他给笔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1986年,当大学毕业三年丰田公司员工松井秀司第一次来到中国,辽阔的天安门广场以及这个国家庞大的自行车人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汽车不多,不过感觉好像1/3都是丰田车,就是最老的那种皇冠。”时隔20多年后,他却说,“今天中国街道上跑的车多了很多,但是丰田车的比例下降了”。差一点就让人忘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丰...[详细]
受制于传统汽车销售模式的先天不足,买车贵、修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直到今天汽车传统线下销售模式依然和十几年前一样,主要由4S店销售和二网销售两种模式组成。而随着汽车社会的推进,互联网大潮的更迭,两种传统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4S模式由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优势难有建树。而二网销售模式则难以保障服务质量和配套售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互联网身上。希望互联网可以像颠覆其他行业一样重新创...[详细]
近期,2014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召开,该论坛以“智能城市与汽车产业:中国与世界”为议题,汇聚了政府官员、市领导、汽车行业领袖及知名学者,共同把脉中国汽车产业。本次论坛诸多学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盖世汽车网将其摘录如下,供业内参考!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董杨先生所做的题为“政府政策、城市规划与汽车产业”的报告内容: 中国汽车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了产销第一大国,而且我预见未来的...[详细]
“这车在XX网上不是报价XXX吗?”“那个只是指导价,实际是拿不到的!”“这款车还能便宜吗?”“我要请示下我们销售总监!”……谈判的过程才刚刚开始,这种过程每个询车买车的人都经历过。汽车消费市场销售模式依然相对传统,主要有汽车4S店销售和二网销售两种模式。集销售、维修、服务一体的4S店营销模式,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产物。但是随着其长期作为中国汽车销售的最主流模式,由于盲目扩张加上管理不善,先...[详细]
首款国产车型为什么选择路虎揽胜极光?国产极光将采用什么发动机?奇瑞、捷豹路虎或缺乏或根本没有合资经验,将如何确保捷豹路虎国产的顺利进行以及合资公司的后续发展?明天(10月21日),经过两年建设的中印合资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即将投产,这也预示着高档车品牌——捷豹路虎国产之路正式开启。近 年来,作为在中国市场增长迅猛的高档车品牌,捷豹路虎的国产广为关注。因此,在奇瑞捷豹路虎本土化正式启幕之前,中国经济网汽车围绕众多网...[详细]
9月1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数据表示,今年发改委共查处330多件价格垄断案件,涉及外商的只有33件,仅占10%,虽如此却引得外国商会抨击评论。从趋势不难看出,在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汽车反垄断已提上日程,虽然需要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但这是市场健康、有序、公平运行的条件。今后,反垄断的阶段性成果将使耕耘中国汽车市场的厂商及经销商格局发生很大变化。汽车行业的玩法已然改变,传统的厂家授权4S店卖车的商业模式虽不会...[详细]
目前在中国市场,石川岛为大众2.0T和1.4T配套,月供应量达到4-5万台;三菱重工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上海菱重,每个月也有3万多台的供应量,客户涵盖了宝马、长城等。既然有如此成熟、可靠的日系涡轮增压供应商,为何日系整车厂却无动于衷?大众成功“洗脑”中国消费者欧盟法规严苛倒逼小排量 涡轮增压“你目前看到的车型产品,可能是3-5年前规划的结果,而通用技术战略的选择,甚至要追溯到十年前。”该市场总监说,“丰田、本田和日产等日系车...[详细]
很多人都说日本车企没有把最好的车型拿到中国来,也有人说日本车的品质分三六九等,而最次一等的就是在中国制造的。抱着这些歧视性的疑问,借中秋假期我踏上了日本之旅,要看看日本人到底有没有“歧视”中国人。我的目标就是丰田,这个日本最大的品牌,到底有什么隐藏着的秘密。说实话,在没去过日本之前,本人对丰田品牌还带有一定的“歧视”,这种感觉与民族情结无关,而是对造车理念的一种不认同感。但当我来到东京之后,看见满...[详细]
