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整体销量下滑,特斯拉依然全线车型实现增长。...[详细]
德国10月汽车销量提升13% 柴油车销量实现增长/格拉默与一汽集团子公司—一汽富晟集团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售6.49万起 比亚迪全新秦/秦EV上市.......[详细]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经与宁德时代达成了初步协议。根据协议,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车辆最早将于明年开始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详细]
德国时间11月4日,大众ID.3首台量产车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茨维考(Zwickau)工厂正式下线。参考此前规划,ID.3将于2020年夏季开始交付,而茨维考工厂现阶段产能为30辆/天,伴随产能爬坡,第一条生产线至2020年春季将具备800辆/天的产能。在第二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该工厂日产能将扩充至1500辆,2021年将实现年产33万辆的目标。至2022年,大众集团旗下4个品牌将在全球增加27款MEB平台车型,至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有100万辆基于MEB...[详细]
不出意外的话,10月份新能源车市将继续下滑,这将是在7月份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之后,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了。这让人有些沮丧。当众多车企将重金开始投入到电动化转型中的时候,产品还没出来,市场却开始掉头向下。如果说由于补贴退坡影响,7、8月份的短期下滑还在大家预料之中的话,但9月份新能源市场同比超过30%的下滑幅度让人大跌眼镜,而这种状况似乎还将持续下去。很多专家已经不太敢预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了。...[详细]
发力紧凑级家轿市场,比亚迪全新秦燃油、全新秦EV上市。...[详细]
在汇聚全球智慧力量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起亚SUV概念车FUTURON迎来全球首发。作为起亚汽车设计理念的集大成者,FUTURON概念车以极为进取的电动SUV轿跑设计焕发自信风采,充分彰显了品牌前瞻的设计理念。同时,车身巧妙结合中国元素的设计细节,展示出起亚汽车深耕中国市场、深度洞察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决心和行动。FUTURON概念车命名采用英文单词“Future”与“On”的结合,象征起亚汽车正式启动未来电动SUV的设计理念。...[详细]
马自达上个季度恢复盈利 全年营业利润或下跌27%/荣威RX5 eMAX即将上市 匹配10速EDU变速箱/发力氢燃料电池 现代连续投资三家公司........[详细]
宝马和戴姆勒的电池材料伙伴 - Sila Nano再次成功融资。...[详细]
小桔充电通过对充电异常率问题的深耕,将直连站的异常率从30%降低至6%,极大地提升了车主充电的确定性。...[详细]
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NEDC续航500km/松下因电池亏损利润降12%,特斯拉却还想降本20%/大众全新纯电SUV即将国产 配奔驰“同款”内饰.......[详细]
为了让锂离子电池寿命更长,首先电池中的锂离子要够多,不过能够存储很多锂离子的材料要么太重,要么形状不好,因而普渡大学研发出一种新材料……...[详细]
特斯拉再次更新了其基于Autopilot的驾驶可视化系统,新系统可以识别锥桶,并且规划绕过锥桶的行驶路径。...[详细]
上周PSA与FCA宣布两个集团将进行合并,形成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然而这次合并的另一个大赢家,其实还包括他们的电动化业务。...[详细]
盖世汽车通过探访五大新势力头部企业线下门店,来看看它们的表现究竟如何?...[详细]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热闹的北京三里屯地下停车场里,藏着贾跃亭最初的汽车梦想。在距离工体和太古里不到一公里、新东路西侧的海隆石油大厦B3停车场内,停放着七辆乐视汽车和两辆原型测试车。从车身积满的厚厚灰尘来看,这几辆车在此闲置已久,其尾部的“LE”logo,表明了该车“乐视汽车”的身份。此时,距离“乐视汽车”这几个字眼最后一次公开出现在世人眼前,已经过了整整三年——2016年10月,乐视超级汽车“LeSEE PRO”原计划...[详细]
自7月19日正式上市起,北汽新能源EC5(下文简称EC5)就被冠以了十万元高质价比神车、长续航国民电动车等称呼。...[详细]
这一周,蔚来高层再生变动,CFO谢东萤将于月底离职;威马汽车携手国网加速V2G技术落地,直面传统燃油车竞争;“劳模”许家印前往日本拜访了多家零部件企业,零跑汽车获得了第2张无人驾驶路试牌照。1、威马汽车携手国网加速V2G技术落地近日,威马汽车与国家电网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智能纯电动汽车产品、充电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上的优势,在技术研发、数据互通、充电服务、能源互...[详细]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 “你怎么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即使这个话题在中国已经是“老生常谈”,但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员工们依旧在重点研究这一话题。在亿欧汽车与他们的交流中,无一例外,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作为“混动之王”,丰田似乎曾表现出对电动化的犹豫。但在10月底东京车展发布会之后,外界不会再这样认为了——这家被批判在新能源领域“过于保守”的汽车制造商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发布会当天,丰田旗下...[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