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发送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盖世汽车 周晓莺蔡书红 2023-01-03 07:47:55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蔡书红

“如果回顾采埃孚过去10年的历史,我认为颠覆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机会,就可以快速发展。”刚刚履新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在接受盖世汽车的采访时这样总结到。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过去的10年见证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颠覆式发展,电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然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几大浪潮。在百年一遇的行业变革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否能快速识别趋势并及时转型,可以说是在这场变革中幸存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7年前的财报中,采埃孚预测效率(Efficiency)、安全(Safety)和自动驾驶(Automated Driving)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三大趋势。其中,效率涉及燃料消耗、排放、电动化以及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利用;安全主要覆盖传感器、高分辨率摄像头、软件算法和车载算力;自动驾驶则被认为是塑造未来道路交通的核心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行业新趋势,采埃孚于2015年完成收购天合汽车(TRW Automotive)。收购天合,让采埃孚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形成了广泛的产品和技术组合,而且成为了真正的全球性乘用车集成化系统供应商。

在柯皓哲看来,对于采埃孚来说,收购天合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我们预测汽车行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天合对ADAS技术进行了较大的投资,包括摄像头、雷达等等,并非常注重软件,与我们的产品十分互补。有些技术终将消失,而收购天合是我们快速摆脱依赖这些技术的机会。”

收购之后的整合更是重点。柯皓哲负责整合工作,其在加入采埃孚之前,曾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16年多,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和并购后整合的经验。在柯皓哲的带领下,采埃孚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天合的整合,快于最初预期的3-5年。

为了持续巩固竞争力,2020年5月,采埃孚宣布完成对威伯科的收购。情节类似,但不同的是,这次收购是针对商用车市场。威伯科在加入采埃孚之后,与采埃孚商用车事业部结合,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技术供应商之一。目前,采埃孚不仅拥有更加完善的产品组合,并且成为商用车全集成化系统供应商。

正是基于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采埃孚快速转型,聚焦未来出行,在电驱动、自动驾驶与软件开发三大核心领域与新客户签订了大量业务合同。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采埃孚的排名从前二十跃升至前三,营收也从2014年的184亿欧元增至2021年的383亿欧元,而2022年的营收更有望第一次突破400亿欧元。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柯皓哲博士;图片来源:采埃孚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阵地之一。2012年至2021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上涨36%,产销量连续十三年全球第一。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新能源、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此外,随着新势力、科技公司等跨界玩家的入局,中国汽车产业充满活力。因此,中国成为很多外资企业不能忽视的市场。

2018年,柯皓哲担任采埃孚集团董事,常驻上海领导亚太区和印度区的工作,这也是采埃孚首次在亚太区派驻董事。柯皓哲在采访中表示,“我来中国,是因为我真的很想参与中国事业。在我看来,汽车行业的新篇章最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或中国。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想感受活力和科技。”

近几年,采埃孚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投资动作频频,经历了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和中国研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市场拥有更大的决定权和话语权,无需每一件事都再等待德国或美国的“指令”。柯皓哲认为,“过去5年,我们成为了中国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他的带领下,采埃孚在亚太区赢得了大量订单,中国本土客户不仅包括长城、长安、上汽等传统主机厂,还包括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从财务数据来看,采埃孚在亚太区和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实现了不小的增长。其中,采埃孚在亚太的市场销售额从2018年的80亿欧元上涨至2021年的90亿欧元,涨幅为12.5%,超过同期集团整体销售额的增幅(3.8%),占集团销售额的占比为25%左右;具体到中国市场,销售额从2018年的62亿欧元增加到2021年70亿欧元,占集团销售额的20%左右。

根据采埃孚的计划,到2030年,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例将提升至30%。不过,柯皓哲也指出,“在中国,并不是为了量,而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出海节奏加快,采埃孚也作为供应商跟随中国客户一起“回到欧洲”。对此,柯皓哲表示,“我们不仅在中国市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会跟随客户向其它市场拓展。”

在所有的变革和发展的背后,核心是人才。尤其是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完善人才管理能力。