8月份汽车产销数据一公布,自主品牌"十二连降"的消息成为多数汽车类媒体的"头条"。客观地讲,自主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已成事实,"消费升级"、"总体增速放缓"以及"合资品牌价格下压"成为公认的原因。但包括中汽协在内的多个行业机构,将自主品牌下滑的棒子,更多打在"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头上,却大肆强调"长安、上汽"逆市上扬的"亮点",着实有失公允。如果从产销增速和利润角度来看,大集团过度依赖合资品牌的现象,不仅...[详细]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雷克萨斯NX全球首发,近日,这款极富艺术感的紧凑级豪华SUV又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首秀及鉴赏会,诚然,这款车从里到外都是卖点,然而细心的人知道,这是丰田第一款面向中国推出的涡轮增压车型。前些年,涡轮增压的势头如日中天,欧系、日系的传统技术,被圈内极端人士批驳得一文不值;这些年,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愈演愈火,又有甚者提出即便混合动力是丰田的王牌,但丰田仍然在传统技术上没有作为。NX的首发,...[详细]
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不合理的暴利是难以容忍的,但长期以来,受现有特殊政策照顾,进口车企在中国以特殊的方式挣得盆满钵满,却理直气壮、心安理得。现在,是破解暴利问题的时候了近期,针对进口汽车品牌的反垄断调查正如火如荼,把进口汽车暴利问题再次摆在公众面前。有媒体发布调查称,同款进口汽车在中国卖100多万元,而在美国的价格仅约合人民币35万元,其中间差价可达3倍甚至更多。通过一组国内外车价的对比,进口车在国内...[详细]
当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之后,人类的工业革命才推向了高潮。实际上,蒸汽机并非瓦特发明,蒸汽机本身也并非当时代的高尖端科技。工业革命被蒸汽机所推动,实际上是热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蒸汽机从开始机械效率只有6%,提升到30%,再到内燃机的出现,单缸发动机发展到多缸发动机,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才是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在上个世纪,发动机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产品的动力指标。那个年代,6缸、8缸、10缸发动...[详细]
2013年可以说是丰田品牌年轻化元年。不但为中国年轻消费者量身订做了两款专属车型——新威驰、致炫,随后更是启动“步步向前”主题品牌活动,为年轻人搭建追逐梦想的舞台。在丰田打造的T-PARK线上互动平台,年轻人可以尽情展示在音乐、运动、涂鸦上的天赋,而丰田也不遗余力的喊出“步步向前 我是丰田”口号,期待和年轻人拉近距离。丰田用变革和过去沉稳的风格说再见,事实也证明这一切正在为丰田赢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从销...[详细]
盖世汽车讯 8月29日,盖世汽车网从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获悉,第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于当天正式出炉。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纯电动车从此次发布的车型目录来看,纯电动汽车中,入选的乘用车只有17款,包括江淮和悦iEV、北汽EV200、北汽绅宝EV、北汽威旺307EV、比亚迪e6、腾势、东风启辰e30、v3菱悦纯电动轿车、奇瑞瑞麒M1EV、奇瑞eQ、上汽荣威E50、通用Springo...[详细]
曾贵为美国总统座驾的凯迪拉克,虽同样拥有百年历史,但长久以来偏安一隅,品牌力等各方面均无法与宝马同日而语。凯迪拉克ATS以及其长轴距版车型ATS-L又能拿什么来对标宝马3系?去年,上海通用旗下高档车品牌凯迪拉克在广州车展上推出了其全新车型ATS,“毫无顾忌”地将竞争对手锁定宝马3系。如今,ATS-L长轴版车型又再次对宝马3系发起了挑战,此次针对的则是宝马3系Li。以优异动力和操控性能著称的宝马3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入门级高档轿车...[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