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的故事,似乎还远远没有讲完。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同比增长18%,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
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从补充角色迈向主流地位。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累计达142万辆,同比增长41%,占汽车出口总量的41%,较上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车型取代纯电动车,成为出口新增长极。其中,插电混动皮卡凭借多功能性与经济性,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出口的重要亮点。
无独有偶,盖世汽车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车企TOP10”榜单显示,比亚迪以44.3万辆的规模稳居第二,凭借纯电与混动产品,在欧洲(增249.8%)、北美(增165.7%)、东南亚(增144.1%)乃至中东(增208.4%)遍地开花,其117.8%的爆发式增长彰显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加速渗透,也印证了纯电与混动技术双重驱动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盖世汽车观察到,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发生:在中国国内市场常被诟病为“过渡技术”的增程式电动车,却在出海征程中扮演着先锋角色。
尤其进入2025年,国内新势力车企出海动作频繁,步子更大。从理想、零跑、小鹏到赛力斯,多家中国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增程车型和技术作为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也就是说,从国内到海外,增程的市场还在继续扩大。
增程出海是否真的 “见效更快”?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全球化节奏,更折射出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阶段性逻辑。
新势力出海,增程发力?
出口海外汽车市场长期是传统和自主车企的主场。2025年以来,尤其是慕尼黑车展前后,国内不少新势力车企集体发力全球化,带着“新思维”的中国电车即将开往世界各地。
2025年,理想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10月中旬,理想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零售中心正式开业,面向当地市场主要销售三款电动汽车产品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
且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都为增程车型。关于为何首先将增程系列出海,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中亚,我们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品牌知名度,增程车型也更加适配当地市场需求。”据悉,在理想官方宣布出海之前,从2023年开始,部分国内的平行出口公司就已经将理想汽车销往中东、中亚等市场。
理想汽车塔什干零售中心开业现场,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无独有偶,早理想一步,曾被贴上“半价理想”标签的零跑也将多款增程车型带到海外市场。
今年1月, 零跑亮相第101届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首次展出搭载增程式电动车技术(REEV)的零跑C10增程版车型,并于今年3月开始在欧洲交付。
C10主要定位为家庭用车的B级车型,基于零跑自主研发的LEAP 3.0技术架构,拥有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以及旗舰智能座舱等智能电动技术,并获得E-NCAP五星安全认证。
此外,该款车型WLTP综合续航超过950km,CO₂综合排放低至10g/km。增程技术提供了三种充电模式:直流充电(DC)、交流充电(AC)和车载燃油发电机。C10增程版支持65kW直流快充,配备215马力电动机,峰值扭矩320N・m。
据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署(KBA)数据,2025年5月,零跑C10新车注册量为212辆,其中增程版96辆,占比45%。4月,零跑C10新车注册量为40辆,其中增程版32辆。2025年1至5月,零跑C10新车注册量为311辆,其中增程版128辆。还有媒体称其从零跑官方获得的数据显示,C10在英国上市后迅速推动交付量突破10万台。
在C10之后,零跑还将继续推出增程车型发力海外市场。
10月16日,零跑发布首款冲击30万价位的旗舰产品D19。新车提供纯电、增程两种版本,纯电版电池容量115kWh,续航可达720km。该车型基于1000V高压平台打造,充电15分钟补充350km续航。增程版采用发动机+双电机的布局,发电机既可发电也可驱动。性能上,纯电版零百加速3秒级,增程版则是4秒级。在智能化配置上,零跑D19首发高通双8797芯片,AI算力可达 1280TOPS,可支持端侧座舱大模型及VLA世界模型辅助驾驶。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零跑方面曾透露,D系列的到来将补足旗舰产品矩阵,更将成为零跑海外战略的重要载体。据悉,目前,零跑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700家集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终端网点。其中,欧洲市场网络尤为密集,超过640家,为快速市场渗透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1-9月,零跑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3.7万台,跻身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前列。8月,零跑超越比亚迪登顶德国纯电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和潜力。
