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产业政策最严格的产业,也是最难创新的产业
新生汽车产品如果没有目录就没法生存。所以有些企业想搞汽车,就想办法挖门盗洞,花各种代价,光明的代价也有,阴暗的代价也有。创新就像种树,需要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养分,否则小树就不能成长。
学习中央产业政策的一些思考。中央总说“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我在二频道里看到,很多专家给温州企业家会诊说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企业家说我知道什么是升级,但是什么叫转型,我这个企业怎么转型?那个企业家好像是搞打火机的,在场的专家没有一个直接回答的。
中央又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怎么创新?又强调“供应侧改革”,那“供应侧”怎么改?又说要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我又想为什么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很慢,而市场上非常红火,受欢迎的小型电动汽车政府又一直不允许,这跟中央的精神是符合的吗?中央还说发展新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要释放千千万万人的创造力。体制和机制怎么创新?千千万万人的创造力应该怎么能释放出来?
我们要追求特斯拉吗?特斯拉在美国走红了以后也一直受到我国一些人,包括政府要员的追捧。特斯拉的确也是个创新,在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它能独树一帜,搞出独特的特斯拉。但是特斯拉本身并不符合我们中国主要的需求,特斯拉主要还是富人的玩具,绝对不能是中国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产品。特斯拉主要创新在商用运作、生产理念和电池管理方面。不过它在资金运作有一个特殊法宝,就是可以卖排放指标。特斯拉模式的创新在中国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马斯克在中国拿不到资质,怎么申请也没法拿到。因为他过去没有做汽车企业的经历,也没有发改委要求的那些条件。
调动一些积极因素,要把目光投向农村。中央强调供给侧的改革,供给侧怎么改?小型电动车的需求车已经非常旺盛,只要政府稍微放开,市场会膨胀的非常快。但是供给侧就是不通畅,我们国家权威的政府不允许。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需求在哪里?我觉得首要的是在农村,还有一些小城镇。要扶植农村地区的发展,中央总说要精准扶贫,农村要城镇化、现代化,农业要规模化、工业化。这就特别是要在农村倡导“绿色国民车”,以促进节能、低碳、扶贫再加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电动汽车和互联网对传统汽车的挑战
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差别只在于能源与动力传动系统,但在制造和使用上却有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原来的巨大投入,往往感到挑战远远大于机遇。对于新兴产业的变化趋势往往显得比较被动和不积极。一些互联网企业,如国外的谷歌、雅虎,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等,他们看到科技发展的趋势,想到用自己的IT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改造汽车产业。这些新入的搅局者看到的是许多新兴技术带来的机会,所以他们更勇于冒风险和创新。还有一些民营小企业看到电动汽车产业动力传动系统比传统汽车简单,而且电池、电机等主要的部件都容易采购,与互联网的结合条件也更加灵活,也想趁机进入量大、面广、潜力巨大的汽车行业。
这给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有些地方政府对新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巨大的积极性。国家管理产业和交通安全部门的官员往往和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样,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存在两种瓶颈:科技生产力的瓶颈(目前主要是电池),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方面的瓶颈,主要在行政管理体制、事前的准入和事后的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对新进入者采取放松管制,由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政策,由注重事前监管逐渐向注重事后监管转型。
目前生产力的瓶颈仍靠业内外人士努力创新,随着科技进步会逐渐解决的。而体制改革往往是涉及到思想意识、利益关系,解决起来就更加的困难。后来者的目标是想要建立一种能够大展拳脚的、新的汽车产业。
传统汽车企业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大部分都关注电动化,而一些出身于互联网产业新的进入者愿意把电动汽车看成是一个大手机,是另一类移动智能终端,他们对电动汽车有新的定义,对客户关系有新的思维,对电动汽车生产方式有新的部署,对电动汽车的营销有新的考虑。他们更愿意集中资源,专注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产品,设计出消费者全新体验的电动车。产品的生产者可较大程度上利用社会上的生产力,自己承担起监管者的职责,使自己变成一家专注创新和用户关系轻资产电动车的品牌公司。这种后来者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束缚更少的、新的汽车产业,目前国家经济下滑,需要新动能,新动能必须孕育新的产业,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种新的汽车产业可能正适合于当前发展的需要。
新生产业、新生企业的障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准入;二是产业政策规定的汽车企业必须采取重资产的生产方式,要求投资多少亿以上,要四大工艺俱全等等,要像一个汽车厂。准入的导向是关注生产能力、投资规模等指标,基本很少关注技术投入和品牌建设等较难考核的软实力。这就引导企业把主要经历和资源投向生产设施,但技术能力、品牌建设却长期不能与之相匹配。电动汽车真正要站住脚,关键是能否调动社会资源,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这类软实力应该成为产业的导向,包括准入导向的重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11/1001463846387000060134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