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健
蒋健 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6年加入德尔福公司,蒋健先生负责德尔福在亚太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沟通及政府关系。
蒋健先生拥有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学士学位和美国华盛顿大学EMBA学位。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系列访谈之一
高增长 高投资
盖世汽车网:蒋总,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盖世汽车网的采访。我们知道德尔福在2006年取得不错的业绩。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业绩?
蒋健:2006年,德尔福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几方面的进展。一个就是说在中国的布点进一步完善。另一块呢,就是德尔福的研发中心继续快速成长。第三点就是德尔福在售后服务市场继续高速的发展,开发了一定的供应商和销售网络。整个来讲的,2006年是我们比较丰收的一年。
盖世汽车网:目前我们也看到德尔福的许多汽车业务,包括底盘,动力总成,电子等业务。在2006年的中国市场上,那块业务增长的比较快?
蒋健:可以说06年德尔福是全面开花。在各方面成长都非常快。比如说在发动机管理系统方面,我们继续保持非常强劲的势头。现在在国内的占有率方面快速的成长。另外从我们非常为主的一类产品:线素类产品,我们叫电子电器分配系统。德尔福派克电器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势头。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继续领先。同时在06年获得了一系列的客户奖项。另外的话,德尔福的电子产品,也发展的非常迅速。或许你注意到了,在去年的下半年,跟北汽集团下面的北汽摩准备要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安全类的产品。
盖世汽车网:目前德尔福中国占整个德尔福集团的业务比重是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势?能不能用一个收据说明一下?
蒋健:德尔福全球的规模是在270亿左右,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绝对值占全球的比例还是比较小。
盖世汽车网:但是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态势?
蒋健:增长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就是说我们从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那个时候的销售额几千万美金,到现在的规模。基本上每年保持在平均30%的速度。并且有可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在未来的许多年中。
盖世汽车网:您刚才说德尔福在中国的速度保持在30%以上,这个是高于整车市场的发展速度的。06年中国整车市场的增速也是比较快,从你们跨国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未来三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趋势怎么样?是依然保持一个像06年这样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呢还是像04年一样有一个阶段性的调整?
蒋健:从06年的下半年开始,尤其是第四季度,我们集中地进行了一些内部的研讨。同时也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咨询机构的报告会,收集了一些资料。综合来看呢,我们对未来的发展非常看好。我们觉得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非常扎实。消费者的购买的能力和愿望也是在逐步的释放。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也是非常得令人鼓舞。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我们看不到特别负面的因素。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全球化
盖世汽车网:现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者有日系韩系欧系美系,再加上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对不同派系的汽车企业来讲,哪部分占德尔福业务的主体?
蒋健:德尔福是以美国为总部的公司,它根植于通用汽车。事实上99年之前德尔福是通用汽车的一部分。虽然我们现在完全独立,但这个公司的根是在美国,是在北美,它的强势也是在北美。那么德尔福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进入中国,其中的一个指导方针就是说我们要为多品牌,多客户供货。我不能局限于一家。不能局限于只是供美国的车。因为市场的变动是很大的,如果你只是把你吊在一个树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事实上在目前德尔福中国既供北美的企业,也供中国本土的企业。也供所谓的日系,韩系,欧系。当然从目前的比例来讲,欧美客户的比例还比较大。但是我们在下大功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日韩,因为我们觉得日韩的有些整车厂的潜力会非常大。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对日韩的产品比较欢迎。怎样扩大德尔福对这些企业的销售,这是我们在下功夫的一点。第二点就是本土企业。中国有些本土企业非常有活力,上升态势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能够和那些有实力有潜力的,可能成为下一个丰田的本土公司建立早期的合作。
盖世汽车网: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增长速度也比较迅速。本土的零部件企业供应本土的整车企业的情况也比较多。从目前整车厂的结构变化来看,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发展,你觉得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的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呢还是依然是跨国的零部件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4I788C303.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