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公司日前宣布,2007年计划大幅提高在中国的采购量,由2006年的约3亿欧元的采购额增到2007年的10亿欧元。据悉,博世公司每年的总采购预算为200亿欧元,目前,已从中国采购了印刷电路板和机电零部件。此外,博世已经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国内滚珠轴承和橡胶零部件供应商,下一个采购目标是机械零部件供应商。
伟世通也宣布未来几年将增加在华采购量,其中,电子产品将增加30%。据悉,伟世通现在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到全球采购量的20%,采购对象包括中国本地供应商、合资供应商、全球供应商在中国的子公司等。
由首选独资转为合资、在中国建立区域研发中心、加大在华采购力度,零部件行业的外资“异动”,对行业发展显然是利好消息。不过,也应看到,这些旨在通过本地化提升外资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举措,也给本土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项统计表明,目前,外资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更是高达90%。
“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呈下滑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说,目前很少有国产零部件企业能做到与整车同步研发,之前存在的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高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转向系统、传感器、制动系统等产品的市场,无一不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在低端制造方面,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落地中国,同样造成了巨大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建议,为弥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技术含量较低、研发能力欠缺、企业规模小等短板,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零部件企业联合协作,找准市场空间,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迅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在关键领域协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
德尔福中国扩张加速 技术重心向中国转移
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的信息表明,中国将争取10年内,把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使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0%。
位于上海的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的二期建设工程并没有因为德尔福在北美陷入破产官司而放慢步伐,该工程将于2007年年底完工。
据称,项目表明了德尔福公司正努力提高其本土研发能力,确保在中国市场生产的所有产品优质可靠。
展示最新技术
在美国宣布破产保护重组的德尔福,在中国的事业却蒸蒸日上。近日,德尔福亚太区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全春泽在北京向媒体描绘了德尔福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在中国的发展对德尔福来说至关重要。”德尔福亚太区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全春泽对表示,“德尔福生产的导航系统包括高端OEM系统、中档OEM系统、甚至包括便携式导航设备,德尔福公司为北美、欧洲、中东、中国和日本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全系列的导航设备”。
据称,在上海车展期间,德尔福公司将展示其最新的电子、热交换、转向和发动机技术。“这其中的不少技术在全球都是第一次亮相。”全春泽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3I4527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