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好”,直到12月28日技术发布会举行的前三天,才正式对外宣布此事。但营销推广则势如破竹席卷而来。
在年轻用户最为活跃的微博平台上,小米汽车广告铺天盖地。与此同时,宁德时代、高通等头部供应链企业的官方微博也集体向“小米汽车”送上祝贺,不仅为小米汽车技术背书,也显示出其在产业链上的落地运作能力。
而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本人更是频频露面与网友互动,不时透露一些首款车型的信息,如价格范围之类。他还撰写感慨颇深的“小作文”,描述1000多天奋力造车的历程,并在发布会前夕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等多家新能源企业致以敬意。考虑到市场定位会有重叠,有网友戏称这是“先礼后兵”。
结果导向来看,这几波营销不仅曝光度高、节奏感强,达到了宣传效果。“只能说,互联网人真的会玩”,有业内人士感慨道。
28日下午2点,国家会议中心,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举行。这是小米躬身造车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直面友商、专业人士、用户和市场验证之时。仅小米直播官网,就吸引了480万人次观看。
本场发布会,小米汽车不仅带来了首款车型小米SU7,还有五大核心技术。
一、拥有27200rpm转速的V8s电机
小米汽车最先发布的核心技术,是三款自研的V6/V6s、V8s超级电机。
其中,V6s最高转速达到21000rpm,峰值扭矩为500N·m,峰值功率为275KW,表现全面高于特斯拉Model S,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V6/V6s两款电机已经量产,并确定将在小米SU7上首搭,百公里加速仅2.78秒,最高时速达到265km/h。
不仅如此,小米汽车已研发出第三款超级电机V8s。该电机最高转速达27200rpm,动力性能极为强劲。雷军表示,V8s计划于2025年上车。另外,小米汽车预研的下一代超级电机,通过碳纤维激光固化缠绕工艺,在实验室中转子最高转速可达35000转。
考虑到高转速带来的冷却难题,小米汽车采用了双向全油冷散热、S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设计等多项技术,保证超级电机在复杂工况下功能可靠。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判断,小米汽车在电机技术上具备领先优势,有望成为其突出卖点之一。而为了防止被说是“吹牛”,小米汽车还找了专业机构验证超级电机技术的实力。
二、“挑战冬季电车之王”
在电池技术方面,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展开合作,并自建电池包工厂,为此投入1000多人。发布会上,小米汽车推出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该技术最高体积效率为77.8%,使得电池容量最高可达150KW,CLTC续航为1000+Km。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双电机版车型的电池包容量为101KWh,CLTC最高续航里程为800Km。另一电池版本车型采用的是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为73.6KWh。
为确保电池安全,小米汽车全栈自研了电池管理软件系统,按照“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标准(ASIL-D)设计”。并采用电芯倒置技术,使用了气凝胶等高成本材料。比如,万一电池着火,由于电芯是倒置状态,安全性得以大幅提升。
小米汽车的目标是“挑战冬季电车之王”。雷军认为该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热管理技术。为此,小米汽车采用高效双模热泵,号称在零下15度的工况下都无需额外开加热器,还能维持乘员舱的舒适温度。
为缩短充电时间,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小米汽车加入800V队伍。小米汽车自研的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达到871V。该高压平台将在小米SU7上率先实现应用,5分钟可充电220Km续航,15分钟可充电510Km。
三、自主研发泰坦合金,9100吨压铸技术
面对一体化压铸工艺趋势,小米汽车认为,作为新人需要随大流。“特斯拉说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刚开始觉得还是传统冲压更省钱”,雷军表示,所以小米汽车最初是A组/B组压铸工艺、传统冲压三套系统一起研发,成功推出9100吨超级大压铸技术,高于特斯拉的9000吨。
该压铸工艺可将72个零部件合为一个(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工艺),使得焊点减少840个,整体重量减轻17%,生产工时减少45%。这对新车企的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显得尤为关键。考虑到安全性,小米汽车采用了三段式后地段防撞设计。
小米汽车还在材料端下功夫。通过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在配方中加入稀土和锆等微量元素,仿真建模,小米汽车自研出泰坦合金环保压铸材料。雷军称,小米汽车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
四、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汽车走的是全栈自研路线。据悉,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期投入达到47亿元,组建了超千人的团队,测试里程超过10000公里。AI领域,小米2016年就已入局,目前团队规模超过3000人。与此同时,自研底层算法,打造了新一代技术平台,全面融入了大模型。
雷军认为,“感知是一切的基础”。本次发布会,小米汽车带来了自适应变焦BEV、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三项感知技术。
其中,自适应变焦BEV技术可实现多场景的灵活感知,识别灵敏度较高,识别范围从5cm延伸至250m,实现了泊车场景更加精准(最小识别精度0.05m),城区场景看得更宽,高速场景看得更远。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直播截图
小米汽车发布的道路大模型,可通过大模型能够不依赖高精地图,实时生成道路的拓扑结构。此外,小米汽车通过加入超分辨率矢量算法,将识别精度提升至0.1m,大幅提升障碍物识别准确性,降低误报概率。
硬件方面,小米汽车将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感知硬件则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Max版车型)。上述产品都将在小米SU7上实现量产装车。
