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9月份总销量同比增长12.6%,环比增长16%。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的国内销量同比增长4.8%。
近日,奇瑞集团官方消息称,9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8,358辆,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4%。1-9月份累计销售汽车506,820辆,其中自主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4%。此外,9月份,奇瑞集团出口新车8,572辆,同比增长10.8%。
其中,奇瑞汽车9月份总销量同比增长12.6%,环比增长16%。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的国内销量同比增长4.8%。
在产品方面,全新一代瑞虎8销售11,890辆,连续两个月销量过万;艾瑞泽系列销量10,289辆。瑞虎5X凭借单月7584辆的成绩,实现了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20%的增幅。
捷途产品序列9月份销售13,758辆,同比增长76.9%,环比增长1.5%;1-9月份,捷途产品序列已累计销售89,718辆。随着新款捷途X70、新款捷途X90陆续上市,捷途品牌制定了月销2万+的销售目标。
“奇瑞在产品方面,近几年主要聚焦在瑞虎SUV系列和艾瑞泽轿车系列。”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祁素彬曾表示,“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些其他的系列。”
全新一代瑞虎8自上市以来,销量一直呈现阶梯式的增长,5月销售8,089辆,6月销售8,730辆,7月销售9,241辆,8月销售10,340辆,9月11,890辆。回顾前几个月的销量可以看出,连续2个月销量破万的全新一代瑞虎8已经是名符其实的销量支柱。
之所以能持续攀升,主要在于瑞虎8经过换代以后,产品力大幅提升,尤其是1.6T第三代动力的加入,使得百公里加速仅8.9秒,145kW最大功率,290N•m峰值扭矩,同级动力最强,足可比肩大众的2.0T发动机。
而说到瑞虎8就不得不提星途TX/TXL,在近几个月的奇瑞官方信息中,并没有提到星途的销量。但是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星途的销量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不尽人意。自星途TX/TXL上市以来到8月份,累计销量为7,058辆,仅完成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所说的“10万辆小目标”的7%。
星途TX/TXL的多款车型只比瑞虎8 1.6T版本贵6000元,可以预见的是,星途TX/TXL与瑞虎8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渠道、品牌或者营销等等方面。为什么星途TX/TXL的销量起不来,值得奇瑞深思。
在SUV仍然可以吃红利的当下,如何争夺轿车细分市场的份额,显得更加棘手。吉利帝豪、长安逸动始终在前头,荣威i5却奋起直追,反观奇瑞始终在原地踏步。艾瑞泽双子星的总计销量才能破万,对于艾瑞泽系列来说是不利的,至少可以说明艾瑞泽GX还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所以艾瑞泽GX也是奇瑞“动刀”最多的地方,请明星代言人,与体育赛事跨界合作,甚至不惜自降身价推出价格更低的“冠军版”车型。最低起步价为5.99万的艾瑞泽5和起步价为7.99万的艾瑞泽GX之间,存在着2万元的空档。奇瑞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重要性,适时的推出了冠军版车型。
理论上来说,艾瑞泽GX冠军版的入门级车型的定价应该在6.99万元,但是实际定价破了7万。不过,奇瑞把6.99万这个价格的车型给了艾瑞泽5。艾瑞泽5新增了两款车型,其中6.99万元那款为1.5L自动挡的青春版。但是由于艾瑞泽GX冠军版的价格下探,艾瑞泽5看似被迫新增了售价4.99万的入门版车型。
在艾瑞泽GX冠军版的上市会上,奇瑞也请来了著名足球运动员菲戈助阵。再看星途那边,星途LX也找到了张靓颖担任星推官。可以理解奇瑞是希望通过明星效应来传播产品,但通过最近几年来看,车企找明星代言人的节奏已经越来越低。这就侧面说明了,对于奇瑞来说,产品力是无需质疑的,但是营销的火候还是稍有欠缺。
就拿奇瑞控股下的捷途来说,在公众视野中声量不大,但是今年却稳扎稳打的卖了近9万辆,与奇瑞品牌和星途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很多业内人士也在担心捷途的可持续性,毕竟在销量中,X70做出了绝大部分的贡献,X70S、X90以及之后还要推出的SUV如何继承X70的高光,这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不管怎么说,奇瑞依靠连续推出的瑞虎5x HERO、艾瑞泽“双子星”PRO版、2020款瑞虎3 百万全球版等新车型,共同助力奇瑞汽车实现增长。但作为曾经的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现在的表现还不是不能让人满意。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10/111120562056I70132048C10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