柯皓哲认为,企业首先要吸引到人才,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据悉,采埃孚以拥抱“包容及多元化”为核心价值观,努力创造多元、公平、包容、灵活的工作环境,让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公司及团队对于个人的欣赏和认可。

对于培养和留住人才来说,领导力是关键。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优秀的领导力能够增强组织的能效,真正地培养出才能。但是,这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职业等级制度,而是可以实现跳跃式的职业发展。

就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柯皓哲认为,成功的职业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教育的基础上,拥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并且需要了解工作细节,学习如何与团队打交道。如果想要成为全球领导者,需要去不同的国家工作,进而形成不同的观点,感受不同的文化。“当走出舒适区,你会成长得最快。”柯皓哲如是说。

以下为访谈实录:

颠覆是朋友

周晓莺:在您看来,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给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柯皓哲从技术的角度看,有三个因素。其一,是动力系统的电气化,就是纯电动;其二,是软件定义汽车,这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第三个是自动驾驶。这些是我们看到的三大技术浪潮,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最大。就技术而言,纯电动革命在技术层面已经完成,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看好800V碳化硅技术,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投资,已经是市场领导者。

软件定义汽车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我们之前在广州和小鹏汽车讨论过相关话题,我认为他们重新定义了赛道,而传统厂商需要迎头赶上。就软件定义汽车平台来说,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被挤出赛道。

最后是自动驾驶领域。现在可能是冬季,很多人认为自动驾驶发展的速度不够快。但是,自动驾驶确确实实在发生。我将去美国参加CES,并将与Zoox讨论。这家公司已经在旧金山的街头运营自动驾驶车辆。在中国,自动驾驶也在发生。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市场快速地实现了30%的市场份额。软件定义汽车的变革正在进行中,而自动驾驶即将到来。

周晓莺:正如您所说,电气化、零排放、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出行、数字化,很多新技术涌入汽车行业,变化太快。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何跟上潮流?

柯皓哲:许多传统企业需要转型,我们也是一样。Tier 1的模式正在改变,正从零部件的智能化发展到高性能计算单元和新的电子架构。

所以,我们都需要转型。新入局者的优势是没有历史问题,是全新的开始。然而,汽车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满足所有的安全等级。这需要时间,而现有厂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强化自己的技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重点是转型。我们都需要改革组织,不仅从技术层面,更是从思维层面。汽车发明以来,现在应该是最有趣的阶段

周晓莺:传统汽车行业最优先考虑的是安全,但现在每个人都想拥抱新技术,想让客户和用户满意。这样会不会有点快?

柯皓哲:坦白来说,我觉得应该快,否则可能会错过这种技术颠覆。当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如果适应得很快,可以学到东西。我认为中国不应该放慢这方面的发展。

汽车行业总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规则是什么。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监管规定,关于排放的法规,关于数据处理的法规,关于最新技术的法规等等。就像足球比赛一样,需要确保至少在90分钟的比赛中,规则是稳定的。但是,有时规则太动态了。这时候需要更清晰和中长期的规划。但总的来说,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创新的一部分。速度更快、更具创新性、正在征服市场的人,会成为游戏赢家。

周晓莺: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战场。

柯皓哲:是的。也有人会说,采埃孚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公司,应该感到担心。有些东西正在彻底改变我们身在其中的游戏,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回顾采埃孚过去10年的历史,我认为颠覆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机会,就可以快速发展。有这种心态,就能看到发生的变化,看到一些东西在成长。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ProAI;图片来源:采埃孚

我们的重点从变速箱转移,到2030年,我们在电驱动领域所获得的订单量已超过300亿欧元,这是很大的规模。2014年,当我开始在这家公司工作时,没有人会想到我们会在电动出行领域取得胜利,没有人会想到我们会做高性能的计算机,即我们的ProAI。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ProAI,现在已经实现量产,并将成为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部分。这太令人兴奋了,并激励着我,赋予我激情,而且这也推动着我们的团队。

周晓莺:这是整个公司的发展。

柯皓哲:是的。

收购天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周晓莺:在采埃孚收购天合之后,您带领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对天合的整合。整合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增强协同效应?

