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驾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这是该公司成立两年来完成的第三轮融资,至此上海时驾累计融资金额近亿元。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增产能涉及的厂房、设备等一系列资本开支及配套流动资金支持。
舍弗勒全新机电一体化后轮转向系统已投入量产,应用于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新一代纯电SUV上,为车辆提供更好的转弯灵活性和卓越的城市道路操控性。
盖世汽车由京西重工方面获悉,其于近日新增欧洲知名汽车集团线控制动项目,项目包含2-BOX和1-BOX,规模达16亿元人民币。
去年6月,小米旗下海南极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入股该公司;同年8月,在同驭汽车2亿元A+轮融资中,小米产投与东风交银联合领投。
NHTSA在8月1日表示,该机构已经开始对28万辆新款特斯拉Model 3和 Model Y的转向控制和动力转向失控故障进行调查。
该工厂总投资4亿元,已经完成第一期产线建设并开始投入生产,且将于今年内完成第二期产线的建设,并启动线控制动产品的量产。
富士康将收购其集团旗下的采埃孚底盘模块股份有限公司50%股份,届时双方将在乘用车底盘系统领域建立同比例持股(50:50)的合作伙伴关系。
本轮融资完成后,爱思盟将继续加速在汽车线控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落地,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制动方案。
京西重工宣布,该公司与ClearMotion科力梦行联合推出的全新主动悬架技术正式与某国内新能源头部品牌达成合作,为其生产供应主动悬架配件。
采埃孚集团宣布,其与零跑汽车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乘用车智能底盘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前瞻性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智能底盘产品。
京西智行成立于2022年7月20日,同年9月16日,成功收购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下称“京西重工”)55.45%股权,后者为全球领先的底盘系统研发和生产经验的全球化公司。 ...[详细]
比博斯特已经搭建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实施路线,全流程保障产品规划顺利落地,在2025年为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全栈线控底盘解决方案。
根据该主机厂规划,项目生命周期为8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1.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6月开始量产。
自2023年5月29日起,特斯拉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 Model X 、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 ...[详细]
在2023上海国际汽车展期间,汽车与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与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签订量产合作协议。
4月10日,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BIBO比博斯特(上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博”)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蔚来资本、东方嘉富联合领投,合兴汽车、毅达资本跟投。 ...[详细]
3月7日,悠跑科技在“UP DAY 2023悠跑体验日”上重磅发布了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
均普智能日前透露,公司与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供应商达成超亿元人民币的线控制动项目订单,涉及核心智能刹车制动模块。
2月21日,千顾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及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正轩资本、小米战投战略投资,厦门建发、大华创投、易瓴创投跟投。
1月18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智能”)与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宜春市举行一体化智能底盘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哪吒汽车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智能签署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一体化智能底盘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探索滑板底盘技术,首款搭载CIIC的车型最快将于2024年底面世。 ...[详细]
智能转向系统供应商擎动转向已于近日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长新致远资本、美御资本、浩数创投、顺联资本,资金将主要用于擎动转向的冗余型电驱动单元、R-EPS以及线控转向系统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和高端研发人才的引入。 ...[详细]
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壁虎科技”)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约7.65%,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220万人民币增至1568.42万人民币。 ...[详细]
12月14日,千顾科技宣布其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智造工厂已于近日正式落户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11月份,公司空气悬架系统新增7个正式定点项目,包括前空气弹簧总成、后空气弹簧总成、集成式空气供给单元(气泵、阀体、ECU 一体化)的研发与制造,预计于2023年Q3陆续批量交付。 ...[详细]
特斯拉已经在10月11日发布了新的OTA更新,旨在重新校准该系统,从而更好地检测转向助力扭矩。
10月30日,宁德时代与VinFast宣布签订全球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CIIC(宁德时代一体化智能底盘)滑板底盘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此次合作标志着现代摩比斯的模块技术和专业知识得到了世界顶级汽车品牌之一的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将在线控转向产品等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采埃孚集团首次在亚太区开展线控转向业务合作。