小鹏汽车出海的主力车型包括G3、P7、G6、G9和X9。
其中,今年6月,小鹏X9登顶香港MPV市场,单月销量达215辆,刷新2025年香港MPV市场单月销量纪录;7月,其在泰国市场再下一城,以199辆的成绩斩获月纯电MPV销冠。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近期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发文宣布:小鹏X9超级增程,面向全球的下一代增程产品,终于来了,小鹏超级增程系列即将全面开启。
据申报信息显示,新车长5316mm、宽1988mm、高1785mm,轴距为3160mm。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蓄电池,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为110kW、峰值功率为210kW,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110kW。
据悉,增程版的X9搭载行业唯一全域800V高压平台+5C超充技术+大电池,纯电续航将超过450公里,综合续航将超过1600公里,彻底告别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另外小鹏X9超级增程搭载电池度数高达63.3度。
何小鹏在微博表示:“小鹏是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全球当前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客户需求和政策法规都有不同,我们必须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全球车型小鹏X9,作为首款超级增程产品,是行业唯一实现“63.3度大电池+60L大油箱”、综合续航达1602km的大7座车型,并历经全球各个国家复杂环境的严苛验证。”
显然,无论是理想、零跑还是此前长期深耕纯电技术路线的小鹏,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都拿出了增程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赛力斯动力在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举办技术发布与交流会,宣布向海外市场推出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高效发动机和新一代分布式电驱动系统。
据悉,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打造,具有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优势。其中,赛翼架构采用All-in-ONE一体化设计理念,实现发动机与电机深度集成, 控制系统集成,壳体集成,从而达到极致尺寸与成本控制;RoboREX智能增程控制技术则颠覆性地改变了增程器的工作方式,由被动工作变成主动工作,实现智能主动能量管理。
在效率表现上,该系统能降低综合油耗15%,噪音感知频次降低90%,实际效率达到3.65kWh/L(相当于1L油可发电超3.65千瓦·时),最高热效率达44.8%,处于量产增程器的行业领先水平。
从整车产品,到动力技术,为何国内车企面向海外市场纷纷瞄准增程?
中外电动化程度存在时间和空间差
10月22日,盖世汽车注意到,据外媒消息,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格华纳察觉到,增程式电动车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这类车型重新将内燃机纳入配置。
博格华纳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Harry Husted表示,增程式架构热度上升,吸引力增大,且能为车企带来“双赢”。该技术可让车企利用在纯电动车领域的部分投资,又能重新启用发动机,因为部分消费者希望汽车保留发动机。
博格华纳首席战略官Paul Farrell称,虽无法明确增程式电动车业务占总业务的比例,但公司20%营收来自中国,其中70%在华销售额来自本土车企。
其表示,理想等中国车企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占主导,还将技术引入欧洲。零跑在欧洲推出含增程式版本的C10中型SUV,马自达也为MX - 30 SUV提供增程式选项。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也表示会在部分车型融入该技术。
Harry Husted和Paul Farrell认为,增程式技术在美国市场也有前景,能给皮卡车主带来“续航安心感”。增程式技术关注度上升,使车企压力增大,不同市场发展方向不同,车企需重新审视动力总成系统战略。
图片来源: 博格华纳
增程式电动车在海外市场的快速渗透,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技术特性与全球不同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首先,增程技术有效解决了纯电动车的两大核心痛点:续航焦虑与充电设施不足。 在欧洲,尽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但各国发展不均衡;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充电网络覆盖仍显不足。