柯皓哲:8年前我加入采埃孚时,采埃孚的业务非常聚焦,我称之为“博登湖(Lake Constance)沉睡的巨人”。当时,采埃孚的营收在180亿欧元左右,在全球汽车供应商百强榜上排名第17或18名,业务十分集中在内燃机技术领域,变速箱是核心业务,还有一些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业务。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前进的方向。当时,我们觉得汽车行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天合当时对ADAS技术进行了较大的投资,包括摄像头、雷达等等,并非常注重软件,与我们的产品十分互补。有些技术终将消失,而收购天合是我们快速摆脱依赖这些技术的机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认为,当时的首席执行官Stefan Sommer非常有远见,采取了正确的做法。但是,唯一被低估的是,新趋势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发生。

起初,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收购一家与采埃孚规模差不多的公司,然后结合两者的优势。我们快速整合,组合产品阵容,但是需要确保不失去业务动力。不要丢失业务动力,可以说是主要的优先事项。

收购之后,我们变得更加全球化,在北美底特律也立刻就派驻董事会成员,并决定在亚太区派驻董事。我当时负责整合工作,并于四年后来到中国。从最开始的战略制定到最后来到中国工作,对我来说,这是极大的荣幸。

收购天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我们在2020年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就是收购威伯科,非常相似的情节。这次也是收购一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也是一个市场领导者,也与采埃孚有着互补的产品组合。只不过,这次的重点不是乘用车领域。天合主要专注于乘用车,而这一次的重点是商用车。我们和威伯科一起成立了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可能是商用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周晓莺:对于传统企业的转型,兼并收购是个有效的方法吗?

柯皓哲:兼并收购并不是没有风险,也不是没有痛苦。采埃孚所付出的代价是,负债率相当高,因为我们是在2020年进行了投资。就当时来看,能够抓住像威伯科这样的明珠企业是个很大的机会,但当时并不是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比如,发生了新冠疫情。我们需要更勇敢,希望能够渡过难关。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没有其它选择,但是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控制风险。

当时没有人知道新冠疫情会持续3年,并且整个行业此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比如半导体短缺、冬季风暴、供应链中断,俄乌冲突等等。这一切造成了巨大的动荡。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些,但我们成功应对。现在我们的处境比以前更加有利,因为我们有完整的产品组合,并且仍然是技术竞赛的参与者,而有些企业可能已经迷失了方向,可能转型的速度不够快。不过,一切都是有代价的,需要管理风险。

周晓莺:事实上,兼并收购并不容易。那么如果想要兼并收购成功,关键在于什么?

柯皓哲:如果看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只有少数的兼并收购达成目标。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可能低估了将不同公司和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复杂性。企业文化可能是最被低估的话题,但是这对于公司的成功非常重要。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做得完美吗?很可能不是,但我们一直认为这推动着我们反思工作方式。

外面的人加入公司,成为同事并带来想法。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方法是“这就是我们的方法,你们去适应”,或者“让我们看看两者最好的地方”,“让我们进行一场简短的辩论”,“看看我们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什么”。如果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我们就会适应,这是我们的选择。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学到很多。当然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适应得足够快。把不同的文化成功融合在一起,可能是最难的。

周晓莺:采埃孚拥有全球化布局,而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情况,政策、文化、管理和运营环境,甚至在行业发展的步伐上都有所不同,采埃孚如何处理不同并实现协同?

柯皓哲:一方面,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已经明确了采埃孚的方式,我们的价值观、运营方式,基本上全球各地都一样。另一个方面是多样性。我们试图成为一家越来越多元化的公司,多元化意味着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现在在欧洲,管理层中有很多女性,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女性管理者。在我的团队中,女性的比例非常非常高。还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教育背景等等。

多样性是全球团队工作的一部分价值观。预期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考虑未来,预测即将到来的颠覆性因素,并保持胜利。这就涉及到赋权和担当。我们相信管理团队的成员,他们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被授权去做正确的事情。中国团队有能力开发中国市场,这里的领导层是完全被授权的,但他们也要对结果负责。如果谈及我们管理文化的方式,全球都一样。我们是全球性的公司,但由于有赋权,我们又是区域性的。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采埃孚新一代电驱桥;图片来源:采埃孚