汽车供应商海拉(Hella)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量产就绪的线控转向系统解决方案。借助这项技术,转向命令完全以电动方式传输,无需机械或液压部件的帮助。
8月2日,智能新能源汽车底盘线控与主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英创汇智”)宣布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上汽集团旗下的恒旭资本和奇瑞集团旗下的瑞丞基金领投。 ...[详细]
海拉将在其位于德国利普施塔特(Lippstadt)的总部开发该电动制动踏板传感器,预计2025年海拉将在欧洲在开始量产,并最先向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产品。
凭借母公司耐世特和大陆集团的技术构建模块,合资企业CNXMotion通过两个新的软件功能扩展其制动转向(Brake-to-Steer,BtS)技术,为不同形式的电动助力转向和线控转向系统提供备用安全层,适用于各个驾驶自动化SAE级别。 ...[详细]
EPB能以其出色的性能为整车带来诸多优点,比如通过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以提高燃油经济性。此外,在紧急制动时EPB能够提供后轴防抱死功能,极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5月19日,线控底盘系统方案商利氪(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氪科技)宣布完成A轮、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2亿元人民币。
备受期待的2022款梅赛德斯-AMG SL级系列豪华跑车将采用天纳克(Tenneco)Monroe®智能悬架产品组合中的两种最新智能悬架技术。2022款梅赛德斯-AMG SL级豪华跑车是标志性SL系列车型的第八代,将配备天纳克CVSA2半主动悬架或集成CVSA2/Kinetic®悬架。 ...[详细]
5月13日,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在一份文件中表示,该公司出售了700万股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的股票,价值约为1.882亿美元,合每股26.88美元。据悉,福特目前持有Rivian 8,690万股股票。 ...[详细]
Canoo预计,第二季度其运营费用将在9,500万美元到1.15亿美元之间,资本支出将在8,500万美元到1.05亿美元之间。
该项目将分两期完成,一期主要打造8.7万平方米的厂房及办公研发大楼,二期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EAS空气悬架系统和EDC电控悬架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110万套EAS空气悬架系统、260万套EDC电控悬架系统的产能。 ...[详细]
滑板底盘公司PIX Moving 宣布完成了近亿元的 Pre A+ 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不具名的产业投资人独家投资。据悉,最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智能滑板底盘制造规模,以批量交付客户,同时推动基于滑板底盘的Robobus、智能环卫整车以及商用车量产。 ...[详细]
作为悠跑UP超级底盘的智驾核心模块,HPVC具备可插拔能力,搭载的芯片在数量上可做灵活增减,最高算力达1000TOPS以上。这将使UP超级底盘实现算力的高度可拓展性,以满足从L2到L4及以上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需求。 ...[详细]
该公司主营EPB/ABS/ESC/EBS/IBC/Onebox等线控底盘核心产品,并可提供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平台。 目前,格陆博的EPB、ESC、GIBS等产品已经应用在长城、奇瑞、吉利、比亚迪、五十铃、五菱、哪吒等国内知名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等。 ...[详细]
本轮融资前,南京经纬达已与国内汽车电机制造头部企业南京胜捷电机建立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打造年产30万台套的线控制动现代化产线不久将完成并投入量产。 ...[详细]
目前,国内已启动乘用车自动驾驶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集度也已经在线控底盘三向融合、底盘域控技术领域开展了相关布局。尤其是在被称为线控底盘“革命性技术”的线控转向上,集度已于2021年正式启动项目研发。 ...[详细]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与公司董事长宣奇武、刘江峰、Faristar (HK)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 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壁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壁虎科技”),重点基于滑板底盘技术和产品,为城市物流、商务、家庭、共享出行等领域提供相关的服务。 ...[详细]
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在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拓普滑板底盘(宁波)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拓普集团将正式入局滑板底盘赛道。 ...[详细]
从2021年6月成功量产并供货岚图FREE,到完成1万台套的空气悬架系统量产交付,孔辉科技仅用时7个月。至此,孔辉科技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已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前装(OEM)批量供货、且已达万台交付量的本土供应商。 ...[详细]
2022年1月,中国的转向标准GB 17675-2021将会解除对线控转向的限制,允许全动力转向。但要把线控转向做到量产,还需要有一份专门标准推动量产落地,而这个标准目前是空白的,所以集度与中汽研标准所和蔚来、吉利组成了标准小组,共同推动制定中国线控转向的行业标准。 ...[详细]
拓普集团首个空气悬架系统工厂落成。据悉,新工厂坐落于宁波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计划2022年6月正式投产,主要用于空气悬架的生产制造。新工厂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量200万只空气悬架,满足每年50万辆车的配套。 ...[详细]
