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七:跨界车企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焦点:12月19日,中兴通讯对外披露,今年7月,该公司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车联网应用、大数据、自动驾驶、云计算中心的系统研发与建设运营,打造全新产业板块。2016年涌现了很多跨界造车的企业,中兴通讯跻身造车潮流的消息一出,造车运动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回顾:
2016年3月, 沈海寅所创办的智车优行发布了旗下首款电动车,该电动车被命名为“奇点汽车”,他也是第一个把新车开上发布会现场的CEO。11月,沈海寅在北京正式揭晓了“奇点汽车”的品牌LOGO和英文名称“Singulato”,并宣布已获得6亿美元融资。
2016年4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签署《制造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100 亿元。11月,蔚来汽车正式首发了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以及号称“全球最快电动汽车”的EP9。
2016年7月,由上汽和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上市。在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又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家轿”的荣威 i6。
2016年7月份开始,和谐富腾陷入了“因拖欠巨额货款遭诉讼”的绿野困局,随后又接连有爱车最大股东、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被带走审查,和谐富腾股东之一富士康停止投资等消息传出。
2016年11月初,乐视被爆存在资金链危机,随即更多负面消息被爆出,如供应商欠款、汽车工地停工、高管离职、裁员等,让乐视资金问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12月28日,乐视投资200亿元人民币的乐视超级汽车莫干山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1月3日,美国拉斯维加斯CES 2017大展上,乐视战略伙伴FF将展出乐视升级版概念车LeSEE Pro。
2016年12月15日下午董明珠在人民大会堂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宣布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并拉上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一起投资,共计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盖世小结】
汽车工业、互联网、IT技术以及汽车市场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汽车的制造及营销模式。新的造车模式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传统造车模式发起了挑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出现这么多新造车势力,主要因为电动车的技术门槛远低于燃油车。今后拼的不只是制造,还有电子技术、租赁服务等等,未来汽车可以是动力系统标准化、模块化,整车配置个性化、网联化,就像手机智能化一样,而类似中兴这样的企业主要在电子化、智能化有优势,这也是传统汽车企业没有的。
电动汽车虽然比传统汽车研发门槛低,但是汽车机械部分的百年底蕴并不是跨界企业能掌握的,跨界车企还需要面对的挑战在于,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和时间积累,而传统车企的“多元化”是基于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能共享现有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另外,在真正实施造车之前,跨界造车企业还需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汽车一直努力争取。
事件八: 绿色风景线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启用
焦点:2016年12月1日起,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城市将率先试点启用新能源汽车号牌。
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式样
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式样
(D代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回顾: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2016年4月至5月就号牌式样组织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征求意见活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开展网络投票活动,共有14.54万人参与投票活动,网络留言11万条。同步征求了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意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讨、系统论证。根据网络投票和征求意见情况,最后选定得票率最高的式样作为新能源汽车号牌式样。
12月1日起,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号牌分为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和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新能源汽车号牌的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黄绿双拼色。
【盖世小结】
根据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公安部试点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将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促进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国务院表示,下一步将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力争2017年下半年在全国推广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0306100510570004195C5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