在技术方面,在软件产品、电子产品等领域,我们推出了最新的技术,包括逆变器和电驱动。我们可能会宣布在碳化硅领域加大投资。但是不能在任何地方都进行同样的投资,而是需要创造协同效应。

以辅助驾驶为例。我们在乘用车领域的实力很强。随着产量的增加,我们在商用车领域也创造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交叉利用。截至目前,我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成为重要玩家,全球几乎四分之一的风车都包含我们的组件、变速箱,甚至动力模块。

碳化硅也很重要。无论在哪里转换能量,都是通过一种逆变器。我们交叉利用技术,同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工作方式。当然,作为一个全球组织,不可能到处都有IT安全中心,可能只是在某个地方。比如,我们在上海设有IT创新总部,并且面向世界其他地区,全世界在共享服务。

中国将是为数不多持续增长的市场

周晓莺:2018年以来,您就在上海工作。

柯皓哲:是的。

周晓莺: 在上海工作的感觉如何?

柯皓哲:我来中国,是因为我真的很想参与中国事业。在我看来,汽车行业的新篇章最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或中国。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想感受活力和科技。中国的消费者几乎沉迷于创新,每个人都很注重数字化,每个人都在寻找最新的创新,最新的技术,这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环境。

所以我就想,“嘿,如果我想自己了解这个行业,如果我想成为这个充满活力的增长型市场的一部分,我需要去那里”。当我们和家人决定去中国的时候,每个人都同意。这是一种经历。

周晓莺:举家搬迁。

柯皓哲:全家人都同意搬家,因为他们也想要冒险,想要学习的经验。四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失望。即使是封锁和新冠之类的事情,也可以这么说,需要看积极的方面。在上海封控期间,我有机会真正了解我的邻居们。这是一个很棒的社区,每个人都互相帮助,没有人垂头丧气。我一直告诉我的全球同事们,他们很久没来这里,没有看到和关注技术的发展。而我现在与中国主机厂、朋友和技术公司一起,不断地对话,成为了社区的一部分。我真的很享受这里的生活。

周晓莺:那您在这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柯皓哲: 在中国?

周晓莺:是的,您是怎么应对的?

柯皓哲: 语言是一个挑战。这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当我刚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告诉我这很难,“你永远也学不会它”等等。我还在继续学习。我在微信上学习,每周跟老师有3次微信通话。学习语言让我有机会和司机进行随意的讨论,方便购物和在全国各地旅行,非常非常有用。

当然,语言让你有机会接触到文化。这非常重要。如果来到中国是为了成为中国的一部分,那么语言是必须。我很失望,因为我会说四种语言,但是中文是迄今为止最弱的,而且大概率是不会说得流利了。但在某种程度上,我至少在努力,在继续努力。

周晓莺:回顾过去5年,您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什么,采埃孚在中国的业务又发生了什么?

柯皓哲:当我来的时候,我们希望在中国加大投入。2018年,我们考虑在中国建立一个全球总部,就像我们在底特律、在腓特烈港的总部一样。我们将全球功能带到上海,而我自己就肩负全球。我一直负责亚太地区,同时也在管理全球乘用车底盘业务和全球售后市场,两年后我又开始负责全球生产业务。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效果图;图片来源:采埃孚

在一家跨国公司,能在上海履行全球职责是一种很棒的体验。不仅仅是在中国为中国,还是在中国为全球。我们的进展确实不少,新开数家工厂,在已有两个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又新设了两个技术中心,一个位于嘉兴,另一个位于广州。我们跟随客户一起不断扩大业务布局,大幅提高了中国主机厂客户的份额,市场份额超过30%,现在达到40%。