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基于GEEP 4.0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完全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5个核心底盘系统,涵盖车辆前后左右上下六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囊括所有底盘驾驶动作。达成了1个大脑协调5大系统实现六个自由度控制的优异表现。 ...[详细]
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大公司ESC产能、建立eBooster产线、推进ADAS、L3-EPS、IBC等新产品量产。
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悠跑科技与博世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一体化底盘领域展开系列技术合作,全力支持“UP超级底盘”的研发。在签约仪式现场,博世旗下博原资本同时宣布已完成领投悠跑科技Pre-A+轮融资。 ...[详细]
企查查APP显示,日前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此同时,企业注册资本由约1329.95万元人民币增至约1399.95万元人民币。 ...[详细]
现代摩比斯旨在增强其模块和关键部件,尤其是滑板底盘(skateboard chassis)业务。滑板底盘是汽车底盘的一种配置,也是一种电动汽车平台,可通过集成电子、电机、电池和驱动部件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详细]
本次落户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智能转向系统总部项目,是公司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又迈下了坚实的一步。与吴江开发区管委会达成的智能转向系统总部项目战略合作,蜂巢易创将投资逾20亿,组建行业顶尖的科研团队。 ...[详细]
新工厂总占地面积超过1.35万平方米,是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新工厂第一期共有6条产线,生产组装空气悬架模块和空气供给系统,年产能将达到20万车套。 ...[详细]
苏州海之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公司已正式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据悉,本次融资由金沙江联合资本旗下车联网发展基金领投,卓璞资本旗下姑苏人才基金二期和老股东耀途资本跟投。 ...[详细]
这款电控底盘搭载法雷奥48伏电机和48伏逆变器,它将作为底盘的”大脑“并进行动力控制;该电控底盘同时还集成了减速器、48伏可换电池和DC/DC转换器,以及线控助力转向和制动系统。 ...[详细]
2-BOX制动系统,由ESC(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和CBS(智能制动系统)组成。在智能汽车的三大系统——“感知”“规划”“行动”中,2-BOX制动系统是“行动”系统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详细]
EE的革命性corner模块将所有的传动系统、动力总成、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组件都集成到车轮拱中,实现了一个非常平坦的模块化电动底盘REEboard。REE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设计自由度,以打造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详细]
采埃孚与Tevva工程师密切合作,将其电子制动系统(EBS)集成到零排放Tevva电动卡车中。
该专利申请于2021年12月11日提交给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并于今年4月18日公布。据申请文件描述,将后轮转向与底盘刚度联系起来,并在转弯时“以协调的方式”同时调整两者。 ...[详细]
大陆集团最新一代传统电子制动系统效率高,可提供网络安全功能和OTA功能,并且可以轻松安装在车辆中。
SENSIFY™包含卡钳、制动盘和摩擦材料等产品组合,但这不代表其只是简单的零部件拼凑,而是在人工智能和软件多方位的赋能下,形成的软硬件和谐的制动生态系统。
新悬架将比目前的空气悬架设计复杂很多,标志着该公司在悬架技术方面的飞跃。
Meneta预计最初范围3(Scope 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5,500至6,000吨,在其全球制动组件以及密封和去耦材料生产完全采用SSAB的无化石钢材后,将在随后几年增加到约60,000吨。 ...[详细]
些调整有助于应对车重增加和较高的预载等问题,同时确保良好的NVH性能。
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与JTEKT合作,开发并成功对基于触觉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了道路测试,其中该系统集成了不同的人机交互模式。
这款Green Caliper可用于盘式制动器,重量明显轻于以前的设计,并且残余制动扭矩更低。
Global Air Cylinder Wheels的创新车轮技术——空气悬架车轮(ASW),可以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8-12%。
日本公司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研发了一款新型线控转向设备原型,可消除传统方向盘并扩大车内空间。线控转向系统是一种车辆电动转向功能,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下一代汽车的关键技术。 ...[详细]
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公布了其自动驾驶汽车制动故障响应系统,以保障乘员的安全。
森萨塔科技(Sensata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用于机电制动器(EMB)的新型制动踏板力传感器(Brake Pedal Force Sensor),可实现更安全、性能更好的制动系统。 ...[详细]
保隆科技空气悬架控制器(ECU)研发成功,并获得2家车企定点,进一步完善了空气悬架系统的产品链,实现了从感知、控制、执行的完整产品方案。
加州初创公司Orbis Brakes与NASA合作推出Periodic Wave™盘式制动器系列,有望带来重大革新。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车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以及相关政策对于特定商用车型加固空气悬架的刚性要求,中国市场对空气悬架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华夏龙晖自主研发的底盘域控制器(CDCU)是智能化的底盘管理单元,其技术核心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底层通用软件平台,实现软件分层、硬件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对底盘系统的统一管理。产品适用于无人车,新能源,混动等多种车型。 ...[详细]
结合自主集成开发的底盘硬件系统,ICC可以对底盘舒适性、操控性、驾驶性进行全面设计和调教,目前已经集成了冗余驻车、空悬、减震器等控制功能,同时还支持跨域融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通过FOTA升级,可以灵活、快速迭代。 ...[详细]
