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我国在鼓励和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发达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和燃料经济性法规,其特点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度量。同样,这一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小排量汽车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汽车消费结构得到优化,正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国家将推出新的油耗法规,并将于2015年实施,相应折算的二氧化碳排放到每公里16...[详细]
传中投助吉利竞购沃尔沃 政府审批或无忧2009年9月8日,吉利首次证实,母公司吉利集团正在参与沃尔沃汽车的竞购,并且表示有意收购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今日(9日)有消息传出,考虑到自身财务状况,吉利很有可能将联手此前就曾有意“染指”海外汽车业务的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一起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变中求“进” 09年车企人事变动一览2009年,全球车市整体陷入低迷。在政府的利好的刺激下,国内车企在人事架构、内...[详细]
在盖世汽车网组织的汽车底盘电子化、集成化应用技术研讨会上,我们采访了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高级工程师井绪文科长。井科长认为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年间我国汽车行业将全面进入到自主开发阶段。我们与国外底盘技术相比差距不是设计理论不行,而是缺乏经验,最重要的差距是评价调校能力。以下是盖世汽车网采访井科长的访谈实录。自主品牌技术研发进程的三个阶段盖世汽车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自主品牌汽车研发的历程好吗?井绪...[详细]
乘联会:8月份乘用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 上表:2005—2009年狭义乘用车月销量走势图 8月份乘用车市场回顾 8月份市场自开局就十分火爆,因而再创历史销量最高纪录,8月广义乘用车同比增长率高达到90%以上,8月汽车市场火爆到最大胆的人的预测值都低于市场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今年创造了世界汽车市场发展的奇迹,也为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福建戴姆勒建独立网络随着北汽与福建戴姆勒签约日期临近,福建戴姆勒也开...[详细]
据华尔街中文网报道,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的负责人敦促政府补贴私人购买纯电动轿车和其它新能源汽车,称这类汽车的普及取决于这些政策。比亚迪是中国最大的电动轿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主席王传福在周日的一个业界会议上表示,缺乏对消费者的鼓励和补贴阻碍了比亚迪生产出适合私人买家的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他警告说,由于目前的成本居高不下,继续缺乏政府的扶持可能沉重打击纯电动轿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王传福在会上说,电动...[详细]
国际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中国经济网记者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就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采访了政府、车企及相关技术研究专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可喜,但在政策和技术方面都面临着难以规避的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伟在采...[详细]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4-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9月6日的全体会议:危机后的新格局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做报告:万钢: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早上好。应大会主办方的邀请,我今天再一次来到了美丽的滨海新区,与国内外的汽车同行共同交流探讨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景。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论坛的召开和顺利的进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汽车界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们表示真挚的问候。这一次第二次参加中国汽...[详细]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求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2011年底做好技术储备,拿出符合国家电动汽车标准的,能够上公告的产品样车。并不是要求每家厂家生产多少电动汽车,或者是具备多少电动汽车产能。但国家希望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储备。”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我国应该坚定不移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向前推动,与国际水平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甚...[详细]
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副总经理李亮耀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石化将在充分发挥石化行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外石化行业接轨,自主研发化工、润滑油等车用产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李亮耀坦言,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年全球汽车试市场整体下滑的形势下,中国汽车公司逆势而上,成为第一生产大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中坚力量。石油、石化行业与汽车行业作为中国经...[详细]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当中重要的基础,是汽车产业发展当中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我们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应该说也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在从形势发展来看,我们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应该说还是面临着很多不定因素,包括国际零部件产业可能也正面临着...[详细]
9月6日消息,为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国家出台政策,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一出,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产销量出现喜人成绩。然而,面临政策结束日期的临近,优惠政策是否会延续,或者是否会有相关政策接替购置税减半,都成为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预计2010年将延续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并进一步落实2009年年初提出的汽车行业振兴和调整措施...[详细]
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原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先生谈到:“插电式电动车”对减少石油依赖和减少排放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应当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攻方向。陈清泰:我想首先说明一下,因为我已经离开了全国政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是过去的事,我原来在全国政协,现在已经离开了。各位来宾,我非常高兴再次参加“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下面我想就四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第一:一场争夺产业发展制...[详细]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4-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9月6日的互动研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坛上,工信部产业司司长辛国斌做报告:辛国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政府和产业界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也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实施新能源战略,...[详细]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4-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9月6日的全体会议:危机后的新格局论坛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贾海茂做报告:贾海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来参加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有机会与各位就“如何深化合作,推动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交流。刚才万部长和陈主任是从大政方针的角度谈如何协调发展。产业的曾总和尹董事长是从汽车...[详细]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4-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9月6日的互动研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做报告:陈建国: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主持人给我15分钟的时间,我想把两个关键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我想谈一谈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大家都说新能源汽车。其实我们归纳一下,大家对新能源汽车还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一年多以来,有关部门、有关企业、有关专...[详细]
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尹同跃发表了以“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促进汽车产业升级”为主题的演讲,指出了汽车服务对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尹同跃:尊敬的万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特别高兴我们见到了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的特别关心奇瑞公司的老领导、老前辈,陈主任还有我们陈总等老前辈,特别高兴。按组委会的要求,对发展现代汽车业出现汽车产业升级做一些介绍。因为这个...[详细]
中国汽车工业近年的发展世人瞩目,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在行业中受到一定的关注,创新有一定的创新办法,要有创新的模式。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理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托马斯·席勒发表了关于汽车管理与战略的主题演讲,他的题目是《模块化战略的有效制定与实施》。托马斯·席勒: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大家。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我的同事和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我的公司,我在这个...[详细]
“汽车下乡”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汽车下乡”政策在有效开拓农村汽车市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一直以来汽车产品在农村,比如在售后服务、服务网络包括信息反馈、技术支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某些方面,特别在某些偏远乡镇,在售后服务方面,实际上覆盖率还没有完全覆盖到,这影响了我国“汽车下乡”的有关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因此建立我国“汽车下乡”服务保障体系的工作已经是一个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一...[详细]
汽车工业关联度很大,带动的产业链也很长,我们初步算了一下,整个汽车产业可以带动大概近百种相关产业的发展,石化产品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石化产品的研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技术进步。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石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副总经理李亮耀先生发表了关于石化产品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创新石化产品推进汽车产业发展。李亮耀: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感谢论坛主办方搭建了这样一个很...[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