在80年代,跨国零部件公司与客户一起进入中国市场,就像我们一样。不管谁来中国,作为供应商都会陪同进入。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也与小鹏、蔚来等新势力一起成长。再比如长城、长安的转型,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客户。我真的很开心看到它们的发展,也很开心我们能为之做出贡献。事实上,我们的完全本地化能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也是我们变革的地方。不要等待德国或美国醒来,告诉我们如何做。在这里,我们拥有自己100%的本地化工程能力,拥有供应基地,并真正实现本地化。在某种程度上,疫情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它加速了一切。可以考虑负面因素,但也可以考虑积极的方面,比如它帮助我们在这里发展团队。一夜之间,团队变得非常自给自足,并得到了建立能力需要的所有支持。

很高兴看到市场发展的过程,也很高兴成为于本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还首次投资中国本土初创公司,即天瞳威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入股初创公司。而这也只是成为技术生态系统一部分的起点。过去5年间,我们成为中国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晓莺:正如您刚刚所说,在过去的5年里,采埃孚一直在中国投资本地化、研发和对当地客户的支持。您对未来中国市场和采埃孚中国团队有何期待?

柯皓哲:中国市场将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持续增长的市场之一。从全球来看,中国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这是一个需要非常认真对待的市场。如果能把它与技术推动结合起来,创新就变得非常明显。在中国,并不是为了量,而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我真的相信,真正的创新在于多样性,能将正确的技能结合起来,推动我们在这里尽可能实现新发展。

在中国,我们也拥有越来越多的组织。这很重要,因为需要与当地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我们的中国领导层也是全球领导层。他们是中国人,但却是全球领导者。目前,我们在中国有2万员工,其中有26名外籍专家,外籍专家不算多。对于中国同事,我经常鼓励他们出国成为国外专家,获得经验,然后回到中国,加强相互联系。因为在技术方面、在行业平台方面,我们需要这些经验,并成为全球团队的一部分。这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优势所在。

现在,我们也可以帮助很多中国客户进军全球市场。不久前,我们与蔚来宣布在线控技术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蔚来正在欧洲市场进行扩张,长城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吉利、MG在欧洲也很成功。因此,我们不仅在中国市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会跟随客户向其它市场拓展。

周晓莺:其实,中国的主机厂很希望能走向海外,不仅仅是在中国竞争,而是在全球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采埃孚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是吗?

柯皓哲: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供应商跟着外资主机厂进入中国市场,而现在跟着中国主机厂离开中国回到欧洲。

周晓莺:这是一个循环。

柯皓哲:是的。欧洲的高端主机厂都喜欢竞争,因为竞争让我们更强大。曾有人说过一个德国汽车行业的规则,就是德国仅有8000万居民,但是为什么汽车行业如此具有创新性?大众、奥迪、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品牌都在这个小市场上竞争,而且都努力比对手做得更好。这种积极的竞争环境推动了各自的发展,创造了该行业的优势。

德国还有采埃孚、博世、大陆等,一样的道理。真正的领导者享受公平和自由的竞争。如果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可能是在打瞌睡,不是好事情。

周晓莺:强者喜欢竞争,而且会找到出路。

柯皓哲:是的。

保持求知欲,继续学习

周晓莺:那么,对于在中国工作生活且希望工作出色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柯皓哲:首先,全球高管的思维是全球化的,但行动是本地化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在欧洲的2-3个国家生活,在墨西哥和北美也曾生活过,年轻的时候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过,最后和家人一起来到了中国。这种灵活性十分有益,而且需要谦虚地学习,需要好奇心,但是不去评判。

旧思想很难克服,可能会说“为什么这样不行”,“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为什么他们不明白”,而也可以说,“嘿,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这是有原因的,也是明智的”。你变得非常谦逊,这也是我喜欢中国的原因。

周晓莺:思想开放。

柯皓哲:思想开放而且谦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来中国,不要从事业的角度出发。有些人来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点,这是一个自然的职业阶段。可能是需要去中国,然后在2-3年后走上职业阶梯的下一个台阶。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如果是这种心态,就不会渡过我们曾经经历的危机时期。

2021年底或2022年初的时候,我们的一幢办公楼出现了一例新冠病例,然后被封锁。我们的同事开始在这里露营,然后被转去隔离。这里设有我们的IT服务中心,但是有人意识到他们是在隔离时坚持工作吗?没有人。但他们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即使是在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在尽最大努力保持引擎运行。对我来说,这就是中国的精神。不要问为什么不行,而是为什么不能奏效以及如何奏效。如果你在这儿,你会爱上这里,会感受到激情。

需要有简单的心态,试着去理解这种丰富的文化,几乎没有哪种文化比中国文化更丰富。我觉得,我对中国的了解永远不会停止。

周晓莺:谢谢您能这么说。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在现在的乌卡时代,我们看到汽车公司有都在转型,也有很多新技术。您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人才?