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即cell -to -chassis,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车身进行集成设计,简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前沿技术。通过重新设计电池承载托盘,使整个下车体底盘结构与电池托盘结构耦合,创新了安装工艺,真正做到了Less is more。 ...[详细]
悠跑UP超级底盘具备集成传统白车身的能力,能够将三电、悬挂、制动、转向、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等组件排布在一个类似“滑板”的底盘内。它在实现集成一体化设计的同时,还具备整合传感器、计算平台及各类服务应用等智能化软硬件的能力,并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滑板结构”。 ...[详细]
保隆科技自2012年起开始研制空气弹簧,自主研发核心配方,且实现了全工艺链的自主掌控。如今,保隆科技空气弹簧产品已经给多个车企和Tier1供货,且在商用车OEM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详细]
SENSIFY™制动系统结合了布雷博现有的卡钳、制动盘和摩擦材料等产品,并融合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从而构建了一个灵活的突破性平台,采用软件、预测算法和数据管理体系,实现制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的安全需求之余,开始具备 ...[详细]
随着未来软件将越来越多地决定车辆的特性,大众汽车(Volkswagen)将开发下一代软件控制的底盘,并计划在未来使用新的线控转向系统。
基于其开创性的电动液压制动系统MK C1,技术公司大陆集团(Continental)开发出MK C2,在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性能的同时,实现外形更加紧凑,且重量更轻,因此更容易集成到具有不同动力系统概念、安装空间不一的小型车辆和完整车辆平台中。 ...[详细]
该项目将监控Taycan空气悬架的各个部件,然后通过Porsche Connect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后端系统。随后将来自特定车辆的数据与车队数据进行比较,因此保时捷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以进行检查。 ...[详细]
拿森全新的NBooster+ESC冗余线控制动解决方案具备电源冗余、通讯冗余、控制器冗余、执行器冗余、轮速冗余和驻车冗余6大制动冗余特征,可充分满足L2松手辅助、L3/L4/L5自动驾驶、限制场景/全自动泊车等不同场景里的自动驾驶应用。 ...[详细]
BtS技术通过使用车辆的电子制动系统,在确保安全转向的同时控制车速,增加了另一层冗余。CNXMotion的BtS技术可使汽车制造商利用车辆现有的制动和转向系统,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高水平的安全性。 ...[详细]
8月末,包括拓普集团、中鼎股份、伯特利以及保隆科技在内的四家汽车底盘领域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上半年成绩单,无一例外均实现了营收、归母净利润的2位数增长,与智能底盘相关业务的高增成为了最大亮点。 ...[详细]
本土空气悬架供应商技不如人?已经成为过去式。
借力线控底盘这个全新赛道,一批本土企业纷纷开始谋求自主突围。
作为整车的核心部件,底盘随着智能化和电气化变革的深入推进,正呈现一些新的需求趋势。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传统汽车三大核心件之一的底盘站在了电动化和智能化风口的交汇点,创造了一条新的千亿赛道——线控底盘。
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是建立坚实、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包括线控底盘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供应链务必要加快实现安全、自主、可控。
一辆智能汽车如果仅有ADAS系统和智能座舱,而缺少智能底盘的加持,整个新能源汽车系统将是不完整的。
近两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和政策不断加码,汽车制动系统开始快速向线控方向演进。我们看到,比亚迪、长城、吉利、集度等整车厂对此领域重视度升级,博世、大
相关产业链企业如悠跑科技、同驭汽车、英创汇智、格陆博、拿森科技、南京经纬达、海之博等频频曝出融资信息。除此之外,长城、集度等车企也陆续启动此领域技术研发。
近年来,不少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加大对CTC技术的布局,背后原因还是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续航里程,而这又与电池容量、电池能量密度等息息相关。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伯特利不断加大对EPB、WCBS等新兴业务的投入,其智能电控制动产品正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内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自主车企在向高端化的发展过程中,抱着给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和更高“性价比”的用户企业心态,顺势将空气悬架系统带下了“凡间”。 ...[详细]
在产品规划层面,自成立以来拿森科技已布局多款线控底盘核心产品,其中包括NBooster智能制动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NBC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EPS智能转向系统,以及应对未来集中式线控底盘的域控制器。 ...[详细]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滑板底盘相对小众,且具有颠覆性,但是这一概念最终能否开启一个新时代还需时间验证。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国内线控底盘的规模将达到600亿元,这只是乘用车的线控底盘,它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6%左右,其中线控悬架市场占比一半。
在外资巨头环伺的大背景下,在智能化新机遇下,自主品牌是有机会实现突围的。只不过,作为一项技术壁垒非常高的技术,自主企业要真正实现线控底盘自主可控并不容易,尚需奋勇直追。 ...[详细]
作为整车上功能安全等级最高的核心安全件,底盘随着以电气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智能电动大趋势下,作为汽车安全核心部件之一,转向系统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均迎来新的转变。究竟技术走向如何?相关技术提供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又将如何应对?
