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维廷
研发和营销要肯下血本
盖世汽车网:现在吉林东光在研发投入上占销售额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王维廷:阶段不一样产品不一样,所以很难讲出一个确切的比例。大约在3.5%到5.5%之间。
东光集团这段时间能够快速发展除了符合国际要求的营销能力,再就是研发能力,两方面上我们是不惜血本。我们今年参加北京车展,除了精心策划展台,各分/子公司安排工程技术、营销和管理人员参加,还在期间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开研讨会,就汽车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确定我们未来产品开发的重点。
盖世汽车网:到目前为止,东光的研发是以技术改造为主,还是已经在进行了完全的技术创新?
王维廷:东光集团建有离合器、制动器和飞轮齿环圈三个省级研发中心,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名副其实的,跟踪国际的先进水平。举个例子,汽车的传动系统发展初期只是手动挡,后来在美国开始出现了自动档,之后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发展到CVT (无级变速器),现在又有了DSG(双离合变速器)技术,DSG技术已经在大众集团旗下众多品牌车型都采用了,像奥迪Q5等等。我们现在就是要紧跟这个趋势,包括双质量飞轮、双离合器、柱塞式制动器等现在都正在研发,有的已经批量生产。我们的技术跟踪很早,所以进步也快,只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主机厂提供机会,这些(新技术)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
盖世汽车网:外资及合资企业的配套关系都沿袭已经成熟的体系,外部供应商想打破这个关系的话要费很多物力和时间,甚至有时候要牵涉到发改委等部门。但东光在给OEM配套这一块,合资、自主品牌都做得很好,请问你们是如何突破的?
王维廷:不同的子/分公司走过不同的路径。一开始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是跟一汽合资组建离合器厂,我们是借助与当时吉林省的支持和一汽共同推动国产化,之后我们的制动器厂、大华等通过给一汽大众配套抓住机会切入其中,这个高起点让我们获得了很多无形资产,利用这个品牌效应做到给很多的国内整车公司配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又研发出很多产品推向市场。前期主要是靠外部技术支持,后期完全靠自己。
盖世汽车网:吉林东光集团已经成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对吗?
王维廷:对。这次北京车展上,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汽车跟国外的差距逐渐在缩小,但我们也不能高兴太早,汽车的技术核心在零部件,只有零部件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中国的汽车业才能快速发展。虽然是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我们却没有理由沾沾自喜,正好相反,我们应该看到责任和差距,加大研发,通过我们的产品来支撑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最近我就在想,中国的汽车行业至少还有10年的高速发展期,我们会继续受益于这个朝阳行业,同时又面临很多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国内外。国内的汽车整车厂对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表示怀疑态度,想进入他们的核心供应体系是有难度的,尽管我们的产品可以跟国外相媲美,但还是很难获得肯定。当然,如果换位思考,本土零部件企业也要理解他们(本土整车厂),所以就要脚踏实地,本着创新和继承并重的原则,可以走并购的路子。
东光集团能够在技术和质量上取得快速提升得益于两点:第一是我们有很强的研发能力,我们有自己的专利,再就是我们还有非常强的过程控制能力,这一点甚至让国外客户都感觉非常满意。
盖世汽车网:近期一份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两大挑战一个是管理,包括过程控制、物流等,另一方面就是技术。您看我们国内零部件产业散乱差的问题出在哪里?
王维廷:我们产业界其实都清楚,跟国外相关技术人员接触之后,你会发现中国人其实很聪明,什么都能干成,但就是由于我们两方面要素造成我们没有把研发很好的坚持下来,这两个因素就是浮躁心理和技术管理水平低下。
浮躁心理包括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浮躁。真正要搞一个技术产品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很多企业没有看到汽车行业长期发展的趋势,过分依赖他人创新,总是想走捷径。领导层的浮躁心理又会影响技术人员。
管理方面,我们缺乏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才。我在国外也参观过许多优秀企业,他们做事情有思路,产品在规划好后,使用软件进行开发和验证,通过后对每一个产品都进行实验,确定之后才可以生产,生产中肯定还要发生问题,接下来就是技术改进,每一处改进尤其设计的改进都要通过实验,这个实验过程在我们看来或许是漫长的,他们为了拿出最好的产品不断的设计、优化、实验、改进的程序。而中国恰恰缺乏这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2I24597C303.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