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五:七家企业获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焦点: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这意味着江铃集团成为我国第7家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回顾:
2007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革委公告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和产品分类管理的原则,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执行7年。
2016年3月16日,北汽新能源成为第一个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截至目前,有北汽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Event Motors)、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共7家企业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盖世小结】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业经国务院同意,自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望进一步放宽,将引入更多非汽车生产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步伐。
据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介绍,新建立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数量将控制在10个,目前,2016年已发出7个,这意味着也许仅剩最后3个名额。在之前的采访中,江淮乘用车备件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以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都表示会“争夺”纯电动车生产牌照。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设定有利于行业发展,优胜劣汰。在今年8月12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准入条件一共包含17项条款,从设计开发、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能力、售后以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细化,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否决条款”未达标,则该企业不符合“准入条件”。“否决条款”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开发和制造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等。
事件六:积分制with碳配额
焦点:8月11日,媒体披露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的内部“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中,发改委首次列出了其今后对于新能源汽车实施碳配额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案,随即引发了业界强烈的关注和各种议论,其中争议点在于应不应该将两者合并实施对汽车碳排放进行管理。
回顾: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向相关部委、汽车企业及行业协会引发的一份面向汽车行业内部的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意见稿”)。该意见稿被业内认为是发改委要把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积分和碳排放市场挂钩,旨在通过积分制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以此让政府补贴顺利退出,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激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据悉,该管理办法借鉴了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积分机制”,就是要求在市场上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这样一种法案,强制让企业将先进的汽车技术导入到市场里。
【盖世小结】
由于碳排放交易市场预计将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发改委表示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将通过明年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发改委对新能源汽车实行的“碳配额管理”有效规避了此前其他部委所制定的各种相关“管理办法”是所面临的“上位法”缺失的法规难题。此外,如果碳配额政策得到强制执行,并明确、细化配额计算方式、目标值,相当于设定了一定期限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的下限,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将是重大利好。
但是,由于相关信息披露得并不全面,在目前看来,无论是工信部的“积分交易”,还是发改委的“碳配额”都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落实的细节,而这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担忧。首先是实施难度的问题,如何将美国的加州模式走中国特色道路,涉及到多个机构的权利。另一方面计算方式不一样,管理体制不一样,如果多种积分机制同时存在,对于企业来说就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虽然业界对于有关管理机构的“汽车新政”尚存一些疑虑,不过从另一层面看,碳配额、积分交易,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围绕“新能源汽车”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清楚地预示着,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将由主要依靠财政补贴鼓励企业生产转向通过市场手段和法律法规强制要求企业生产,以控制汽车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汽车能源结构的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0306100510570004195C5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