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当前热词:特斯拉

20万元内到手的ID.4 CROZZ,你心动吗?

在行业涤荡中,新的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玩家。全球汽车业2020年遭受重创,8大车企销售降幅均超过10%,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出现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过去的一年,以特斯拉及国内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玩家快速成长,不仅实现交付量的节节攀升,更实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市值。与此同时,恒大、阿里、百度、富士康等均下场造车,无不暗示着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详细]

2021-01-20 07:57:16

2021预测|国企高端品牌今年难有突破

自去年开始,汽车圈内似乎掀起了一阵“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热潮。在这股风潮的推动下,一个听起来很是时髦的新名词,也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国家队新势力。北汽的ARCFOX极狐、东风的岚图汽车,以及最近上汽的智己汽车等等,都是这支队伍中的代表。他们背靠央企或者国企,在出生之前就享受着“爸爸们”能够给予的最好资源;为了凸显自己绝非是传统派的延续,大多一经诞生便有着一套独立的运营体系;而为了向蔚来、小鹏、理...[详细]

2021-01-20 07:54:30

特斯拉支付1亿欧元保证金 等待柏林工厂获全面许可批准

如果该州环境办公室最终未批准特斯拉工厂的建设,这笔保证金可能被用来拆除柏林工厂此前已经完成的建设。...[详细]

标签: 特斯拉 德国
星云 2021-01-20 07:00:00 原创

特斯拉公布电池生产流程 为柏林和得州新厂聘员工

新视频显示,特斯拉的电芯生产线与可口可乐工厂可能应用的生产线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详细]

标签: 特斯拉 电池
谷姣姣 2021-01-19 15:48:57 原创

送别2020!“拼”字当头盘点 汽车企业(品牌)篇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疑值得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在全行业的奋力拼搏下,中国汽车产业以“V”型反转为“十三五”画上句点,再次彰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但过去一年,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呈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结构性变化,兼并重组局部活跃、自主品牌市占率更是明显下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的分析以及现场的采访、报道,选择在岁末年关之际,盘...[详细]

2021-01-19 08:54:26

【国际快讯】奥迪因芯片短缺闲置1万名员工;Stellantis股价在首个交易日大涨;特斯拉正式交付国产Model Y;Grab欲在美进行IPO

Stellantis股价在首个交易日大涨随着FCA和PSA的合并完成,Stellantis于1月16日(周六)正式成立。1月18日,Stellantis的股价在首个交易日表现良好,股价上涨 8%,其市值也达到了420亿欧元(510亿美元)。特斯拉宣布正式交付国产Model Y 1月18日,特斯拉表示,已开始向中国客户交付在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Y SUV。该公司在去年11月获得中国政府关于该款车的销售许可,国产Model Y的起售价定为33.99万元。奥迪因芯片短缺闲置1万名员工...[详细]

占亚娥 2021-01-19 08:08:22 原创

特斯拉Model Y开启交付,鲶鱼还是灭霸?

1月18日,国产特斯拉Model Y在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上海向阳特斯拉中心、上海森兰交付中心正式开始交付。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继Model 3后,第二款面向中国用户生产、交付的车辆。今天起,Model Y还将在中国各城市陆续开始交付,以最快的速度将车辆交付到用户手中。此前的1月1日,特斯拉正式在官网上线了国产Model Y供用户订购。而33.99万~36.99万元的售价低普遍低于外界预期,这也使得Model Y一时成为像苹果手机一样需...[详细]

标签: 新车 特斯拉 中国
2021-01-19 07:57:12

炒得越热,造车越难

仅从产品端的角度来看,随着一道道硬门槛的设立,像是最为重要的智能化、续航、补能,新能源市场的处境已然变为了:炒得越热,造车越难。如果说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止跌、复苏、向上的过程,那么进入2021年仅18天的时间,该细分板块已经开始变得“疯狂”。1月1日,特斯拉Model Y入局即热销,网传订单达10万辆;1月9日,蔚来NIO Day成功引爆各大社交媒体,eT7再次成为国产电动车热度担当;1月11日,富士康分别投资拜...[详细]

2021-01-19 07:55:57

中欧投资协定,是“狼”爱上“羊”?

狼和羊的博弈?2020年结束的前一天,这场历时7年之久,经历了35轮谈判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终于尘埃落定。这无疑让中国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不过,现在只是谈判成功,实际的协议正式签署预计要到2022年。为什么是2022年?除了必要的程序需要时间,很重要的一点是,中欧投资协定这样的重大事项,只有德法这样的大国担任主席国时,才有可能推动。而2022年上半年,法国才正式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根...[详细]

2021-01-19 07:55:13

海外上市车企市值榜:特斯拉蔚来疯涨 丰田领跑传统车企

特斯拉等电动车企市值疯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投资者们更愿意将它们视为科技股,而不是典型的汽车制造商。...[详细]

占亚娥 2021-01-19 06:50:30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