当然,任何技术都需要不断优化和训练。小米汽车还需持续积累真实路测数据,提升算法健壮性。
五、完备的“人车家”生态链闭环
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报告指出,汽车正从出行工具转变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小米汽车认为,智能座舱是将汽车转变为一个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的关键载体。
小米汽车搭载澎湃OS操作系统。该系统具备开机快、启动快、升级快、流畅度高等特征。比如,车机启动速度仅为1.49秒,并且能够边下载边升级OTA。雷军表示,座舱系统整包升级仅需3分钟,全车整包升级仅需30分钟。另外,实现了Pad APP共享、手机APP共享以及生态硬件共享。
通过澎湃OS系统和多屏互联,小米汽车有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沉浸感,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共享生态。例如,小米SU7配备了16.1英寸中控屏、56英寸HUD抬头显示以及7.1英寸翻转仪表屏等,后排还可安装两个拓展屏,实现了五屏联动。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直播截图
车载大屏不仅采用澎湃OS视觉统一设计语言,而且设计的多任务柔性框架可允许桌面应用随意拖拽、改变大小,自动适配各种设备。
除硬件配置升级外,小米还在软件侧下足功夫。其在多窗口、交互逻辑等方面进行深度优化,确保复杂应用场景下系统反应灵敏度高。相比之下,传统车企的自主研发软件能力有限,这正是小米汽车取得差异化的关键所在。
小米汽车实现了“人车家”完备的生态链闭环。小米智能座舱目前可支持1000+米家设备,自动发现、免密接入,并可以设置自动化场景。而且,小米还开放统一标准化接口和丰富标准协议,打造了专属CarIoT生态,并全面向第三方开放,支持苹果CarPlay车载、百度CarLife车载等功能。
整场发布会传达的信息很明显,小米汽车主打的就是“友商有的核心技术,我都有,而且还更有优势一点。”
不过,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电机硬件、压铸机、CTB电池包等这类硬件主要还是和供应商共同研发,小米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智能座舱生态优势。
对于2024年,小米汽车很有信心。小米汽车已确定明年要开通100座城市NOA,并定下了跻身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目标。“刚上来就想做尖子生”,有业内人士调侃道。但必须指出的是,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SU7的市场表现。
跨界造车热销的法宝是什么?
基于5大核心技术,小米汽车投入100多亿元,打造了小米SU7。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产品上没有明显短板,使用的相关技术基本上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关键看价格。
在发布会上,雷军否认了“9万9”“14万9”售价的传闻。有媒体在微博发起了小米SU7售价投票,大多数人认为定价在19万9。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小米SU7主销车型售价应该会高于20万元,甚至会超过30万元。该猜测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车长4997mm,车高1440mm,轴距为3000mm;其次成本高。仅搭载的麒麟电池,成本就在10万元左右了;然后,还搭载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9100吨压铸工艺等多项技术,以及双电机、7个安全气囊、8295高通骁龙芯片、英伟达芯片等配置。
如此“堆料”的情况下,小米SU7真的“有理由贵”。
小结:小米汽车会是一匹狼吗?
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系统的支持。国金证券预计,小米汽车未来将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占据优势,其终端设备、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能够在一套系统下运行,打造全生态的智能体验。
而小米庞大的家电和手机用户群,都将是其潜在车主。根据IDC机构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报告显示,小米常年占据10%以上的份额。而且主要是年轻用户,小米家居主要用户群体为18岁-35岁的年轻消费者。
手机业务方面,小米汽车在全球年轻消费市场都有极高的市场份额。据市场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分析,2023年Q3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三。有调查报告显示,小米手机20岁-29岁的年龄段用户达到27%,超过华为该年龄段手机用户。
如果小米汽车开拓海外市场,那么其全球化智能手机业务将起到很好的铺路和协同作用,可通过成熟的渠道与品牌效应快速打开市场。
申港证券预计,小米汽车首年销量有望达到10万辆。不过,小米汽车的野心不止于此。雷军放言,十倍投入,“通过15~20年的时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前五的车企”。
只是立足于现实,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小米汽车的成长空间。有分析师猜测,小米SU7低配版售价或许会在20万元以内。他认为,小米跨界造车,大概率会复制其此前刚进入手机业务的“价格策略”,即直接拉满配置却主打性价比。
从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小米汽车从三电技术到智能驾驶再到智能座舱都有布局,并且相较同级车企,数据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果参照其在手机业务上的打法,小米汽车的价格或许会有惊喜。
但不可否认的是,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小米造手机能卖到全球前五,卖车要跻身全球前五却不容易。“造车可比造手机难十倍以上”,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的反应很现实,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举行时,小米集团的股价却跌了,如今还飘着绿。
或许,和华为、小鹏等跨界造车者一样,小米汽车也要先交点学费,才能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造车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12/29I70376444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