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陈光祖:超制造业: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最佳模式

盖世汽车网 陈光祖 2009-08-27 11:48:06

     超制造业的实践将产生一种汽车产业开放型、网络化的新型商业模式,全方位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并有可能促使汽车产业再度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走向融合的三步曲

     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始终贯穿着一种力量,那就是网络。这说明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是谁去融合谁,而是一种互联网精神的互动传递,融合意味着汽车产业的成功,不融合就会失败。但当前,我国两大产业门户之见还不少,这成为思想上阻碍融合的一种倒退力。因此必须不断地把种种篱笆和围墙给拔掉、推倒,为融合创造更多有利因素。

     按照国情,两大产业的融合可能经历三个过程,即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融合。技术融合主要体现在汽车产品上,特别是电子控制的产品;业务融合是一种业务流程上的合作,促使各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数字经济生态模型的关系,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流程重组和再造;产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两大产业及相关产业之间产业链上整合,打破产业间的时空距离,使各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至走向社会化的虚拟现实状态,于是超制造业兴起和发达了。经评估认为,目前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还未走出技术融合的阶段,还处在初级时期,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

     必须再次明确,汽车产业工业化年代的现代化历程已经到尽头了。我们不再选择比尔•福特,而是比尔•盖茨,一定要锁定21世纪两大产业融合的大道,继续前进。

  建设开发性产业

     在第一汽车世纪,传统的汽车制造居中心地位。企业的一切活动,诸如产品开发、工艺制造、生产准备、原材料采购、外购协作产品、人力资源、经营销售等都是围绕着制造业进行,都是从属和服从制造而工作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以产品为导向型的生产方式。产品决定市场,有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这种办法正逐步走向没落。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进程的加快,汽车个性化市场的涌现,这样就要求有一个开发性产业的建设。开发产业成为新世纪全球汽车产业的新中心,于是许多独立性的社会化的开发机构或技术中心兴盛起来了。开发产业成为高科技持续创新和共性科技的内核性产业平台。哪个企业搞得好,那个企业就兴旺,而制造产业退居边缘地位,哪里有市场,就到那里去开工厂。企业已经明显的外放化和远程化了。但由此派生出一个很重要的服务性产业。它更贴近于开发产业,利用专业的,多功能的用户服务体系,以便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制造产业利润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服务产业成为赚钱的主要源泉。这就是构成新世纪汽车产业具有超制造业特色的组织结构模型。我国的汽车产业也是沿着这种方式在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8/271147534753472.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