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析和建议
作为欧洲重要的汽车市场,德国积累了世界一流的汽车研发能力和工程技术,拥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和整车生产制造基础,在德国取得成功可以极大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形象。
但与此同时,由于深厚的汽车产业积淀,德国汽车市场“重兵把守”、“守卫森严”,成为中国车企短期内极具挑战性的存在。
从品牌认知角度来看,德国的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等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品牌在德国本土更是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德国市场的知名度还相对较低,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来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从成本压力来看, 中国汽车品牌在德国及欧洲缺乏服务点网络。曾有德国汽车产业专家表示:“汽车制造商想要进军德国,至少需要建立100个汽车修理服务点。缺乏服务可能会减缓中国品牌的崛起。”
但目前很多中国整车企业的财力比较脆弱,对于目前绝大部分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消耗巨大成本建立服务网络似乎并不容易。
从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来看,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宣布,自7月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实施临时反补贴税。其中,上汽集团的加征税率为37.6%,吉利汽车为19.9%,比亚迪为17.4%。据悉,这一临时关税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
按照规定,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包括爱驰、江淮、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蔚来、特斯拉和小鹏等,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税率为37.6%。
对中国企业的建议:
一是充分调研,提高风险意识。
投资德国“隐性”风险较多,隐藏在一系列细致复杂的法 律制度和双方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文化中,此外还应考虑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通货 膨胀、欧元汇率等不确定因素,特别在高新科技领域要充分考虑政治因素影响。
二是规范透明,加强对外沟通。
德国政府、媒体及部分民众对华警惕和质疑渐增,舆论和政策环境愈加严峻。投资者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了解,依法合规经营,主动加强与 当地政府、议会、媒体、工会、社区等相关方交流,增信释疑。
三是着眼长远,稳中求进发展。
既要树立成本意识,在投资并购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 符合德国市场实际的经营目标,也要制定清晰的本地化战略,努力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维护中资企业良好形象。
四是关注政策,主动发声维权。
近年来,欧盟和德国立法、修法的动作不断、覆盖面广, 涉及外资、反垄断、信息技术安全、非欧盟国家反补贴审查、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公共采购 等诸多领域。中资企业赴德投资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要积极参加中资企业商协会,加强交流、 分享信息与经验教训,主动合力对外发声,维护正当权益。
结语:
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创新中心,德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有机会发挥自身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优势,在与德国传统汽车强国的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未来,随着中德两国在汽车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我们有理由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双赢局面的出现。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