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cElroy,美国汽车业知名媒体人,他是电视节目“Autoline Detroit(底特律自动线)”的主持人和蓝天制片 (Blue Sky Productions)的编辑主任,并曾经制作了《汽车诞生记》——第一部记载汽车工业产品开发流程历史的电视记录片。在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前,他恰刚撰文呼吁人们对“底特律三大”问题的评判上要公正客观。
美国Global Insight(环球透视)有限公司高级市场分析师曾志凌在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时表示,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实际上下半年是呈下滑趋势的,他直言本土自主品牌车企度过了歉收的一年。问及金融海啸对车市的影响,他提醒“一旦在美系零部件体系倒掉或受冲击,或会造成欧系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独霸一方”,并指出跨国整车企业在华的策略正在发生变化。他坦言目前正是个不确定时期,很难对2009年做出准确判断,不过还是谨慎预期“如国际经济环境能在明年下半年好转,明年车市还会有一个轻微幅度的增长,大概在4%左右”,但又补充“车市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
全球著名汽车咨询公司CSM Worldwide大中华区汽车市场预测总监张豫在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时表示,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并非消费者转理性及其持币待购心理,而是市场需求真正受到了经济形势的影响;他比较了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上各派系厂商的表现,并且乐观估计到2009年下半年市场应会有起色,预测明年汽车市场的总增幅最理想会达5%-6%;论及各细分市场,中高端车会恢复得比较快。
国际知名汽车咨询公司JD 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时表示,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环境对车市的影响;对比各派系厂商的表现,他认为日系车的崛起是一大亮点;展望09年车市,JD Power认为明年汽车市场会是零增长,同时在产品魅力,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具备竞争力的厂家将是2009年的赢家;论及各细分市场,入门级中型车将有较大发展。
虽然遭遇中国车市在金融危机袭击下度过了不尽人意的2008年,但若是点评各派系这个整车厂商的表现,无疑韩系车是最耀眼的一支。北京现代08年的销量和去年相比依然增加了25%,北京现代能否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09年的业务重点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洪炉和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本文节选编自网易汽车所载访谈记录。
回首30年前筹建上海大众汽车的点点滴滴,当年主持对外谈判的蒋涛似乎历历在目。1978年,时任上海机电一局局长的蒋涛接到一项重大的使命,这就是中国汽车史上著名的“上海轿车项目”。依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谈判小组自身的努力,上海大众得以在荒芜的安亭“孤岛”上发展壮大,开始走出上海;并带领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业、中国汽车业快速成长。这位87岁老人在回忆中为众人揭示上海大众的创建原委,桑塔纳国产化进程,以及上海大众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大跃进的显著影响。本文为《上海证券报》首席吴琼专访实录。
印度最大的汽车电器配套制造商卢卡斯(Lucas)-TVS是全球知名一级供应商,在印度有4个生产工厂,3个合资厂,其印度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5%-70%。媒体资料显示2004年3月卢卡斯-TVS来到中国,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曾设下在华年采购达到该公司全球采购金额10%的目标。中国采购办事处总负责人童晟坦言,中国供应商质量优于印度供应商;虽然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都在下滑,但汇率变动对其在华采购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童先生为人低调,曾就职于某国际知名电机企业,对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有着丰富经验。
编者按: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汽车业迎来了最寒冷的冬天,自主品牌企业的危机感也越来越浓。09年车市您是否看好自主品牌的发展呢?有人认为自主品牌的主要竞争地在二三级市场,而此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看好牛年自主...[详细]
2008年只有比亚迪、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等乘用车企业完成了全年产销计划目标。2008年12月下旬,比亚迪宣布提前完成全年20万辆的产销目标。外行造车外行卖车的比亚迪,短短时间内售出单款车型销量第一的成绩,在汽车界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在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是有着非常强的营销策略。比亚迪销售老总夏治冰被人誉为“幸福指数最高”的汽车销售老总。这位北大才子内心深处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信和骄傲,因为财务背景出身,他看重数字,看重细节,看重现金流和成本控制。他深信,品牌营销"先肚皮后脸皮","忽悠"永远没有"口碑"来的扎实,来的深入人心。
和创立之初一片荒凉的土地,两三处农房,银行里30万"巨资"相比,如今的奇瑞已拥有自己的厂房、办公楼,现代化设施。十年,奇瑞已是自主品牌的代表,但这个“代表”并不轻松。走低端路线,利润微薄。面对其上的合资品牌,产品线向下延伸,其下的国内自主品牌销量上穷追不舍,可谓压力巨大。奇瑞A3蛰伏了3年,金弋波把它的"登场"说成是奇瑞的转型之作。奇瑞已不追求销售上的第一,在完成初步阶段对市场的扩张和占领,奇瑞正在进行战略转变。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