过去一段时间,蔚来、岚图、极氪、理想、小鹏等多家自主车企先后在旗下重磅新车上应用了空气悬架技术,由此使得空气悬架的应用已经从早期80 万元级的豪华高端车型渗透到了30万~40万元区间车型。 ...[详细]
在乘用车领域,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高级配置,此前多应用于保时捷、BBA、沃尔沃等豪华品牌车型上,而这些标配空悬系统的豪华车型售价均在70万元以上,选装也要50万元起。 ...[详细]
成立三年来,海之博陆续推出电子真空泵、电子助力器、感应传感器三大智能底盘核心部件,目前已获得多家车企定点,并与数家知名Tier1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日,线控底盘赛道的“黑马”玩家利氪科技宣布获得多家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近2亿元的资金加持,据了解拿下这笔投资距离利氪成立不过半年的时间,充分凸显了市场对其的认可。 ...[详细]
孔辉科技目前已获得包括岚图汽车在内的六个主流车企的多个车型的空气悬架系统或空气弹簧的定点资格,而这与自主品牌发展提速,尤其是高端战略的落地实施关系匪浅。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造车新势力等高端自主品牌车型空气悬架配置率的提升,保隆科技陆续获得了一些配套机会,也由此得到发展。
为更好地助力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拿森自成立就致力于研发自主可控的线控底盘产品并提出了两大发展目标:第一,只做国内没有做出来的线控底盘产品;第二,只做国内没有做好的线控底盘的产品。 ...[详细]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与母公司上汽集团的紧密协同,还有市场层面开放的业务模式,擎度科技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业务闭环,正逐步打破国外零部件巨头对智能制动系统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在智能制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详细]
从汽车诞生时起,制动系统在车辆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今,随着电气化和智能网联化的深入发展,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相关行业亦正在呈现新的变革和发展。
布雷博中国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e Rolland表示:“现在的汽车相比十几年前速度更快、配置内容的丰富也使得整车更重,一方面轮胎提供了更好的牵引力,另一方面制动器也必须跟上这一趋势,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详细]
全球领先的底盘系统集成商舍弗勒与湖南湘江新区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成立一家独资公司并设立第二研发中心暨舍弗勒中国智能驾驶研究院,并引入旗下应用于智能驾驶的Space Drive线控转向技术、Mover平台系统、智能线控转向模块等底盘系统相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 ...[详细]
时间还长着呢……不是一招一式就可以的!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这样不是直接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了吗?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好😊

- 大咖
来自文章《Rivian 带动滑板式底盘“破圈”,但子弹还要再飞一会》Brembo在中国当月15号,提前15天发当月工资, 外资中还不错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新趋势下,汽车制动系统的演变-盖世汽车资讯》ZF把EPB放前轮算新技术,但奇瑞早一年就量产了。大陆这也算新技术?比亚迪已经用了好几年了。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大陆集团开发新型电动汽车制动卡钳 可减少重量/延长续航》郭院士

- 刘晓伟
来自文章《C Talk | 孔辉科技郭川:中国将成空气悬架主要应用市场,本土供应商有明显优势-盖世汽车资讯》目前国内很少汽车电子工具链的厂家,编程行业好像就只有力捷丰科技

- 惠先生
来自文章《线控底盘迎加速发展窗口期,赛道惊现黑马》????你懂这里有啥区别吗

- 阿光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单纯的空气悬架只调节悬架高低。。。不负责减振。空气悬架搭配其他组件才能发挥所谓减振,调节阻尼的作用。比方说空气悬架搭配可变阻尼调节器,或者空气悬架搭配电磁悬架。所以,空气悬架和电磁悬架就是两码事,本身可以一起搭配使用的。电磁悬架可以单独使用,空气悬架一般都要搭配电磁悬架

- 三水木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空气悬架,主要是又空气罐来减少振动,电磁感应,是靠电磁感应原理来调节振动。

- 一韦以航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