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日本磁性流体技术株式会社宣布将向汽车业拓展其热电模块业务。该公司的TEM技术囊括了电动车及混动车电池的冷却及加热技术,其高性能的定制化装置的温控敏感性高,精度在0.1摄氏度内。据公司预期,其热电模块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行业内,旨在未来四年内将其年销售额从当前的50亿日元(约合4398万美元)提升至200亿日元(约合1.76亿美元)。公司的技术可适用于车用制冷及加热模块,旗下的全球网络将提供技术支持。自2018年秋季起,公司将致力于汽车业内的热电模块,并特别关注电动车和混动车的相关应用。...[详细]
据外媒报道,今年晚些时候,宝马将推出X5、8系列、Z4以及3系列车型,上述车型配备搭载宝马操作系统7.0版本的全新宝马Live驾驶舱。...[详细]
据外媒报道,科思创计划设计一款全新的前端模块,作为车辆的“脸面”,提供一款类似玻璃的无缝式表面,可被用于多种不同用途。科思创采用各类装饰性薄膜或半透明薄膜。此外,该模块还能发挥照明及信号功能,提供车辆与行人间通信。此外,还提供黑色面板技术,其采用了拜耳的特殊Makrofol PC薄膜,当照明时,可被用作光源。当切断照明设备后,路人却只能看到黑色的表面。科思创前端模块的结构由一款PC薄膜及彩色装饰图案组成,具体情况视客户的需求而定。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雷诺近日发布新款“先进电池储存”项目。雷诺计划到2020年采用电动车电池来打造最大的固定式储能系统。公司还负责提供电池升级,使其拥有的二手电池数量远超业内其他同行。该公司计划在欧洲境内的多个地点配置储能系统,其储能容量至少达到60 MWh。首批设施将于2019年初完成,分别配置到法国和德国境内的三个地点:杜埃和克里昂的雷诺工厂及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的前燃煤电厂。若储能达到60 MWh,据雷诺预计,其所储能的电量足够供应5000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量。详见正文。...[详细]
Roadstar.ai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研发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初创公司。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8日,Roadstar.ai宣布选用Renovo公司的AWare生产级操作系统(OS),用于其自动驾驶车辆。Roadstar.ai首款由AWare操作系统驱动的车型是一辆克莱斯勒Pacifica混合动力小型货车。...[详细]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8日,宝马宣布将把2019年款宝马i3中的电池升级为容量为120Ah的电池,将可让该车续航里程达到160多英里(260多公里)。...[详细]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将要进行软件升级,是近两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软件升级,应该会大幅提升Autopilot的功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公司正计划在本周末发布版本9.0软件升级包。在本月初,特斯拉黑客兼智囊Jason Hughes发布版本9.0界面,发现其界面改动较大,并计划将该软件引入Model 3的操作界面。据称,新升级功能还包括新款“Drive On Nav”Autopilot功能,其功能性与入口匝道/出口匝道功能类似。该软件升级包还将包含早前提及的Atari经典游戏及复活节彩蛋。...[详细]
据外媒报道,Guestlogix发布新平台,旨在将支离破碎的乘客体验融合在一起。新功能基于Traveler and Crew Experience打造,属于业内首创,可提供最佳的B2B和B2C出行技术,帮助航空及其他出行品牌为其用户提供精简的产品与服务。Guestlogix平台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确保其服务涵盖用户的各类需求。凭借Traveler and Crew Experience应用及后台工具后,可实现成功的零售、个性化服务及宣传管理,增强版Guestlogix平台提供互联出行所需服务。...[详细]
据外媒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系统通过利用电动交通运输减少碳足迹、减少交通拥堵并创造新的经济机会,西门子推出了一种新工具,可用于估算未来30年内城市电动运输基础设施需求以及带来的潜在影响。随着交通运输电气化进程加速,全球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需求,即车辆充电、电网和道路本身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提供支持。...[详细]
