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森自控-saft亚太区运营总监俞刚
盖世汽车网: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锂电池产业地发展,您认为现在车用动力锂电池市场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您怎样看待目前的市场现状?
俞刚:目前,动力锂电池市场应该说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很多企业和投资方都进入这个市场,海外的公司采取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一些石油企业,以及国家电网等实力雄厚的公司都对这块市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从长远来看,到2020年,基本一年的汽车产销量是3000万辆,其中50%是自主品牌,即1500万辆,而20%是新能源车,就是300万辆车。经过简单计算就可以得知,目前所投入那么多的电池产能可能还是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因此,从市场的供需角度来看,由于市场容量比较大,还不会存在过度竞争或者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在还是一个携手多赢的阶段,更多地是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来培育这个市场。
盖世汽车网:针对这样的市场状况,江森自控在市场运营方面有什么举措?
俞刚:基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广泛开发我们的合作伙伴。希望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培育这个市场,随着市场的成长,电池生产商也可以一起成长。我不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谈订单为时过早。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江森自控的优势是什么?未来有哪些具体规划?
俞刚:江森自控-SAFT是江森自控和SAFT公司在200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江森自控的优势在于已经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商业化的产品。目前,我们已经给欧洲市场的BMW 7系供货,并且为戴姆勒奔驰S400轿车的混合动力车提供电池包,这两款车已经在市场上公开销售。
在欧洲,我们也和大众等其他汽车企业合作,但目前还没有可以公开发布的具体项目。在北美,我们已经为北美的一家汽车改装厂提供全混的动力电池,目前,也已经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从未来的规划上来说,明年年初,我们会在市场上公开发布一款福特的纯电动车,在2012年,还有福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布。这都是商业化的项目,有的已经发布投入应用了,有的正在研发过程当中,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是行业比较领先的。
在法国尼斯,我们有电芯和电池包的生产基地,用于为欧洲客户提供锂电池产品。在北美,我们在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中,争取到了三亿美元的政府资助。在密歇根州的Holland工厂,电池包的组装线已经投产,产能设计可以满足每年10到15万辆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未来也预计有电芯生产计划。
目前所有的电池包都在北美生产,电芯从欧洲进口。在未来,我们也会将电芯生产转移到北美工厂,使江森自控-SAFT兼有电芯和电池包的整个的生产能力。
江森自控在汽车行业有多年的经验,铅装电池市场占有量全球第一。现在,江森自控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延续了原来在汽车行业的经验和积累。另外,因为江森自控内部有一个汽车电子部门,为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开发支持,为我们锂电池的开发提供了较强的技术优势。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技术路线方面是怎样的?
俞刚:从长远来看,纯电动汽车还是占主要地位。从目前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可能性更大。
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比如说能量密度的技术,一般车用动力电池实际上只能支持150、200公里的行程,如果要支持300、500公里,那么电池本身的重量就是一个负担。由此看来,电池技术的发展确实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现在对于新技术的研发也比较重视,比如锂空气的技术的开发。因为电池和汽油的差别还是很大,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就是100到200,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电池的五倍到十倍。除此之外,充电的基础设施和充电时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说,我认为,只要在技术上力求革新突破,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以解决。
我认为锂电池技术可能要到2020年以后才会逐步成熟。目前,中国用的是磷酸铁锂的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循环动力也不错,可是,日历寿命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江森自控在欧洲和北美用的是NCCA材料,因为NCCA的循环寿命、日历寿命和高能量密度都是得到验证和证明的,但是,在安全性上还有一些担忧,特别NCCA材料和中国的安全标准并不一样。所以NCM材料在未来十年内,会更适合中国市场。而且我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MMC和镍钴锰酸锂的应用可能是一个不错方向。
盖世汽车网: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江森自控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俞刚:我认为这个优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年积累的。我们的目标很清晰,我们的电池产品只是针对汽车行业,是很专业的车用动力电池。众所周知,江森自控有三个方向,第一是楼宇设施效率,是从建筑的角度和能源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选址、建造、使用、运营的整个过程。不管是从建筑本身,还是配套设备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第二是汽车体验;第三就是能源解决方案,目前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车用动力电池,我们将和更多的合作者一起发展这个领域,满足市场的需求。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1/24120352352265080554.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