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股份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开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2017年12月1日起,位于德国上巴伐利亚州克兴IEE Sensing Germany GmbH的20名开发人员将加入采埃孚集团, 该公司将更名为Zukunft Mobility,隶属于采埃孚子公司Zukunft Ventures。IEE Sensing Germany GmbH专注于驾驶员辅助、集成式车辆安全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的开发。其20名员工包括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和软件开发人员,在汽车行业拥有多年的经验。在未来,他们将在...[详细]
据外媒报道,在SCOOP项目中,科研人员与业内伙伴方共同开展车间通信及车辆对基础设施通信(V2I)通信的实地路测,该项目是协作智能交通系统的公开试点项目,其参与者包括PSA及雷诺等车企,后者为该试点项目投入1000辆乘用车。车载计算机利用了高性能的无线通信协议,可增强最新一代的ITS G5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在专用频率(5.9GHz)上运行。研发上述系统旨在针对移动目标,并使其通信距离拓展至1000米(1公里)。...[详细]
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及本次大会上最火的话题,莫属人工智能。会上,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等行业大佬围绕此话题,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阿里巴巴马云:未来30年 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对于机器会控制人类,会抢走工作机会,会毁灭在自己最伟大的发明之中这一担忧发表了自己的观...[详细]
在上周落下帷幕的洛杉矶车展上,英特尔CEO 布莱恩·克兰尼克(Brian Krzanich)发表主题演讲,对自动驾驶将如何改变未来汽车,从座舱设计、娱乐信息系统到主被动安全,做了详细地预测和描绘。在演讲中,克兰尼克提到最近完成的对Mobileye的并购,强调称“英特尔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超过两倍的深度学习能力”,而这里的竞争对手指的正是英伟达。他甚至直接秀出了即将发布的EyeQ 5芯片,对标的正是英伟达专为自动驾驶开发的Drive PX X...[详细]
12月3日,腾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数字经济、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强国等战略部署,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产业与交通行业融合发展。据了解,腾讯公司与中国电科此次战略合作,凭借双方在大数据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将拓展大数据、云计算的行业落地范围,如在贵阳大数据、司法大数据、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城市大数据、交通大数...[详细]
12月1日,车享家正式宣布获得B轮10亿元融资,由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招商财富三家联合投资,汉能资本作为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夏军现场表示,“B轮融资作为车享家为行业、为用户服务的出发点,为行业变革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车享家宣布之后将与投资方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招商财富进行深度合作,对接保险金融,进行价值提升。现场车享家与ETCP、碧桂园、米其林等企业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据夏军透露,目前在全国超过110个城市线...[详细]
今天上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驾驶首辆京牌小鹏汽车前往虎嗅2017FM创新节,并在国家会议中心附近街头使用自动泊车。据悉,何小鹏是小鹏汽车1.0极客版量产车首位车主。此前,小鹏汽车曾透露1.0极客版将小规模量产,不会在市场上销售,先逐次交付给公司内部和友好用户,经过不断迭代优化后,计划在2018年推出面向大众销售的2.0版。近期,互联网造车势力进入密集落地期。10月12日小鹏汽车首批量产车下线仪式上,何小鹏曾表示衡量一...[详细]
据外媒报道,Thales于本周二宣称,新研究表明英国用户担忧互联设备(含互联汽车)的安全性。该公司在英美两国调研了1000名消费者,结果表明,50%以上的英国受访者拥有至少一款互联设备,佩戴式健身追踪器(24%)、互联汽车(18%)级智能手表(16%)成为最为常见的三款互联设备。60%的受访者表示互联汽车的安全性堪忧,用户最为担忧的是互联汽车技术的整合及故障(率)。...[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数字地图公司Here宣布将收购Advanced Telematic Systems(ATS),ATS为德国一家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云端软件更新服务的公司。此次交易的条款细节并没有被披露,交易预计将在2018年初完成。此次收购也将进一步加强Here在定位服务、自动驾驶云服务领域的实力。预计,自动驾驶云服务未来几年将大规模地实际运行。Here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Ralf Herrtwich表示:“收购ATS对于公司的战略投资来说非常重...[详细]