柯皓哲:我们谈论人才战已经有二十年了,但现在变得非常明显和有影响力。领导力对于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非常重要,这是基本的流程。首先是吸引人才。如果观察刚从大学毕业的人,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期望。他们会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数字,坐在角落里的桌子上工作”,“我想看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在做什么?它必须是有意义的。我需要有个人发展和学习的机会”。如果企业不能满足这一点,就很可能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处于劣势。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我认为钱就是保健因素。

周晓莺:是的。

柯皓哲:当然需要一个公平的薪酬,但剩下的所有都是关于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这个问题又回到了领导力。也就是说,谁能与团队建立伙伴关系,并真正培养出才能。我们已经启动了很多人才项目,试图发现最优秀的人才,并加速他们的职业生涯。怎么能跳两步呢?这不是传统的等级制度,而是把人才扔进水里看他们会不会游泳,而我们有足够的判断力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在中国,人们渴望学习,如果企业不给机会,他们可能会离开,而外面又有足够的机会。

周晓莺:员工的流动性很高。实际上,这是所有公司都头疼的问题,所以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成为所有高管的首要任务。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柯皓哲: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是每个公司CEO的核心话题之一。职业发展项目很重要,它创造了学习的机会,让人们觉得他们参与了重要事情的一部分,这也是回归目标。如果问采埃孚的目标是什么,我们遵循零愿景,即零事故和零排放,为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顶尖人才会问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薪水。

周晓莺:需要激情。

柯皓哲:是的,必须有激情。

周晓莺:关于如何取得成功,您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吗?成功的职业发展。

柯皓哲:过去适用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未来,但会有一定的帮助。

良好的教育是基础。所以,在学校保持清醒,学习功课,上一所好大学。我觉得学科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擅长这个学科。激情非常重要。如果对某件事充满激情,你就会很擅长。公司可能会考察学术方面的成绩,也可能是课外活动。这些能表明你是不是一个团队合作者,可不可以与人建立联系,也是未来领导力的基础。

无论进入公司后是否从事大学所学专业,快速学习的能力很重要,这是一件不会停止的事情。我学的是机械工程,但现在我每天都在谈论软件。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变得如此重要。

当然,还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如果你从一个组织开始,只专注于一件事,做一个普通的团队成员,了解公司的社会环境,然后学习如何与团队打交道。这是学徒模式。这样能了解动态,了解组织,保持谦卑和渴望,学习,然后升职,但你了解细节。最终,你可能会达到一个级别。即使在我这个级别,我也会说拥有这种经验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到车间与人们讨论真正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全是PPT或演示文稿。

如果你想成为全球领导者,就去不同的国家工作。这非常重要,因为你会改变观点,离开舒适区。比如,我来中国和去墨西哥,会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这是一种挑战,包括食物、交流方式和交通状况等等。

然后是公司文化,真的能学到很多。你会质疑自己,但你会成长很多。走出舒适区,你会成长得更快因此,挑战自己,保持求知欲,继续学习,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我认为,对某事充满热情的快乐最终会让你在这件事情上变得出色。不要因为一直想当老板,所以妥协、试着忍受所有的难题。这些人没有热情。

周晓莺:我认为这些建议很有价值。2023年即将到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那么,您有什么新年愿望?

柯皓哲:少点危机,一个没有惊喜的正常年份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惊喜。我非常期待全球能恢复常态化的合作,也非常期待看到国际同事来上海参加车展。如果一切再次正常化,那么将是很棒的一年。

周晓莺:谢谢您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

柯皓哲:也很谢谢你,每次跟你们沟通都很开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