且在海外市场,纯电在高速上的劣势也被充分暴露出来。欧美及中东部分国家地区高速限速较高或者无限速,驾驶习惯以高速为主,REEV在高速场景下不具备经济性优势,而在东南亚等低限速国家地区,REEV兼具驾驶体验及使用成本方面的优势。因此,开发相对大排量的特色插混系统,用高性能动力打油车市场,将会成为出海技术路线的特色思路。
中汽中心在报告中指出,增程的关键核心,就是无比接近电车的基础上补能无忧。随着电池越来越大,增程车越来越像一台电车,而多出来的,永远是比电车的补能优势。发动机小型化、集成化、油车感受弱化,而电机增大,纯电增加,让电车特性突出,是增程未来发展的主逻辑。
远途场景中,在没有颠覆性产品出现之前,增程永远要比纯电多了快速补能的优势。只要电动化不断深入政策的倾斜以及原材料的不断下探,增程的纯电特性越明显,其补能优势也就越明显。
事实证明,增程车既能提供纯电驾驶体验,又可通过加油快速补能,完美适配这些市场现状。零跑C10 WLTP综合续航超过950km,小鹏X9超级增程综合续航达1602km,这些数据对重视长途驾驶的欧洲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正如博格华纳高管所言,增程技术给了消费者“续航安心感”,这在幅员辽阔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尤为重要。
其次,增程技术是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务实选择”。
对车企而言,增程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动机研发和生产资源,降低转型成本。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采用的All-in-ONE一体化设计,体现了如何在保留内燃机优势的同时,实现电动化核心技术的突破。
根据中汽中心报告数据,增程通过纯电续航的不断增大,不仅让33%的燃油用户在增换购时选择BEV或者REEV,特别是在REEV车主换车时48%的车主会直接换为BEV。
也就是说,增程更像是中间跳板,形成纯电发展过程里所谓的“过渡形式”。
因此,短期内的出海策略仍以PHEV将燃油车电动化,提升产品力培养充电习惯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增程技术还在持续进化。赛力斯推出的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热效率达44.8%,小鹏X9超级增程搭载63.3度大电池配合800V平台,这些技术创新正在不断模糊“过渡技术”的标签,展现出长期生命力。
所以,真正定义增程车是“过渡”还是“最终”的关键,在于增程是否能当做纯电车开,也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
而这一趋势根据中汽的数据预测,将会在2030年分出胜负:新能源市场(PHEV+REEV+BEV)将会占据70%的市场,其中PHEV+REEV占据所有新能源的50%,插混成为毫无疑问的王者,而REEV有望成为PHEV中的主力,超过插混的50%份额。
窗口期与终局观:是捷径还是长跑?
增程出海战略虽然短期内成效显著,但其长期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正确认识这一战略的“窗口期”特质,对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
当前正处于增程出海的“黄金窗口期”。 这一窗口期的形成源于三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传统车企在纯电转型过程中的节奏滞后,大多数跨国车企的下一代纯电平台要到2026年以后才能大规模落地;其次是竞争对手在增程/混动技术上的储备不足,特别是在提供"纯电体验"的增程技术方面;第三是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不均,为增程技术提供了至少3-5年的发展空间。
也就是说,技术路线的"终极之争"远未结束。
随着全球充电网络的完善和电池技术的进步,纯电动车的补能便利性将持续提升,续航焦虑将逐步缓解。届时,增程式电动车多一套动力系统带来的成本、重量和复杂度劣势将会显现。
研究机构QYResearch预计,2030年全球公共直流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273.5亿美元,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5%。这或许对增程技术的长期存在构成挑战。
本土竞争对手的觉醒与反击。 丰田和大众等传统巨头正在加速混合动力和纯电技术的迭代。这些竞争对手凭借品牌积淀、渠道网络和规模化优势,一旦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产生变化。
从“技术换市场”到“技术立品牌”的战略升级。增程出海应当被视为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战略——通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快速打开市场、建立渠道、积累用户。
但真正的挑战在于第二阶段:如何将初期获得的市场地位转化为持久的品牌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品牌需要在坚持增程路线的同时,加大在纯电技术、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投入,建立全面的技术领先形象。
另外,国内外电动化程度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纯的产品出口难以支撑长久的市场竞争。中国品牌需要将国内成熟的充电网络建设、运营经验带到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当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创新商业模式如“车电分离”、“电池租赁”等也值得在海外市场探索,通过这些举措逐步解决用户的补能焦虑,为向纯电过渡铺平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10/23I70435710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