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钠离子电池,不仅有助于缓解供应链压力,也将延缓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价格提升,从而降低成本压力。
在对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分析中,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预计钠将从中国最便宜、最低端的汽车市场夺走市场份额,到2035年,它将取代约27.2万吨锂的需求。如果出现长期的锂短缺,这种转变可能会更加激进。彭博新能源财经称,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锂矿商无法跟上下一代高端电动车电池所需材料的步伐,那么到2035年,大众汽车市场对钠的采用可能会使锂的总需求减少37%,相当于140万吨。

钠离子电池可能会削弱行业对锂材料的需求;图片来源:彭博社
目前,钠离子电池明显的短处是能量密度上限低于锂离子电池,这意味着如果用作动力电池配备在新能源车上,同样重量的钠离子电池所能提供的续航里程,始终要远少于同等重量的锂离子电池。但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将与近两年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当。
尽管当前来看,钠离子电池相对份额可能看起来很小,广泛的商业化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且钠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