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向现代美国技术中心提供了资金援助,供后者研发先进混合模式汽油发动机,旨在大幅提升其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未来3年内,该项目将投入495万美元,将当前的工作设计与先进气阀结构及DOE早前提供的技术相结合。该项目是现代先进发动机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计划在未来的量产车型中采用该先进技术。美国能源部为现代提供了资金与机遇,帮助公司研发混合模式发动机技术,致力于研发先进的技术及压燃发动机。现代汽车下一步将计划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计划,利用环保车型创建清洁环境。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Unitronics发布了U-tron新事业部,旨在提供首款以客户为中心的应用控制型自动停车方案。U-tron自动停车方案的操作进程快捷而简便,当驾驶员进入停车场后,该系统会引导驾驶员到置指定位置,该进程耗时仅为20秒。当抵达指定位置后,驾驶员就可以下车了,并利用手机应用(或其他凭证)亦或是抽出停车券来激活停车进程。随后,利用先进的软件算法来控制一组机器人,确保车辆的安全停放。用户还能利用应用或支付停车费的方式取回车辆,随后自动停车机器人会将车辆从存放位置交付到车主手中。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 )已经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QuAIL)签署了一份价值10万美元的合同,福特将使用NASA的量子计算机用于自动驾驶研究。...[详细]
当作为乘客坐在汽车内时,很少会有人密切关注周围的交通状况,即使他们坐在汽车前排座位上。如此一来,目前在道路上运行的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也会出现此问题。...[详细]
据外媒报道,纽昂斯通讯公司宣布,公司将为吉利提供车用级语音识别功能,这标志着语音识别供应商首次推出专为东南亚市场提供的人工智能驱动型语音方案。纽昂斯通讯公司与吉利合作,利用其Dragon Drive车联网平台来研发一款语音方案,其涵盖了语音自动识别、自然语音理解、文本向语音转换功能,专为亚洲市场量身设计、优化,其关注马来西亚腔英语的识别能力及准确性。Nuance Automotive专注于人工智能车载会话技术,帮助车企向用户提供独特的用户体验服务。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Fleet Complete于近日宣布了一项计划,公司将与Toyota Connected合作,旨在提升基于物联网的丰田车载服务的交付速度,从而提升了车队用户的移动资源有效性及效率。凭借Toyota Connected数据服务提供的大数据,Fleet Complete的CONNVEX平台将帮助其车队用户提升驾驶员及车辆安全,降低所有权总成本及车队下线时间,这主要得益于GPS、油位、里程表读数、胎压的即时可见性。双方的合作将助力Fleet Complete车联网技术、车队业务。...[详细]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中国台湾宣布推出首款4级自动驾驶概念车- Luxgen S3 EV+,该车由裕隆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创汽车信息技术中心(HAITEC)以及电脑品牌宏碁公司(Acer Inc.)共同研发。...[详细]
据外媒报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提供了HARMAN Spark服务,费用79.99美元。该套餐的初始价格仅为5美元/月,但不含无线网络功能。此外,含无线网络功能的套餐也分别独立版、流量无限量版及移动数据分享版三种。用户只需要从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载好软件,然后利用优盘插入到方向盘下方的车载诊断系统端口内,就能使用该服务。双方联手打造的该平台可配备到大多数1996款及后续上市的新车型。除标配功能外,用户还能获得应用支付、按需路测辅助、驾驶建议等功能,还能自动添加新功能。详见正文...[详细]
随着汽车企业竞相生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传感器需求量也变得很大。公司们都竞相投资传感器公司。据外媒报道,近日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Lunewave完成了种子轮融资,筹得了500万美元。Lunewave公司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专注于研发外部传感器,以通过增强检测能力提高自动驾驶的操作准确性。该公司的产品利用3D打印技术研发用于无人驾驶汽车、5G通信模块和无人机的特制传感器镜头。...[详细]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黑客verygreen和TMC用户DamianXVI联手,从Ebay购得Autopilot Hardware 2.5车载计算机后,再度发布了Autopilot开发者版本的界面视频。从其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特斯拉Autopilot,但目前仍强调其可视化效果并不完美,只能展现他们所了解并看到的部分内容。green展示了“可能的驾驶空间”,用线条表示各类探查到的车道及道路边界。各类探查到的目标按照类型进行列举,并在3D空间中标示坐标轴及深层次(深度)信息。详见正文。...[详细]
据外媒报道,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不断发展,德国杜尔公司(Dürr)也在密切关注这一大趋势。杜尔子公司杜尔Assembly Products已经在车辆测试技术领域推出两项开创性创新技术:模块化x-road曲线测试台和x-around测试台,将用于在自动驾驶和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之前,对其进行严格测试,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性。此类创新技术也可用于传统车辆,可让汽车制造商们现在就能够处理未来的测试任务。...[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