据外媒报道,凡是在北美购买过2018款现代车型的驾驶员们有福了,他(她)们将获得由HERE Technologies提供的实时交通与导航信息服务。HERE实时交通(HERE Real-Time Traffic)可收集并整合多家汽车品牌互联车队所发出的传感器数据,该服务尚属全球首例。2018款Elantra GT、Sonata、Tucson及Ioniq北美版现代车型均配备了导航用抬头显示器,即将上市的现代Kona也将能获得实时交通信息。...[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鉴于自动驾驶技术成本有所减少,以及已经涉猎网约车等服务业务,通用汽车计划两年内大规模地推出商业化自动驾驶车队。通用主席Dan Ammann星期四在旧金山投资者活动上透露,通用计划2019年之前在密集的城市区部署自动驾驶车队,而自动驾驶车队所带来的收入在正式推出之后将达到数十亿美元。Ammann及其他几位的言论也是通用首次在公开场合宣布通用计划进军网约车服务,对抗Uber和Lyft等公司,通用去年向Lyft...[详细]
据外媒报道,EasyMile与合作方开展合作,旨在将无人驾驶(driveless)技术应用到全尺寸电动客车上,该项目获得了法国政府的资金支持。EasyMile将利用公司的技术,研发一款无人驾驶客车,全长40英尺(约合12米),最低载客量为100人,该车辆采用混动或纯电动动力总成。公司将向该客车提供安全控制、导航软件、网络安全协议、部署过程等技术,该公司还推动了车队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完全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详细]
据外媒报道,大陆将其在车载环境传感器的专业技术知识融入到第五代近程及远程雷达传感器,预计该产品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由于77 GHz技术已成为全球趋势,传感器的分辨率就变得越来越高,以便能更精确地探查到体积较小的物件。...[详细]
今年奥迪发布带有L3自动驾驶功能的A8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新车前脸的一款激光雷达——ScaLa。ScaLa是全球第一款车规激光雷达,研发设计它的是一家德国公司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Ibeo并不是一家初创企业,1998年6月1日创立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车载激光雷达。在经历了2000年被并入SICK AG(一家工业传感器系统供应商),2009年被现总裁买断独立之后,便有了今天的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详细]
据外媒报道,明尼苏达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研发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或将为交通工程师们(traffic engineers)提供一款低成本、简单易用的工具箱,用于鉴定发生于十字路口的闯红灯(Red-light running,RLR)行为。研究人员将车速、交通量数据与智能信号系统发布的交通信号相位信息进行配对,从而识别潜在的闯红灯行为。详见正文...[详细]
作为继TV、PC、手机之后的“第四中心”,汽车正在从出行工具转变为出行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于位置信息的体系化互联网能力逐渐成为汽车行业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所在。以车内核心刚需导航为例,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在车内服务的进化过程中,两个因素至关重要。其一是联网能力,只有车辆本身具备了联网能力,提供在线化服务才成为一种可能。其二则是数据开放程度。如果实现联网能够让车辆实现与手机相似的...[详细]
据外媒报道,现代宣布与位于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 California)的Smartcar合作,共同打造Blue Link车载资讯系统基础设施,两家公司将共同致力于一项车载网络安全访问试点项目—— Blue Link All-Access。双方希望打造Smartcar平台及Blue Link,旨在研发一款基于应用的生态系统,可安全地访问各类车载服务,因为上述服务需要与车辆实现临时性的网络连接。...[详细]
据外媒报道,SK创新公司(SK Innovation)正在匈牙利北部建立首家离岸电动车电池厂(offshor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factory),其产能是韩国电池厂的近两倍。据内部人士透露,该工厂将于2020年实现量产,其电动车电池总产能将达到7 GWh,可供应近20万辆电动车。该电动车电池厂位于韩国中部的瑞山市(Seosan),但公司并未透露细节,表示目前尚未落实下来。...[详细]
图片来自于网络物联网+汽车:车联网成为汽车产业自身变革的必然结果市场驱动汽车产业链重构市场刚需的转变加速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在万物互联的愿景之下,汽车正慢慢变成与出行、工作、家居、娱乐等场景密切关联的概念,消费者对汽车丰富的期待正催化着汽车向着网联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演进。如此形势也促进了传统车企有意识地积蓄自身的科技实力,抢占车联网布局。相比较于全部自主研发,传统车企更多的选择联手IT和通信企业,...[详细]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已收购一家人工智能平台开发商——Fluenty公司,这是三星收购的首家韩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两家公司均未披露并购交易明细。...[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